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不應該是冰冷的,應該是有溫度的,法官并不是一個機械的執法者,要始終守初心、懂共情。”  我時常對團隊里的人這么說。

記得初春的一個清晨,剛到辦公室,一陣清脆而急切的電話鈴聲響起,看了一下號碼,有些熟悉卻記不起是誰了,拿起話筒,那頭傳來喜悅的聲音:“陳法官,我來給你送錦旗了。”

當事人送來的錦旗

原來是她!我的思緒不禁一下子被拉回了2022年8月份。這是一個離婚后財產糾紛案件的女方當事人小麗(化名)。男方小李(化名)作為原告起訴她,要求依法分割夫妻共同財產,主要涉及一套不動產和女方家中老宅添置物的處理。

01案子背后的一地雞毛

庭前電話調解時,小麗表現得很抗拒,一再表示不會到庭參加訴訟,也不愿意給男方一分錢補償。

而此時我能做的,便是安撫她的情緒,不斷地向其解釋有關處理夫妻共同財產的法律規定,希望她可以明白法院的良苦用心。

終于,她的態度緩和下來,表示愿意到庭。

第一次開庭后,小麗多次找到我,幾乎每次都要拉著我說上半小時。從她年輕時如何不嫌原告一窮二白且結婚后不會賺錢,她如何日夜貪黑在廠里工作,再講到原告如何不顧女兒的成長,全是她一個人拉扯長大,還說到原告在她父親去世一周年也不在家中等等生活中一地雞毛的瑣事。

與此同時,小李也找到了我,說婚后他在小麗父母的工廠工作了近十年,沒有領取過工資,后來由于工廠經營問題便去往外地工作,前幾年因小麗父親生病便辭去工作回家照顧直至其父親去世。他覺得婚都離了,財產一點都得不到,很不甘心。辛辛苦苦為這個家付出了十幾年,沒有功勞也有苦勞,怎么能不分他一點?

他們兩個人到底誰說的是真話?也許都有一定的水分。但凡來到法院的案子,背后無不是有著各自的苦楚。他們二人明明感情已不再,卻為了那些財產繼續讓雙方裂痕擴大,不禁讓人唏噓。

02判決不是終點,好聚好散才是

后來這個案子歷經了三次庭審,雖然判決早已寫好,但面對這樣的兩位當事人,我想到真要是判了,雙方肯定不服。倒不是擔心上訴,而是想到,雙方今生都可能帶著對彼此的怨恨生活。

家庭是一個有爭論有妥協、有不滿有寬容的地方。既然曾為一家人,我更希望他們能夠好聚好散。于是,我嘗試著再次做雙方工作。

我找到小麗,表示非常理解她對這個家庭十幾年的辛苦付出,但孩子是雙方的,對于孩子來說,多一個親人多一份愛,以后很長的路要走,一直揪著不放對于孩子的傷害反而是最大的。我從情感角度多次與她溝通,“來到法院是講法律的,這個房子是你們的共同財產,小李要求你給予他部分補償也在情理之中,為了孩子,你再仔細思考一下,好嗎?”小麗聽完后低下頭沉默不語。

我又找到小李,耐心傾聽他的訴求,希望其可以打開多年心結。當我講到女方這幾年獨自帶孩子的艱辛和不易,把女兒培養的懂事又出色時,我看到了小李眼中的點點淚光。“你對家庭的付出我相信小麗也會看在眼里,這么多年相信你也辛苦了。但如果堅持爭財產,一是鬧得不愉快給鄰里鄉親看笑話,二是嚴重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質量,三是再多的金錢也換不回逝去的時間和自由。”聽到這些,小李不停地點頭,對我說:“謝謝陳法官,你真是說到我心里了,這是我這幾年最想聽到的話,也是最舒服的一天。”

03一別兩寬,各生歡喜

所幸,在我找兩人溝通后,小麗從一開始的咄咄逼人,誓不退讓,慢慢轉變了態度。她說,離婚后這一年來她心里都咽不下這口氣,吃不好睡不好,要是可以跟家里湊湊錢,和小李兩清也就真正安心了。

小麗有調解意愿了,我也立馬聯系上了小李,“現在小麗愿意調解,你也清楚,她只是在工廠打零工,還帶著一個孩子,沒什么積蓄,這十九萬還是他們家人一起湊的。我相信你們沒有愛情還是有感情的,一場婚姻的締結實為不易。我不希望將來回憶起這段經歷的時候,是以悔恨和遺憾來評價的。”

小李在電話對面沉默了一會說道:“看到女兒我也心疼,也罷,反正我有手有腳,還是能賺錢的。”聽到小李這么說,我知道他接受了調解方案,也終于舒了一口氣。

最后第四次庭審中,我看的出來,兩個人都有千般話要說,卻不知如何開口。

我想起第一次他們來法院的情景:一個指責對方毫無責任感,“我看不到希望”。一個辯解說對方不理解自己、沒看到自己的付出,“我做的已經很多了”。

好在,雙方終于達成了調解協議:登記在原、被告名下的不動產歸被告所有,被告支付原告19萬元;原告對老宅的添置物歸被告所有,折抵原告應當支付給女兒的生活費。

庭審結束后,小李跟我說,“我終于打開了心結,也釋懷了,如果不是陳法官你認真傾聽我的想法,我不知道還要再等多久才能徹底了結這段不幸的婚姻,我現在可以好好打算今后新的生活了。”

其實,平時像這樣主動調解并多次做當事人工作的案件很多,可能案件并不復雜,但調解歷時卻很長。我送走前來送錦旗的當事人,這一刻也覺得很值得。

我們在生活中被煩擾,也在生活中被治愈。“和解,是在心里留一個位置,讓彼此進來。”我在工作日志中這樣寫下當時的感受。

作為一名法官,我尊重成年人對婚姻的選擇,所以在一個個離婚糾紛案件中,竭力從法律角度化解矛盾、修補感情,若破鏡不能重圓,那就以公平撫慰傷痛,盡力讓當事人一別兩寬、各生歡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