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公正審理案件 妥善化解矛盾糾紛
作者:仲苑 發布時間:2012-12-21 瀏覽次數:1217
正義是人類社會永恒的追求。關于正義的理論品種紛呈。實質正義是與形式正義相對應的一個概念。形式正義只是機械地追求普遍性,要求類似情況得到類似處理,而實質正義進一步要求不同情況區別對待。[ ]實質正義強調法律必須符合人們的道德理想、價值訴求,它著眼于內容和目的的正義性。實質正義存在于社會中人們的共同政治理想和倫理道德觀念,這共同的政治理想和倫理道德觀念是一個社會的精神支柱及凝聚力和向心力之所在。[ ]同時實質正義的標準是發展的,不同時期人們對正義內涵的理解要受特定歷史時期物質生活條件的制約,并隨著時代的發展而不斷變化。實質正義與司法審判密切關聯,司法審判向來被認為是維護實質正義的最后一道屏障,司法審判的過程就是獲得案件事實,擇取并解釋適用法律,形成裁判結果,從而維護實質正義的過程。由于法律具有抽象性、模糊性和穩定性,使得法律適用解釋成為司法審判活動最核心的內容之一。法律適用解釋作為法官在審理具體案件選擇適用法律時,依據一定的價值取向以及一定的解釋原則和規則,對法律的原則、精神、含義等進行的解釋,能有效地克服成文法的某些缺陷,使裁判結果更加符合實質正義的要求,因此法律適用解釋是司法審判維護實質正義的重要環節。然而目前在我國的司法審判實踐中,法官大都根據自己的學術背景、思維模式、審判經驗等來解釋法律,不同的法官對同一法律條文會作出完全不同的解釋,或者對相同案件事實卻選擇適用不同的法律規范等,影響了實質正義的實現。為此有必要對實質正義境域中的法律適用解釋進行分析探討,以期對審判實踐有所裨益。
一、問題發現:對司法實踐中違背實質正義的法律適用解釋的例案解析
(一)對法律條文的適用解釋違背實質正義的案例
張某與趙某發生矛盾爭吵后,張某糾集其親戚、朋友十余人,乘坐孫某所有的從事個體客運的一輛中型客車,到趙某家中將趙某打傷,趙某經搶救無效死亡。事后張某、孫某等人被判處刑罰。同時法院認定,事發當日,張某、孫某等人乘坐的中型客車系犯罪工具,遂適用刑法第64條關于"供犯罪所用的本人財物,應當予以沒收"的規定,判決對該中型客車予以沒收。[ ]該案中的中型客車能否予以沒收?刑法第64條規定,供犯罪所用的本人財物應當予以沒收。但何為供犯罪所用,實踐中認識很不一致。一般理解是指行為人實施犯罪時所使用。該案中對中型客車判決予以沒收也正是持這種解釋,但這種適用解釋并不準確。從法律規定的含義解釋來看,"供犯罪所用的本人財物"中的"供"包含著"專用于或主要用于"的意思,因此"供犯罪所用的財物"應理解為專用于或主要用于犯罪活動的財物。從公平正義的角度而言,如果僅是偶爾用于犯罪的財物就予以沒收,顯然有失公允。在上述案例中,孫某的中型客車并不是專門用于實施犯罪的工具。客車平時主要用以客運,只因偶而被用以犯罪就成了犯罪工具而被沒收,顯然違背實質正義。[ ]如果照此邏輯,交通肇事罪的肇事車輛也應屬于犯罪工具,偶爾用來非法拘禁他人的房屋也屬于犯罪工具,顯然這是很荒謬的。[ ]為此,公安部1989年9月16日頒布的《關于為賭博提供的交通工具能否予以沒收的批復》規定,為賭博提供交通工具(如小汽車)以及場所(如房屋)等條件的,對行為人應給予治安處罰,但交通工具、場所不是賭具,不應沒收。最高法院、最高檢察院2005年5月13日頒布的《關于辦理賭博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更是規定,賭博犯罪分子所有的專門用于賭博的交通工具、通訊工具才能予以沒收。
(二)對法律原則的適用解釋違背實質正義的案例
程某在深夜送女同事張某回家途中,因親吻張某而遭斥罵。程某心生氣憤,用雙手猛卡張某頸部使其仰在路邊護攔上,直至張某停止掙扎方才松手。因護攔較低,程某松手后張某即向后翻落在護欄下的河堤上。當程某發覺張某呼吸停止后,又對程某實施了奸淫。隨后程某將張某沉入河中。案發后,對程某的行為構成故意殺人罪沒有異議,但對程某奸淫張某的行為該如何認定卻有分歧。本案鑒定結論證實張某系被扼壓頸部窒息死亡,但并不能準確確定張某是何時死亡,不能肯定程某卡頸行為結束時程某就已經死亡。在奸淫時,如果張某尚未死亡,程某應構成強奸罪,如果張某已經死亡,程某應構成侮辱尸體罪。有意見認為,因沒有充分的證據認定程某是構成強奸罪還是侮辱尸體罪,根據疑罪從無原則,程某實施奸淫的行為不能認定為犯罪。這種解釋顯然是沒有全面理解疑罪從無原則的含義,導致程某奸淫張某的犯罪行為沒有受到刑事追究,違背了實質正義。我國刑訴法規定的疑罪從無原則不僅包含了因證據不足在被告人有罪無罪難以確定時按無罪處理的含義,而且邏輯性地包含了在被告人重罪輕罪難以確定時按輕罪處理的衍生含義,該含義已被演繹為"兩罪存疑取其輕"規則。[ ]具體到本案中,程某實施奸淫的行為,不是構成強奸罪就是構成侮辱尸體罪,由于強奸罪是重罪,侮辱尸體罪為輕罪,根據"兩罪存疑取其輕"規則,應認定程某構成侮辱尸體罪。
(三)法律適用解釋深刻地影響著實質正義的實現
上述案例表明,法律適用解釋的正確與否,直接影響著實質正義能否實現。現代法治正在從形式法治走向實質法治進而進入形式與實質法治相結合的時代。這就要求不僅要實現形式正義,而且要實現實質正義。在司法審判中,法官是實質正義的捍衛者,一個嚴重違背實質正義的法官,將給法官之群體帶來羞辱,也難以被社會公眾所接納與容忍。[ ]在司法審判中,實質正義的實現途徑是通過法律適用解釋,把法律規范和具體的案件結合起來,綜合考慮當事人的具體情況,在進行利益衡量后作出符合社會正義觀念的裁判結果。面對具體的個案,法官應當用自己的智慧與知識來正確地解釋并選擇適用法律,特別是當法律出現漏洞時,法官應當根據一定的價值觀念進行法律適用解釋,選擇裁決個案的最適當的依據,使裁判結果符合實質正義理念。
二、價值衡量:實質正義境域中法律適用解釋應堅持的價值取向
價值取向是法律適用解釋的基本問題,直接影響著審判活動中解釋方法的擇取以及法律的適用。在審判實踐中有時出現相同的案件事實,不同的法官會適用不同的法律,或者相同的法律不同的法官有不同的理解,有一些法官認為正確的裁判結果卻不能為社會公眾所認同,究其原因,主要是所持的法律適用解釋的價值取向不同所致。因此明確并堅持法律適用解釋的價值取向,是正確解釋并準確適用法律、實現實質正義的前提。
(一)實現個案正義以合法律適用之目的性
司法審判中的實質正義是通過法律適用追求個案正義來實現的,法律適用的過程就是實現個案正義的過程。在司法審判中進行法律適用解釋應以實現個案正義為首要目標,通過追求具體個案的正義實現社會的一般正義。法律所能表達的正義,只能是針對一般人的一般正義,因為"法律只考慮臣民的共同體以及抽象的行為,而絕不考慮個別的人以及個別的行為。"[ ]而個案卻存在較大的差異,如果用一個簡單的條文去規范較大差異的案件,表面上看可能實現了正義,但對于個案來說卻不一定公平,而法律適用解釋就是要把抽象的一般正義在具體的案件中體現出來。面對具體的個案,法官必須以追求個案正義、追求法律真理的良心去進行法律適用解釋。當對法條做出的解釋結論不符合正義理念時,不要抨擊法律規范違背正義理念,而應承認自己的解釋結論本身不符合正義理念。[ ]英國大法官丹寧勛爵稱:"一個法官絕不可以改變法律織物的編織材料,但是他可以,也應該把皺折熨平。"[ ]在司法審判中法官雖然不可以改變法律,但卻可以運用正義的理念去解釋法律,并把有缺陷的法律解釋得符合正義,從而實現個案正義,并通過個案正義實現社會的一般正義。
(二)滿足社會需要以合實質正義之發展性
現實的政治經濟生活是不斷發展變化的,實質正義的含義及標準也是隨著社會的發展而發展的。在實質正義境域中,法律只有在適應新的社會需要的情況下才能保持活力,才能實現法律本身應具有的功能,因此,對于法律的解釋必須同解釋時社會需要相一致。[ ]為了使法律適用解釋符合社會需要,符合發展了的實質正義,法官就必須樹立發展的觀念。丹寧勛爵曾指出:"那些由19世紀的法官所確立的法律原則,盡管適合當時的社會狀況,但是不適合20世紀的社會需要和社會見解的,應當用現在的社會模型對它們進行改造,使之與人們今天的觀點和需要相適應。"[ ]就法律適用解釋而言,法官應該積極闡釋和挖掘法律的真諦,把社會生活中發展了的政治經濟等方面的要求及時補充到法律中去,對法律做出符合時代要求以及社會實質正義的解釋。例如,在20世紀90年代之前,理論界、實務界以及社會公眾普遍認為,丈夫使用暴力強行與妻子發生性關系并不構成強奸罪。然而,隨著社會文明的發展以及女權主義的影響,人們的價值觀逐步發生變化,理論界、實務界逐漸達成共識,丈夫原則上不能成為強奸罪的主體,但在夫妻關系非正常存續期間,也可以成為強奸罪的主體。這樣的刑事判例出現以后,社會公眾也給予了普遍認同。因此就法律適用解釋而言,解釋者應當正視法律文本的開放性,懂得生活事實會不斷地填充法律的含義,從而使法律具有生命力。[ ]
(三)追求法律與社會效果的統一以合裁判之妥當性
社會效果是現實社會中的人們根據自己的感受、思考、體驗所形成的正義觀念。司法審判必須依法追求法律效果,這是不言而喻的。同時社會效果亦是實質正義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檢驗司法審判以及法律適用解釋的重要尺度。在實質正義境域中,法律適用解釋關注的信息范圍不僅是法律文本,而且包括相關的公共政策、社會公共利益、社會正義標準以及法律或判決所可能導致的社會后果。作為法官應當重視裁判的社會認同性,在進行法律適用解釋時要在對現實社會利益進行全面分析的基礎之上進行利益平衡,以一定時期具有支配力的社會倫理或通行的正義觀念作為評價標準,使作出的裁判結果符合社會的公平正義觀念,實現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的統一。例如我國刑法第236條第1款與第2款分別規定了強奸和奸淫幼女的罪狀與法定刑,該規定將強奸婦女與奸淫幼女并列規定,即"強奸婦女"的概念中并不包含"奸淫幼女",而該條規定加重處罰情節的第3款第3項卻只規定了"在公共場所當眾強奸婦女的"情形,那么在公共場所當眾奸淫幼女的行為就不被包含在第3項中。而從社會效果而言,在公共場所當眾奸淫幼女的行為與強奸婦女的行為相比,社會危害性更大,如果不將在公共場所當眾奸淫幼女的行為作為加重處罰的情節,社會效果顯然不好,為此法官在適用法律時可以將在公共場所當眾奸淫幼女的行為,解釋為符合該條第3款第1項"強奸婦女與奸淫幼女情節惡劣的"加重處罰的情形,從而實現裁判的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的統一,維護社會實質正義。
三、原則分析:法律適用解釋應堅持的基本準則
為追求實質正義的實現,法律適用解釋需采用諸多的解釋方法。而法律適用解釋方法必須遵循一定的基本準則,受到一定的原則的限制。筆者以為,從法官進行法律適用解釋經常運用的解釋方法層面,法律適用解釋主要應堅持以下原則:
(一)可預測性原則
法律是調整各種社會關系的準則,是為全體社會成員而設定的。在實質正義境域中,社會公眾對法律行為是完全可以預測的,惟此,社會公眾才能懂法、守法。因此對法律進行解釋所作出的解釋結論,不能超出社會公眾可預測的范圍。惟有如此,才能避免國民由于國家濫用裁判權而遭受意外打擊。可預測性原則要求解釋結論對于一般國民而言均不感到意外,換言之,必須是一般國民根據一般理解有可能預料到的結論。法律適用解釋要注意通過一般人的接受程度來判斷是否侵犯社會公眾的可預測性。當解釋結論被一般人接受時,就說明沒有超出一般人可預測的范圍;當一般人對某種解釋結論大吃一驚時,常常表明該解釋結論超出了一般人可預測的范圍。例如我國刑法第227條第2款規定了倒賣車票、船票罪的加重處罰情節,而沒有規定倒賣飛機票也屬于加重處罰情節。應當說,倒賣飛機票的行為對法益的侵害性更為嚴重,但是,車票、船票的概念不能包含飛機票,所以不能根據刑法第227條第2款的規定對倒賣飛機票的行為進行加重處罰,因為如果將車票、船票解釋為包含飛機票,則會超出一般人的可預測范圍。
(二)有限性原則
法律適用解釋探尋法律條文的文義時,應堅持探求法律適用時的習慣語義。文字有多義性和模糊性的特點,每個詞都或多或少地存在著模糊邊緣,那么由詞組成的條文也就相應地具有模糊意思,而且法律制定以后,其所使用的文字還會隨著社會生活的發展而不斷產生新的含義,這就需要在司法審判中進行解釋。實質正義要求探求行為人行為時的法律的真正含義,為此進行文義解釋要受到一定的限制:一是法律之文義是該用語在一般的語言習慣上被理解的意義。在文義所及的范圍內,主要是在文義的核心部分即通常含義下使用有關詞語。[ ]二是文義解釋須以法律適用時的文義為基礎。社會公眾在閱讀法律時都是以語言在當時的含義來理解的,因此對法律進行解釋也應以法律當下的文義為解釋基礎。三是須探求法律用語最明顯、最自然和最常用的含義,此時并不考慮按照這種含義適用法律是否能夠產生公平合理的結果,[ ]也就是說,在進行文義解釋時必須嚴格準確探求法律文字的現時含義,至于解釋結果是否合理則是法律選擇適用層面應考慮的問題。
當法律的字面含義過于寬泛或者過于狹窄,不足以表示立法本意時,為實現實質正義,需要采用限縮解釋及擴張解釋方法,縮小或擴張其文義,使其符合法律的真實含義。如我國刑法第389條第1款規定:"為謀取不正當利益,給予國家工作人員以財物的,是行賄罪。"這里的"財物"并沒有數額上的限制,如果單從字面上解釋,為了謀取不正當利益,給予國家工作人員即使只有數元財物的行為,也構成行賄罪。這顯然會導致許多危害輕微的行賄行為甚至一般的饋贈行為也構成行賄罪,因此必須適用限縮解釋將該款中的財物解釋為一定價值的財物,從而合理地限制刑事處罰的范圍。為實現實質正義,在司法審判中進行擴張解釋及限縮解釋應堅持有限性原則,進行法律適用解釋時應堅持合理的限度,不能無限制地進行擴張或限縮解釋,即應在法律文義的可預測范圍之內進行解釋,一般不能超出用語可能具有的含義。
(三)邏輯統一性原則
法律適用解釋應堅持推理邏輯性原則。法律雖然沒有明文規定適用于某一行為,但從該法律的立法本意來看,該行為比法律明文規定者更有適用的理由,更能體現實質正義與公平,因而對該行為適用該法律的解釋方法。這類解釋方法又稱為當然解釋。因為在現實生活中存在一類邏輯關系,叫"不言自明"、"理所當然",只要提到其中一個,則另一個也邏輯地或理所當然地也包含在內。[ ]如上文提及的疑罪從無原則就邏輯地包含著兩罪存疑取其輕規則。進行當然解釋必須符合相應的邏輯關系。例如危害性較輕的行為要承擔刑事責任,那么危害性較重的行為,也應當承擔刑事責任。如法律規定垂釣構成犯罪,那么行為人張網捕魚,法雖無規定,也應承擔刑事責任。這就符合入罪時"舉輕以明重"的邏輯推理,這種解釋方法符合實質正義理念。
法律適用解釋應堅持法律含義的整體一致性原則。這突出地體現在體系解釋中,需要根據具體法律條文在法律體系中的位置,即它所在編、章、節、條、款、項以及前后的關聯,以確定它的真實含義。法律適用解釋特別是體系解釋時應堅持法律含義整體一致性原則,不應以孤立的條文解釋法律,而應聯系這一條文與本規范性文件中的其它條文,以至其它規范性文件來考慮法律的文字含義。[ ]例如我國刑法第363條規定了制作、復制、出版、販賣、傳播淫穢物品罪,對于其中"販賣"一詞的含義,一般理解為買進后再賣出。但刑法第155條規定的走私罪將收購即買進與販賣并列,第240條規定的拐賣婦女、兒童罪將收買與販賣并列,通過比較可以看出,刑法第155條、第240條規定的販賣僅有賣出的含義,因而刑法第363條中的"販賣"也可以解釋為賣出。雖然這種解釋也是對詞語含義的探究,但這種探究是把某項用語放到一部法律甚至幾部相關法律中去理解,可以避免斷章取義,以使法律整體協調。
(四)法的目的實現性原則
所有的法律都有自己的目的。耶林指出:"目的是全部法律的創造者,每一條法律規則的產生都源于一種目的,即一種事實上的動機。"[ ]因此,法律不僅是條文,它還包括目的;司法時不僅要看條文,而且要想目的。[ ]法律條文總是抽象的、概括的,僅強調法的形式合理性局限于形式解釋,很難適應辦案的需要。法律適用解釋要堅持法的目的實現性原則,探尋真正的立法意圖,并確保在法律適用解釋中實現法的目的。拉倫茨認為,探究法律目的有兩種因素需要考慮:一是立法歷史的因素,一是客觀社會需要所發出的理性要求。[ ]一方面,目的解釋是通過分析立法者制定法律時所作的價值判斷以及所要實現的目的,以推知該法律含義的解釋方法。立法者制定法律時的意圖需要通過一些歷史因素來尋找,這些歷史因素包括立法過程中的一切現象、文件、立法建議、草案說明、法律委員會的審議報告等。[ ]另一方面,法律的目的解釋需要觀照客觀社會,通過法益考量作出判斷。例如我國刑法第275條規定的故意毀壞財物罪的目的,在于保護公私財產,如果行為人將他人的戒指扔入大海,雖然未對戒指的物理形態進行損毀破壞,但該行為的本質是使被害人失去了戒指這一財物,侵害的法益是他人的財產權,將他人的戒指扔入大海與毀壞他人財物的社會危害性是一樣的,同樣構成故意毀壞財物罪。同時,目的解釋必須順應社會生活的發展變化,固守著幾十年甚至上百年以前立法者的意思,并不科學。因此按照目的解釋方法解釋法律時,還應當按照社會發展的需要,確定法律規范的合理目的,然后以該目的為指導,確定法律規范的含義。[ ]
四、方法擇取:實質正義境域中法律適用解釋方法之選用規則
法律適用解釋有多種方法,而在司法審判中對某一具體法律應當選用何種方法進行解釋,涉及到實質正義能否真正實現。合理性的法律適用解釋必須依據一定的規則,而不是任意運用其中的一種方法確定法律的含義。[ ]筆者認為,為實現實質正義,在司法審判中選擇適用法律解釋方法應當遵循如下規則:
(一)以法的安定性與正義性的協調為衡量標準,優先適用文義解釋規則
為尊重法律的安定性,文義解釋是法律適用解釋中基石性的解釋方法,即對法律進行解釋,均需從文義解釋入手。經文義解釋后,若無復數解釋結果存在的可能性,不得再運用其他解釋方法。[ ]也就是說,當運用文義解釋時,如果法律語義清晰明白,不產生任何歧義,且文義解釋的結論符合實質正義的價值取向,不會產生荒謬的結果,就應當采用文義解釋的結論。而當文義解釋產生兩種可能的解釋結果時,應當繼續采用其他的解釋方法,以便判斷其中哪一個解釋意見更為妥當、更為合理。[ ]進行文義解釋時,往往還需要圍繞實質正義的價值取向進行利益判斷和價值衡量,輔之以擴張解釋及限縮解釋,以作出合理性的文義解釋結論。因為文義解釋與擴張、限縮解釋均是圍繞文義所進行的解釋,在本質上是屬于同類的。
(二)以法意的統一為衡量標準,充分適用體系解釋規則
在對某一法律進行文義解釋及擴張、限縮解釋后,難以得出體現實質正義的合理性結論,或與其他規定相沖突時,可進行體系解釋,結合相關法律條文進行研究,看能否得出合理的解釋結論。例如,刑法第273條規定"挪用用于救災、搶險、防汛、優撫、扶貧、移民、救濟款物"構成挪用特定款物罪中的"挪用"是否包括挪歸個人使用。從文義解釋來看,挪用一般包括了個人私自用即挪歸個人使用的情況。但該文義解釋與規定挪用公款罪的刑法第384條的規定發生沖突。刑法第384條第2款規定"挪用用于救災、搶險、防汛、優撫、扶貧、移民、救濟款物歸個人使用的,從重處罰",即對挪用特定款物歸個人使用的須以挪用公款罪從重處罰。因此進行體系解釋,結合刑法第384條的規定,可以得出結論,刑法第273條規定的挪用并不包括挪歸個人使用。可見,"利用體系解釋方法,使法條與法條之間,法條前后段之間,以及法條內各項、款之間,相互補充其意義,組成一完全規定"。[ ]每一法律規范系屬一個整體,不僅體現法的形式理性,亦共同體現立法之意圖,因此,只有以法意的統一為衡量標準進行體系解釋,才能既合法之邏輯統一性,亦體現實質正義的要求,真正實現體系解釋的價值。
(三)以個案實質正義的實現為衡量標準,運用多種解釋方法比較權衡規則
法律適用解釋包含了多種解釋方法,不同的解釋方法為法官指出了法律適用解釋中應當考慮的不同因素及其不同的作用。在司法裁判的過程中,往往需要運用到多種解釋方法,從而多角度地權衡法官所要作出的裁判結果,但用不同解釋方法進行解釋又往往會存在沖突與矛盾。以個案實質正義的實現為衡量標準,對多種解釋進行比較權衡,方能實現個案處理的妥當性。如實踐中發生的社會福利院(非國有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將多名公費病人遺棄(無證據證明病人已傷亡),造成惡劣社會影響的案件,便涉及如何理解刑法第261條遺棄罪所規定的"負有扶養義務而拒絕扶養"的含義。從字面上看,該條規定的扶養義務是廣義的,不僅包括親屬間的法定義務,也包括職業道德、職責所要求必須履行的扶養義務。但從該條的立法歷史看,遺棄罪的扶養義務原本應是親屬間的扶養義務,因為我國1979年刑法將遺棄罪規定為妨害婚姻家庭罪的一種,當時的扶養就是指親屬間的扶養。但法官在審理本案時,考慮到如果根據以前的立法原意對被告人宣告無罪社會影響極其惡劣,而將扶養義務作廣義理解并不超出刑法條文的字面含義。[ ]在本案中,法官運用了文義解釋、歷史解釋和目的解釋,經過比較權衡,盡管此條規定承自1979年刑法,但現行1997年刑法并沒有將遺棄罪規定為對家庭成員的犯罪,將扶養義務作廣義理解并不超出刑法條文的字面含義,并且被告人的行為確實造成了對法益的嚴重侵害。為實現個案的實質正義,就應根據保護法益的客觀需要,在目的解釋的指導下,運用文義解釋作出被告人構成遺棄罪的合理認定。
(四)以契合法的目的性為最高標準,堅持目的解釋的補充性與決定性規則
既然法律是在保護某種特定法益的目的下制定的,那么,對法律的解釋理所當然必須體現立法目的。目的解釋在法律適用解釋方法中起決定性作用。也就是說,當各種解釋方法得出不同的解釋結論時,最終起決定作用的是目的解釋,[ ]目的解釋還具有補充性作用,即當立法條文出現疏漏或出現新類型的犯罪案件,各種解釋方法不能得出合理的解釋結論時,由目的解釋作出最終的結論。例如我國刑法第239條規定以勒索財物為目的綁架他人的構成綁架罪,那么綁架他人尚未勒索財物而被抓獲的,應屬于何種犯罪形態?從文義解釋、體系解釋等解釋方法均無法得出合理的結論。如進行目的解釋,可以看出,綁架罪是規定在侵犯公民人身權利、民主權利罪一章,說明我國刑法規定綁架罪的目的主要是為了保護公民的人身權利,因此本罪的客觀要件只需具備綁架行為,并不要求具備勒索財物的行為,所以,行為人以勒索財物為目的將他人綁架后,即使后來產生憐憫之情,沒有實施勒索行為,也成立綁架罪的既遂,而非成立綁架中止或未遂。
結 語
法律適用解釋是司法審判維護實質正義的重要環節,堅持合理的價值取向,遵循一定的原則和規則進行解釋,才能真正有利于實質正義的實現。法治社會中法律的制定、適用離不開有實質正義精神的人。對實質正義的實現而言,法律適用解釋主體自身的正義性不可或缺,甚至可以說,解釋適用法律的人的素質比法律的內容更為重要。法官作為法律適用解釋的主體,要通過法律適用解釋真正實現實質正義,就必須培養法官的正義良知,通過任職培訓、在職學習等途徑,不斷提高法官的專業素養、法律適用解釋能力,以確保法律適用解釋方法的規范有效行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