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法庭是指將法庭司法資源和力量下沉到鎮街、村社等社會治理的最末端,把調解指導、智慧訴訟、事項申請、巡回審判、普法宣傳、基層治理等服務送到基層一線,與基層共建共治共享,推動基層的訴源治理,促進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

2023年9月1日,作為蘇州首家共享法庭——常熟市人民法院辛莊人民法庭與常熟市莫城街道矛調中心共享法庭的聯絡法官,蔣玉鳳第20次走進這個共享法庭聯絡站,通過視頻連線方式,參與莫城街道轄區的一起民間借貸糾紛調解,經過蔣玉鳳兩個多小時的以案釋法,矛盾雙方握手言和,這起持續兩年的民間借貸糾紛得以化解。

常熟市莫城街道矛調中心負責人張烈表示,這起民間借貸糾紛街道參與調解了多次,最終是因為法官的參與,才得以順利化解,而背后的真正原因是大家“天生”就信服法官。

從去年12月8日首個共享法庭的成立到如今已經發展到100多個,蘇州全市法院在不增編、不建房的情況下,一塊顯示屏、一根數據線、一臺電腦,就把法院的司法資源送到老百姓的“家門口”,不僅讓老百姓足不出戶就能享受到法律咨詢、訴訟服務,減少了訴累,更重要的是把法治理念送到了基層,推動了基層的訴源治理。

共享法庭是什么?為何有如此大的魅力?它在基層治理中發揮哪些作用?連日來,記者深入一線,探尋其中的答案。

常熟“集群模式”

為解決法庭案多人少矛盾,滿足老百姓的司法需求,常熟全面布點,已建成共享法庭94家。

走進常熟市莫城街道矛調中心,20平方米不到的調解室里,擺放了一臺電腦,安裝了一塊65英寸的電子顯示屏、一張長條桌子和七把椅子,這就是蘇州首家共享法庭。

常熟市人民法院辛莊人民法庭庭長鄧剛和張烈是這個共享法庭的“創始人”,在他們看來,“別看共享法庭設施簡陋,可在矛盾化解和社會治理中發揮的作用可不小。”

為何想到在莫城街道矛調中心設立共享法庭?鄧剛介紹,辛莊人民法庭管轄辛莊鎮和莫城街道的案件審理,4名骨干員額法官每年需要審理2000多件案件,案多人少矛盾突出。在案件審理過程中,他們意識到,不少案件在基層就可以化解,沒必要非要到法庭通過訴訟解決。另外,辛莊人民法庭設在辛莊鎮,距離莫城街道相對較遠,居民到法庭尋求訴訟和法律咨詢不是很方便,便萌生了在莫城街道設立共享法庭的想法,一方面能把法院的司法資源下沉到莫城街道,推動矛盾在一線化解,減少法庭的案件訴訟量,解決案多人少的矛盾;另一方面也滿足當地老百姓的司法需求。

莫城街道轄區有服裝市場,人員結構復雜,一些合同、服務類糾紛高發。張烈告訴記者,調解員在矛盾調解中,一方面經常遇到很多法律問題,另一方面,老百姓總覺得基層調解員會偏袒哪一方,不能讓人信服?!叭绻蟹ü俚闹С?,公信力不足問題就會迎刃而解。”

為了不給莫城街道增加負擔,共享法庭利用莫城街道矛調中心的調解室,增配一臺電腦和一塊電子顯示屏,依托互聯網技術,就把辛莊人民法庭的司法資源輸送到老百姓的“家門口”:通過共享法庭,居民可向法官咨詢法律知識,了解訴訟程序;基層管理者和調解員可以向法官咨詢矛盾調解的法律依據和基層治理的司法方案,遇到棘手的矛盾還可以請法官線上或線下調解;而法官則可以指導基層調解,進行公開庭審和普法宣傳,有效預防基層矛盾的發生。

共享法庭給莫城街道帶來的好處是實實在在的,自成立以來,法官直接參與復雜糾紛調處6起,提供調解法律指引10次,接受各類法律咨詢27次,開展公開庭審和普法宣傳7次,有矛盾或需要法律援助找共享法庭,已成為當地基層管理者和居民的共識。常熟市人民法院民事審判第一庭(少年及家事審判庭)庭長趙麗丹介紹,常熟計劃年底前完成100家共享法庭建設,目前已建成94家。全面布點的同時,常熟市共享法庭的功能不斷拓展,推動基層治理方法路徑更為多元。如今,共享法庭的“集群效應”逐漸彰顯。今年上半年,常熟市人民法院民事一審收案下降1.93%。

常熟之外,更多共享法庭進入公眾視野。

姑蘇區“錦囊效應”

共享法庭為多元化解紛提供了新思路,帶來基層干部治理基層理念觀念的改變。

一塊顯示屏、一根數據線、一臺電腦,共享法庭不僅推動了基層訴源治理,還帶來了基層干部治理基層理念觀念的改變。

3月16日下午,姑蘇區人民法院在白洋灣街道設立了該區首家共享法庭,之后進行“擴面”,目前已經建成13家。姑蘇區人民法院訴訟服務中心副主任田彩霞介紹,姑蘇區法院將共享法庭建設統一扎口到立案庭進行管理,根據需求推進共享法庭建設,實現了8個街道的全覆蓋,并根據姑蘇區的特點和社會治理的需求建立了“天平筑誠信,消費新天堂”消費糾紛化解共享法庭、涉交通事故特色共享法庭、“和諧醫患”共享法庭、勞動爭議共享法庭,推動消費、交通事故、醫患、勞動爭議糾紛的化解和治理,并構建了“司法確認中心+共享法庭+天平直播”訴源治理矩陣,為多元化解矛盾糾紛提供新思路。

姑蘇區白洋灣街道長青社區范圍內有星光耀花園一期、二期和星光耀商務中心三期、四期等,共有1萬多名居民。這些居民大多來自全國各地,在周邊從事婚紗、餐飲等生意,由于生活習慣不同,各種訴求較多,社區治理難度大,物業糾紛尤為突出。

“原來居民時常以物業服務不到位為由拒交物業費,物業費收繳不足四成,物業公司因為物業費收繳得少,降低了物業的服務標準,惡性循環導致小區物業糾紛不斷,引起的相關物業問題投訴最高時占到白洋灣街道所有社區的70%左右?!闭劦街伴L青社區物業與業主之間的糾紛,姑蘇區白洋灣街道長青社區黨支部書記張一然直搖頭,“這些物業糾紛不進行系統性調處化解,不僅容易激化矛盾,還影響居民的生活質量,但社區苦于沒有很好的抓手?!?/p>

共享法庭就像一個“錦囊”,給張一然帶來了希望。得知長青社區的需求后,今年3月16日,姑蘇區法院在長青社區設立了共享法庭,第一件事就是推動長青社區物業糾紛的化解。

張一然首先把對物業問題意見較大的居民和物業負責人“請”到共享法庭,請共享法庭的聯絡法官通過視頻會議系統進行針對性說法,講清拒交物業費的法律后果和法院裁判標準,以及物業需要承擔的責任義務。

居民聽了法官的精準普法后,了解到交納物業費是應盡的義務,物業公司也積極做好物業管理,小區里籃球場修建、垃圾亭房改造、小區沙坑改建、地庫采光玻璃大面積損壞以及小區路面機動車亂停亂放等問題得到了有效解決,小區面貌得到了明顯提升。

如何推動長青社區的長效治理,防止問題“回潮”?法官又給張一然支了一招——建議長青社區成立業主委員會,通過業主委員會對物業進行監督,推動小區的管理。目前,在社區的推動下,星光耀各小區的業主委員會正在如火如荼地推進。

因為有法官的指導,再加上社區多元治理,如今,長青社區因物業糾紛引起的投訴降到只占到白洋灣街道所有社區的18%。隨著這一數據持續下降,居民幸福感明顯回升。

共享法庭給長青社區的社會治理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成效,而對于張一然來說,共享法庭帶來的好處遠不止這些。

“之前,社區干部遇到一些借貸糾紛,更多是從情與理上進行化解,現在有了共享法庭,我們更加懂得了運用法律手段進行矛盾化解。”張一然說,現在遇到社區居民之間有矛盾,他會先通過共享法庭渠道咨詢一下法官,先理清法律關系,然后再去調解,這樣矛盾化解的概率便大大提高了。

多元化和多向度 

全市法院主動融入社會治理大格局,延伸互聯網司法工作觸角,積極構建分層遞進的多元解紛路徑。

隨著不斷的探索,共享法庭建設的思路更加清晰。太倉市人民法院聯合該市公安局、司法局、婁東街道在景瑞社區與婁江社區成立共享法庭;張家港市人民法院聯合該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共同設立消費者權益保護糾紛共享法庭;昆山市人民法院花橋人民法庭立足轄區內新業態快速發展趨勢,將聯合上海市嘉定區人民法院安亭人民法庭、青浦區人民法院青東人民法庭,共同在花橋相關產業園設立跨省域共享法庭,導入法院知識產權、勞動審判等專業化司法資源,提升產業規范健康發展水平。

市中級人民法院民一庭庭長黃源榕介紹,在現實運作中,每個共享法庭都會安排一名聯絡法官,基層調解員在組織當事人調解過程中,法官可以提供線上線下的法律和業務指導,調解成功后,當事人可以在線申請司法確認。群眾可以借助共享法庭場所和設備,就近參加線上異地庭審和調解活動,訴訟更加便捷。法官可以依托人民法院在線服務、電子訴訟平臺等指導并協助群眾進行網上立案,申請延期開庭、延期舉證期限、調查取證、核實代理關系信息、撤訴、回避、網上退費、網上閱卷等在線訴訟服務事項,并使用“江蘇微解紛”平臺申請在線解紛。法院還可以選取典型案例,到共享法庭進行開庭、調解、宣判、咨詢、答疑和宣傳,打造輻射整個轄區的巡回審判網格,實現審理一案、教育一片的效果。同時,法院可以根據當地群眾的個性化需求制作庭審直播和點播清單、普法視頻、典型案例等,并將信息錄入到共享法庭供居民觀看,讓居民接受法治教育。法官還可以下沉到共享法庭與居民“零距離”開展精準普法,提升居民的法治意識。

當前,共享法庭的建設原則是在“不增編、不建房”的情況下,因地制宜地依托鎮街、村社、行業組織現有硬件設施,以“一根網線、一塊屏”為標準配置,集成江蘇微解紛、人民法院在線服務、電子訴訟平臺、庭審直播系統、裁判文書公開等模塊功能,聚焦基層矛盾糾紛高發部位和群體,將鎮街、村社作為基本布局點,同時向行業協會、金融、保險、郵政、仲裁、律所、工會、調解委員會等組織多向度延伸。

市中級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蔡紹剛表示,近年來,全市法院立足司法職能,主動融入社會治理大格局,積極構建分層遞進的多元解紛路徑,著重強化糾紛源頭治理,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多元解紛經驗,取得了較好成效。全市法院要延伸互聯網司法工作觸角,充分發揮共享法庭等智慧訴訟的功能優勢,集成線下線上解紛資源和解紛方式,助力矛盾糾紛消解在源頭、化解在基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