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法治之力繪就鄉村振興和美畫卷
作者:如皋市人民法院 王小妹 發布時間:2023-12-11 瀏覽次數:2260
曲水隨灣青著客,新蒲細柳荀交芽。如皋法院白蒲法庭位于華夏長壽第一鎮、江蘇省百家名鎮——白蒲鎮。近年來,依托人民法庭近基層、靠一線、貼群眾的優勢,白蒲法庭堅持能動司法,妥善審理涉農糾紛,積極投身法治鄉村建設,為促進鄉村綠色發展、產業提升、鄉風文明建設貢獻“小觸角”法治之力。
法治護航鄉村營商環境
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白蒲法庭位于古老的白蒲鎮,轄區內有豐富的農業資源,傳統農業生產提質增效,煥發出新活力。如何在維護農村企業合法權益的同時,避免企業陷入債務困頓影響正常生產經營,為農村企業提供最優質的司法服務,需要基層法官的司法智慧和實實在在的為民情懷。
原告某農藥公司向被告某家庭農場出售了一批農藥,但家庭農場近年來經營效益不佳,遲遲未能付款。某農藥公司催要無果,將某家庭農場訴至法院。受理該案后,沈飛宇法官分別向雙方當事人了解前因后果和各自訴求,原告自身也陷入資金周轉困難,亟需用錢,而被告此前因疫情、惡劣天氣等原因也效益不佳,想趁收獲之季增加收益。繼續保持合作、達成和解是保障雙方各自生產經營的最優選方案,既能解決原告的資金流又能讓被告有緩和之機。沈飛宇法官核對證據、分析利弊,引導雙方換位思考、互諒互讓,最終雙方對貨款金額核對達成一致,原告作出一定讓步,被告當即籌足款項交付。原、被告都表示:“法庭設身處地幫我們著想,這是雙贏的結果。”
一起羽絨服加工糾紛,法庭充分發揮“審執一體化”機制,跟蹤矛盾化解,組織雙方達成了賠償損失、退回加工服裝的一攬子解決方案,并在判決生效后及時回訪,督促當即在法庭清點交付履行。“還是法庭這樣的判后舉措好,不僅避免申請執行帶來的費用和信譽影響,更徹底解決了雙方之間的矛盾”,離開法庭時,雙方律師作如是感慨。
多元推進鄉村訴源治理
“抓前端,治未病”,基層法庭當仁不讓。白蒲法庭充分發揮社會整體力量化解矛盾糾紛,加強同村居、派出所、司法所等部門的聯動,邀請人大代表、政法委員適時參與、跟進個案,積極拓展深化多元解紛機制,融入基層訴源治理,切實提升訴前調解工作實效。
在下原鎮花園橋村,糾紛不出村、矛盾化解在村,已成為當地村干部和村民的首選,這得益于如皋法院“無訟社區”創建以來實施的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今年8月,在南通打工的宿某夫婦,聽聞下原鎮的農戶林某欲出售農村自建房屋,便趕來與林某達成買賣協議,并當即支付了6000元定金。沒過幾天,宿某夫婦經咨詢得知自建房屋的土地屬于村集體所有,且房屋無產權證書,協議無效,即要求林某雙倍返還定金。
經審查,林某實際居住在花園橋村,但房屋不處于該村,法庭即啟動無訟社區多元解紛流程,與村委會、網格員溝通案情后,網格員當天就走進林某家中,釋法明理。調解中還邀請了林某的親戚及村里的“法律明白人”,多方合力調解。被告最終也明白了農村房屋不得隨意買賣,非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購買農村房屋的買賣協議無效,雙方達成一致,由林某退還6000元定金,房屋不再買賣。收到款項后,宿某通過微信讓法官“幫我謝謝村里的好人們。”
白蒲法庭的法官們主動深入田間地頭,走進群眾,貼近群眾,傾聽群眾心聲,深刻把握社情民意,力求把糾紛化解在源頭,解決在當地。
普法助力鄉村法治建設
鄉村振興,法治同行。送法進村、進校、進企……通過案例弘揚法治,將法治宣傳送到人民群眾身邊,將法治融入和美鄉村建設,讓司法護航美麗鄉村。
白蒲法庭結合農村精神文明建設與群眾的司法需求,有針對性地選擇婚約財產、農村土地、贍養、鄰里糾紛等典型案例,主動走進農村一線,巡回審理,并邀請人大代表參與,讓百姓聽一聽、評一評。開展“法護校園”行動,到鄉村小學開展模擬法庭、法治班會、法律課堂,用身邊的小案例讓學生提升法律意識、責任意識,知榮辱、明是非。積極開展“民法典進鄉村、普法進社區”活動,協同人大、婦聯、派出所、司法所、村委會等,通過“法律知識+真實案例”的形式普及民法典知識。網格法官走進村居和一線企業,按照群眾法律需求,專題授課,細分“建房摔傷”“欠薪咋辦”“婚姻家庭的煩心事”等個性化普法內容,現場把脈問診、梳理漏洞,解答村民、企業、員工的法律問題,最大程度便利群眾普法。
“人民法庭要不斷創新工作方式,促進司法職能與鄉村振興深度融合,為鄉村振興提供堅強法治保障,用法治之力為美麗鄉村注入活力。”分管民法庭工作的院領導周云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