陪審工作是我人生中的第二職業,彈指一揮間,已三年多了。我要感謝昆山法院院領導、昆山法院花橋法庭干警對我的關心指導,使我還能為社會做點力所能及的事情,充分享受了為民分憂解愁帶給自己的樂趣。

 

今當離崗,有無限感慨,但不知從何說起,只能談一點膚淺的認識與體會。

 

2008627日,花橋法庭正式掛牌工作,在法院領導和花橋經濟開發區領導的大力支持下,在吳建明庭長、居惠林庭長的帶領下,年輕的干警們,富有朝氣,充滿活力,既吃苦耐勞,又奮發進取,營造了同舟共濟、同心同德、團結奮進的和諧氛圍。法庭多次被花橋經濟開發區和昆山人民法院評為先進單位。最高人民法院政治處、省高院、蘇州中院及外省法院領導都來花橋法庭視察指導過,給予高度評價。我有幸融合到這個氛圍中,實是受益不淺。

 

三年多來,我體會最深的是:法院的工作是嚴謹的、一絲不茍的,法庭是公平公正的圣地。要當一個一心為民的好法官,不是容易的 。他們任務重、壓力大,我親眼目睹了花橋法庭的干警,幾年如一日,一天勞累下來,還經常主動加班到深夜,星期六加班已成自覺遵守的制度。

 

居惠林庭長不僅要審批每一個案子,處理庭里煩雜的事務,而且從未脫離一線辦案,庭中凡有疑難案子,都要親自參與調處。

 

邵鳳鳴副庭長,十幾年如一日,不計名利,一絲不茍地默默耕耘在審判第一線,現在又承擔了指導年輕法官的重任。

 

徐琴副庭長,兢兢業業,一心撲在工作上,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帶領李霆法官,對工作中碰到的新問題,進行深入細致地調查研究,撰寫了《在農村城鎮化進程中妥善化解糾紛》一文,2012 11 月,發表在人民法院報上。外省法官贊揚說:對他們啟發很大。

 

法官工作根本不是老百姓想象的那樣:輕松拿高薪。我深知百姓的愿望,殷切期盼華夏法官都能象花橋法庭的法官那樣勤廉。

 

在這樣的氛圍中,要想當一個合格的陪審員,也不是輕而易舉的。不僅要持之以恒虛心地向法官請教,還要不斷地研讀相關的法律法規,更要始終保持盡力為民分憂解愁的良好心態。

 

三年多來,我在工作中找到了退休老頭子的價值,老百姓真誠的說聲“謝謝”是我追求的目標,這“謝謝”使我退休后的生活更充實,精神更愉悅。

 

每當我在庭審中協助法官成功調解了一起矛盾糾紛,使雙方握手言和,內心總會獲得一種成功的喜悅。

 

每當當事人拿了一疊材料來庭信訪準備起訴時,我發現標的不大,情況又不太復雜,就借助法院的威信,采用多種方法解決糾紛,把矛盾解決在萌芽之中。既減少百姓的麻煩,解了他們的心結,我又能獲得幾聲“謝謝”。

 

有時候,我就通過電話解決了雙方矛盾。有一位當事人朱某在江西工作,來庭起訴,我通過電話幫他解決了糾紛后,特地到法庭來找庭長表達對我的感謝之情。還有一起案件,張某欠王某三萬多元,雙方已經拖了很長時間,也交涉了很多次,都沒有結果。王某來庭起訴,我就給張某打了十分鐘的電話,結果,張某下午就把錢送到法庭,王某滿心歡喜,千恩萬謝,還想塞個紅包以示感謝,被我斷然拒絕。

 

有許多案件,如離婚后財產分割,夫妻打架,鄰居裝潢發生糾紛,小工程款糾紛等,當事人內心非常矛盾,打官司吧,怕麻煩,不打吧,又心有不甘。我因勢利導,就采用鄉下老娘舅的土方法進行調解,效果良好,至今沒有一件來庭反復。有的當事人高興的說:“唐老師,你蠻會做工作的,跟柏萬青差不多。”我說:“跟柏萬青差得太遠了,你太抬舉我了,我十萬青也算不上,一萬青也是勉勉強強。”

 

每當我走進法庭會議室,看到村委會送給我的一面錦旗時,我又要沾沾自喜一陣子。那是2010年拆遷過程中,村書記請我去協助做三個釘子戶的工作,我圓滿完成了任務。

 

還有一事,聊以自慰,我已經完成了初進法院時自訂的“利用五年時間編撰兩本書”的計劃。一本是《疑難案例評析》,一本是《法律故事》,總計七十多萬字。這兩本書,并無多大價值,只能自娛自樂,但凝聚了一個老頭的心血。

 

三年多來,我每每自省,覺得自己雖無“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高尚情懷,但能做到一個法律工作者必須做到的“言必行,行必果,為百姓分憂解愁”。今當離崗,如果法庭干警,來庭信訪的百姓能真誠地說一句“這個老頭子還可以的”,我也就離而無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