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保護法》施行兩周年,300尾中華鱘4000尾胭脂魚放流長江
作者:南京市玄武區人民法院 發布時間:2023-03-03 瀏覽次數:4200
3月1日,在《長江保護法》施行兩周年之際,為深入貫徹長江大保護國家戰略,引導全社會關愛珍稀水生物種,營造保護長江良好生態濃厚氛圍,中華鱘、胭脂魚增殖放流活動在南京舉行。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二級巡視員湯小夫、江蘇省農業農村廳二級巡視員馬德云出席活動并致辭,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李后龍主持活動。
本次活動由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江蘇省農業農村廳主辦,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南京市農業農村局、南京市玄武區人民法院、南京市鼓樓區人民法院聯合承辦,水利部中國科學院水工程生態研究所和南京市下關濱江商務區管理委員會協辦,共向長江干流投放中華鱘300尾、胭脂魚4000尾。
湯小夫表示,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中國式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特別要求推進“長江經濟帶發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實施好長江十年禁漁”。省委要求堅定不移推動長江經濟帶江蘇段生態優先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增殖放流活動是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省委決策部署的具體行動,對于促進長江珍稀魚種種群數量恢復、豐富水生生物多樣性、提升長江流域生態系統穩定性,具有重要意義。
馬德云表示,江蘇在全國率先將長江禁漁、干流禁釣寫入地方性法規,建立全省“江河湖海”一體化水生生物監測網絡,堅決斬斷非法捕撈、運輸和銷售長江野生魚的黑色產業鏈,推動長江保護法律制度體系有效落實,水生生物資源呈現良好恢復態勢。全省農業農村系統將與各有關單位一道,持續加大攻堅力度,健全長效機制,狠抓工作落實,堅定不移打贏打好長江十年禁漁持久戰。
《長江保護法》正式施行兩年來,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修復長江生態環境已融入經濟社會發展方方面面。江蘇法院不斷深化環境資源“9+1”審判機制改革,依法審理了“特大非法捕撈長江鰻魚苗案”“非法捕撈中華鱘案”等一批具有國內國際影響力的標志性案件,深入貫徹長江大保護國家戰略,設立長江生態司法保護基地,連續三年開展長江保護主題生態修復活動,累計增殖放流包括珍稀瀕危魚種在內的各類長江本土魚種數百萬尾,依法確認長江生態環境修復費用數億元,為長江生態環境的穩定和持續改善發揮了積極作用。
省市區法院、漁業執法監督系統、農業農村系統、駐寧科研院所等工作人員及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志愿者代表和媒體記者等參加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