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姓身邊的“法庭”,老百姓心中的“老娘舅”
作者:啟東市人民法院 胡丹 發布時間:2023-12-08 瀏覽次數:4533
2022年2月17日,呂四法庭和全國法治人物倪伯蒼攜手共建的“網格法治驛站”正式掛牌成立,成為了老百姓家門口的“微法庭”。“微法庭”深耕基層,走進群眾、服務群眾,庭長魏清見被村民們親切地稱為“老魏”。
這天,老魏來到“微法庭”,審理一起勞務合同糾紛案件,在老魏和倪老的共同努力下,糾紛得以化解,當事人和旁聽的群眾也紛紛離去,但現場兩位年近八旬的老人卻遲遲沒有離開的意思,盯著老魏欲言又止,老魏見狀隨即上前詢問。愁眉苦臉的阿婆話未開口,就已淚眼婆娑,緊緊攥著老魏的手說道:“你一定要為我主持公道啊,不然我和老伴就活不下去了。”老魏立馬安撫阿婆:“老人家,你不要著急,有什么困難跟我說,我一定想辦法幫您解決。”
原來,兩位老人是隔壁村的村民,聽聞今天有法官來“驛站”開庭,一大早就趕過來尋求幫助。經了解,兩位老人是再婚重組家庭,兒女們都只愿意照顧各自的親生父母,爭執不下,便對兩位老人不管不顧。老魏了解情況后,深感痛心,決定找其兒女做一做調解工作。
第二天,老魏便前往兩位老人所在的村委會,村里的網格員組織兩位老人的子女們前來調解,但事情遠沒有老魏想象中順利。
“我母親嫁到他們家二十多年了,含辛茹苦幫他們做家務、帶小孩,他們憑什么不贍養我母親!”李阿婆的小兒子厲聲說道。張阿伯的女兒也不甘示弱:“我一年打工又掙不了幾個錢,哪有能力管兩個老人!”
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爭吵了起來,甚至揚言要將兩位分開分別贍養。老魏見狀,趕緊勸阻雙方。兩位老人已共同生活了二十余年,情感深厚,讓二人分開居住有悖情理也不現實,調解一度陷入僵局。
老魏知道,這看似是一場家庭鬧劇,實則是一件大事,如果不及時化解矛盾,不僅會影響兩位老人的贍養問題,甚至還可能導致整個大家庭的支離破碎。考慮到兩位老人均已八十歲高齡,結合案件的性質,他決定發揮村干部和網格員的地緣優勢,共同開一場議事會。
網格員告訴老魏,前段時間村里也出面進行過協調,他們的子女曾提出過單獨把老人接過去贍養的方案,但兩位老人不愿意分開,希望能通過法律找到解決方案。老魏說道:“《江蘇省老年人權益保障條例》第十二條明確規定:贍養人不得違背老年人的意愿,將老年人與其配偶分開贍養。我們做調解工作時可以盡量引導做子女的更關注老年人的精神世界。”倪老也通過翻看自己的“民情日記本”,跟大家講述以往村里調解成功的贍養案例。大家在了解案情、抓住矛盾癥結后,共同商討出一個解決方案,即六個孩子可以分別支付贍養費給其生父母,共同雇請保姆照顧兩位老人的起居生活。
后續,老魏三番五次對老人的孩子們進行走訪、電話勸說,期間,也吃過無數次閉門羹。但老魏并沒有放棄,他一次又一次的堅持上門打動了兩位老人的孩子,在他的溫情調和下,一家人的思想疙瘩逐漸解開,一改前期堅決的態度,同意再次參加調解工作。
這一次,倪老從情理方面做起了工作:“你們做子女的,都希望老人過得舒心,老人需要陪伴,但你們又不能總是陪在老人身邊,這時候就需要知冷知熱的貼心人,你們看,對方老人就剛好合適。”老魏則從法律方面做起了工作:“孝敬父母是法律義務,不是只給贍養費用就夠了,還要給予老人精神上的關懷,現在你們的父母難得感情這么好,作子女的應該感到欣慰,怎么能因為贍養費用就想著拆散他們呢?
聽了老魏和倪老的話,六位子女臉上露出一絲羞愧,最終達成解決方案,六個孩子分別支付贍養費給其生父母,共同雇請保姆照顧兩位老人的起居生活。
兩個月后,老魏在“微法庭”開庭時又見到了李阿婆和張阿伯,他們洋溢著幸福的笑容,稱孩子們現在對他們很好,感謝老魏幫他們解決了困難。“你們的幸福生活是我最大的追求,有問題可隨時找我。”老魏隨即也緊握住兩位老人的手說道。
老魏是基層人民法官中的一個縮影,他是網格法治驛站的“老娘舅”、“包公正”。網格法治驛站扎根田野,屹立鄉間,它是老百姓身邊的“法庭”。它扎根在基層,發展在基層,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讓多元預防化解社會矛盾糾紛的路子越走越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