沭陽法院韓山人民法庭副庭長方捷,為了做好調解工作,虛心向人民調解員請教,向人民群眾學習,經過反復琢磨和實踐,總結出了“庭前看訴狀、焦點看問題、調前先摸底、調解動真情”的“分步調解法”,使得自己做調解工作得心應手,卓有成效。今年以來,他經常加班加點,辦案195件,調解率達89.53%,取得了讓當事人勝敗皆服的效果。

 

讓進城居住的鄉村老人有依靠

 

家住潼陽鎮柳樹村的陳老漢因向往城里生活決定帶著老伴到縣城的大兒家居住,不想遭到鄉下兒女的堅決反對。兒子對父親說:“你們都七十多歲了,放著家里好好日子不過胡作什么,你進城鄰居還認為是我們對你不孝造成的呢,這不明擺著讓人家戳我們的脊梁骨嗎?”女兒也說:“你在家我們容易服侍,你進城天高皇帝遠,我們也很難照顧得上。”但陳老漢鐵心進城,最終還是和老伴搬到縣城居住了。

 

讓陳老漢意想不到的是,鄉下的兒女從此和他們斷了來往,既不來看望,也不盡贍養義務。最后,他狠狠心,以不盡贍養義務為由將鄉下的兒女告上法庭,要求兩兒一女給付生活費和醫療費。接案后,廟頭人民法庭審判員方捷認識到,不能讓老人與兒女之間的矛盾越陷越深,而應力促家庭和諧,挽回骨肉親情。因此,他將陳老漢老兩口接回村里,將二位老人的兒女全部找來,請親戚鄰居參加,運用“親情調解法”進行說和。經過兩個多小時的勸說,兒女主動給老人下跪認了錯,當即表示按時給付贍養費和醫療費,并經常進城老人住處看望。老人也就此原諒了兒女,當即撤訴,父母和兒女們緊緊擁抱在一起。

 

喚回“留守兒童”父母的親情

 

廟頭鎮青年方某與妻子張某長年在外地打工,將8歲兒子牛牛留在爺爺奶奶身邊。后來,女方張某起訴與丈夫方某離婚,由于兒子牛牛患有先天性腦癱,雙方都聲稱不要孩子。牛牛的奶奶患有糖尿病,也無撫養牛牛的能力。方捷在辦理此案過程中,從有利兒童成長考慮,將牛牛判歸女方張某,王法官為此多次找原告張某談話,剛開始,張某說啥也不愿要孩子。方法官告訴她,牛牛經過治療,病情已有好轉,牛牛的奶奶患病,若判給男方,牛牛得不到很好照顧,還是由母親帶孩子為好。然后,方法官又來到男方家說明女方單身一人的難處。經過調解,最終由男方方某一次性補償女方張某6萬元,當場兌現,圓滿調結了此案。

 

為貧困家庭索回“彩禮”

 

賢官鎮閘西村青年仲某和妻子魏某雙方僅同居3天,女方就堅決要求離婚,男方要求女方返還8萬元彩禮錢。如按相關規定,婚后禮金不易返還,但雙方同居三天,不返還不近情理。也不符合當地風俗習慣。而且,被告家經濟條件不好,8萬元還是仲某的父親到銀行貸款和找親戚鄰居東拼西湊借來的。如不判還,銀行催著還貸,將使仲某家雪上加霜。方捷在辦理此案時,考慮若急著審判,將會使雙方矛盾加劇,禮金不易返還,而且一旦不還,將容易引起連瑣糾紛,他便把雙方當事人及家長找到法庭調解室,向女方說明男方家的難處。最終,通過訴前調解,女方酌情向男方返還5.3萬元。

 

情注調解促和諧,換來百姓合家歡。方捷法官的“小調解”解決了和諧大問題,他今年調解的100多件案件,件件讓當事人口服心服,受到當地群眾的熱情贊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