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敏,你父母讓你自己來決定,離婚以后你想跟誰過,爸爸還是媽媽,你決定了沒有?”法官問道,“決定了”,“是誰?”。然而,在這電影最后的一幕中,特敏并沒有說出最后的結果。取而代之的是結束的鋼琴曲靜靜地響起,特敏的父母的納德和西敏分坐在法庭外長廊的兩邊。在長達四分多鐘的時間里,這一對頹唐、落寞、無奈、疏離、隔閡,飽含著滿腔怨言和離愁的夫妻就這樣靜靜地坐著,等待著特敏最后的答案。

 

《納德和西敏:一次別離》,這部只用了200萬人民幣左右的小成本伊朗電影,卻先后獲得了柏林金熊獎與美國電影金球獎,并在奧斯卡上毫無懸念的擊敗花了6億元人民幣巨資制作的中國電影《金陵十三釵》獲得最佳外語片獎。長達兩個小時的電影劇情并不復雜:納德與西敏是一對夫妻,他們的女兒叫特梅。西敏希望一家三口移居國外,但是納德堅決反對,原因是納德的父親患有老年癡呆癥需要照顧。兩人為此對薄公堂,準備離婚,但是法院駁回了她的請求,西敏賭氣回了娘家。西敏走后,分身乏術納德的聘請了瑞茨照顧父親。然而,納德回家發現患老年癡呆癥的父親被女傭瑞茨綁在床上,而瑞茨卻不知去向,待瑞茨回來,出離憤怒的納德將瑞茨推出門外。沒想到懷孕的瑞茨竟然流產,瑞茨丈夫怒不可遏將納德告上了法庭,他們各執一詞,到最后,真相出人意料。

 

電影中從法庭為納德與西敏復印身份證件與結婚證開始到最后兩人在人來人往的法庭長廊中等待結束,伊朗的法庭讓我感到如此的親切與熟悉,環境與我們似乎并沒有太大的不同。而更吸引我關注的,是電影中兩場官司背后所反映道德、法律以及信仰的問題。影片中的納德和西敏一家代表著伊朗社會中思想西化的中產階級家庭,女傭瑞茨和她失業并負債累累的丈夫則屬于教育程度不高的社會底層勞動階級。伊朗是個傳統的伊斯蘭國家,實施政教合一的制度,《古蘭經》和圣訓都嚴禁說謊,但這兩個家庭在法庭對薄公堂時,除了納德老年癡呆癥的父親和瑞茨的小女兒外,幾乎所有的人都為了私欲而對法官撒了謊。納德一家為了使納德逃避法律的懲罰,瑞茨一家為了能得到賠償金以償還債務,納德的鄰居則在法庭調查時選擇性的說出事情的真相,而家庭女教師在說謊時手甚至還按著《古蘭經》。道德與利益的背道而馳、信仰與法律的互批互斥,人性中趨利避害的本性一覽無余,但他們又在備受靈魂的拷問與煎熬:丈夫納德在為父親洗浴時失聲痛哭、女兒特梅為父親做假供后在車上流下了眼淚、女俑瑞茨驚恐會受報應,擔心報應的災禍會落到她的女兒身上、瑞茨的丈夫在痛打自己、家庭女教師撤回了自己的假證詞,他們在備受靈魂的掙扎后各自說出了真相。

 

道德、法律與信仰三者都不是萬能的:道德不具有強制約束力,法律只約束人的行為卻約束不了人的思想,而信仰則往往只能成為人們最后的精神避難所,然而這三者卻又是我們社會所缺一不可的。作為法律人,我們往往關注的是道德與法律的關系,社會的法律與人的道德,哪個決定哪個,我們究竟該如何選擇,人的信仰問題總是被我們忽略。但正如這電影中所表現的:直到最后我們才發現保姆的流產不是納德造成的,而她坦誠一切的原因是她不能對古蘭經說謊。我們這時仿佛恍然大悟,但也不免心寒,人們為了逃脫法律會違背道德,而最后的約束竟然是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