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上樓下漏水起糾紛,法官村官聯手化矛盾
作者:沛縣人民法院 侯明光 李魁 發布時間:2023-05-10 瀏覽次數:3132
近日,沛縣法院大屯法庭法官李魁走進轄區某小區,與村干部聯動對一起房屋漏水引發的相鄰權糾紛進行現場勘查并現場組織案件調解,最終雙方握手言和,鄰里關系得以修復,案件的實質解決受到了雙方當事人的好評。
了解案情
據了解,原、被告是20多年鄰居,在搬進小區居住之前雙方還曾是一個村的村民。最近幾年,許是受雨水和小區設施老化等因素影響,家住二樓的老張經常發現自家衛生間頂層有水滴外溢的現象,尤其是雨水較多的夏天,導致家中木質家具和墻面受潮起皮。
為找到漏水原因,老張幾次找到三樓的住戶老謝,卻不想老謝以自己常不在家居住為由,對老張不理睬。但老張堅持認為漏水與樓上有關,后雖經小區物業和村委會多次調解,雙方仍未能達成一致意見。氣憤之余,老張一紙訴狀將老謝起訴到沛縣法院大屯法庭。
查勘現場
考慮到案件系鄰里糾紛,雖是百姓的民生小事,但背后牽涉的是兩個家庭的緊張關系,更是老舊小區百姓的煩心事和揪心事。為妥善化解矛盾,承辦法官李魁決定現場勘查后再對雙方進行協商。
查勘現場,承辦法官通過村干部既叫來了被告的“老娘舅”,也喊上了原告的“家族哥”,更有村支書全程參與。承辦法官勘查時,仔細對原告主張受損的位置一一查看,因現場沒有漏水的跡象,李法官當即建議原告揭開衛生間吊頂,并讓被告在樓上相同位置多放些水,靜待一定時間,以此查看被告家中是否漏水,如有滲透,則說明被告家中漏水的事實。這一簡單的方法可以有效避免因雙方對是否漏水意見不一而申請鑒定,能減輕當事人近萬元的鑒定費訴累。
用心調解
在等待查看是否漏水期間,李庭長在原告家中“就地”組織起“背對背”調解,分別聯同原、被告親屬做雙方協調工作,同時積極和村支書商量案件的突破點。時間一分一秒流逝,眼看半小時過去雙方仍沒有緩和的空間,這時李法官提出再次查勘原告家中衛生間現狀,只見衛生間內此時已經有明顯的滲水面積出現。見此情況,李法官告知原、被告各自在家商量二十分鐘后到村委會進行二次調解。
二次調解之前,李法官和村支書先與原告的“家族哥”、被告的“老娘舅”進行商討,耐心勸告他們做好自家人的工作,錢是小事,鄰里關系是大事,相互理解才能營造生活的和諧氛圍。調解期間,在承辦法官、村支書和“親友團”的共同勸導下,最終雙方當事人選擇互諒互讓,握手言和,在村委會順利達成和解,被告賠償原告4000元損失,被告一個月內修好自家衛生間保證不再漏水。至此案件調解成功,被告也當場向原告支付了賠償款。
民生訴求無小事,實質化解無小案。基層人民法庭的工作,常面對的是家長里短和萬元小案,但也正是這些案件,實實在在的影響著老百姓對司法的認知。在全黨上下大興調查研究之風的當下,作為基層人民法官,更需要深入思考如何從審判臺上走出去,將手中的案件量降下去,把轄區的矛盾糾紛解決掉。一次的外出辦案可能就將困擾已久的問題解決,一次的查勘現場可能就會讓事實水落石出,深入基層走進千家萬戶,實質化解矛盾,消弭鄰里糾紛,讓效率與公正在百姓身邊,或許,這就是新時代人民法庭弘揚新時期楓橋經驗的道理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