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機”年入百萬行不行?這很“刑”!
作者:如東縣人民法院 汪桂蘇 高馮潔 發布時間:2023-09-13 瀏覽次數:2311
——小伙轉賣五十萬社交賬號,獲刑三年
25歲的溫某某是一名游戲玩家,在游戲群里,他發現有人大批量兜售微博等賬號。在信息就是“財富”的時代,溫某某嗅到了“商機”。他在游戲群內販賣賬號的群友處低價大批量購買了相關涉及個人隱私信息的微博等賬號,通過精心篩選將相關賬號按照不同的等級“明碼標價”,等級越高,價格越貴,并將前述賬號出售給不法分子,溫某某這個“中間商”瞬間爆賺上百萬。近日,如東法院開庭審理了該起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件,案件被告人溫某某為謀取非法利益,將含有公民個人隱私信息的社交賬號出售給他人,侵害公民個人信息安全。如東法院最終以被告人溫某某犯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判處其有期徒刑三年,并處罰金人民幣二百四十萬元,同時責令溫某某給付附帶民事公益賠償款人民幣二百五十九萬七千二百三十六元。
法院經審理查明,2019年以來,被告人溫某某通過網絡收購、交換等手段獲取大量用戶賬號密碼數據,同時利用掃號軟件篩選出能夠成功登陸新浪微博、YY直播、蘋果iCloud等平臺的賬號密碼數據,并大量出售,銷售金額共計人民幣240萬余元。此外,從被告人溫某某存放數據的百度網盤中,查獲上千萬條賬號密碼數據。
法院認為,被告人溫某某違反國家有關規定,非法獲取及向他人出售公民個人信息,情節特別嚴重,應當以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追究其刑事責任。鑒于被告人溫某某具有坦白情節,且自愿認罪認罰,主動退出全部非法獲利,依法酌情從輕處罰、從寬處理,法院遂作出如上判決,并綜合考量全案對其依法適用緩刑。
法官提醒:保護公民個人信息具有維護網絡安全、社會秩序穩定等社會公共利益屬性。2021年11月1日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信息保護法》專設公益訴訟條款,將個人信息保護納入公益訴訟范圍,因此,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的被告人在面臨刑事處罰的同時,還可能要承擔民事侵權責任。伴隨著信息網絡技術的發展,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的違法犯罪呈高發態勢。請大家務必樹立信息保護意識,不要隨意提供、分享、丟棄個人信息,以免給不法分子帶來可乘之機。
法條速遞:《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一 【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
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個人信息,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將在履行職責或者提供服務過程中獲得的公民個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給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規定從重處罰。
竊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規定處罰。
單位犯前三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各該款的規定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