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專精特新” 聚力科技創新
作者: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 朱旻 唐靜 發布時間:2022-10-09 瀏覽次數:8616
貴院對本案的審理讓我們感受到中國司法機關在知識產權保護、打造良好營商環境方面取得的成果,也更加堅定了我公司在中國進一步投資、發展的信心。
近日,江蘇高院知識產權庭收到來自某跨國電氣企業的感謝信,信中對公司所涉案件做出的公正高效判決表示感謝,對法官們在電氣設計、研發和制造領域的專業素養表示敬意。
保護知識產權就是保護創新。近年來,江蘇法院妥善審理涉生物醫藥、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知識產權案件,助力解決關鍵核心技術領域“卡脖子”難題,堅決維護知識產權領域國家安全和發展利益。2021年,江蘇法院審理的一審技術類糾紛案件超過3000件。多年來,江蘇法院審理的60余件知產案件入選中國法院指導案例、公報案例、中國法院十大案例等。
著眼全球化競爭 護航“小巨人”創新發展
無錫上機數控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國家級專精特新企業,致力于品質優異的光伏全產品和硅片切割機、數控機床、通用機床等機械產品的制造。
2002年以來,公司歷經十數年發展,成為全國行業龍頭企業,其產品份額在國內國際市場占有半壁江山。然而2018年1月,公司經營狀況在中國證監會過審即將上市之際,遭遇了一場來自國外競爭對手突如其來的訴訟,國外某公司訴無錫上機某型數控金剛線切片機涉專利侵權,無錫上機上市的步伐驟然停擺。
時間點上如此巧合,是無錫上機在關鍵技術上構成侵權,還是國外競爭對手為了實現競爭利益啟動訴訟?南京中院非常重視該案審理,組成專門合議庭、指派技術調查官,第一時間到被訴侵權產品使用地現場勘驗,固定被訴侵權產品的技術方案。
該案一審主審法官,南京中院雒強法官介紹,隨后,南京中院在十天內完成庭審,庭審后針對相關問題與國家知識產權局、科研院所積極溝通、咨詢,僅兩個多月作出一審判決,認定被訴侵權產品未落入涉案發明專利權保護范圍,無錫上機沒有侵權。
奇怪的是,在一審法庭辯論終結后,國外競爭對手向中院提出了撤訴申請。無錫上機則堅決不同意對方公司以撤訴方式解決本案。
“我們對無錫上機的堅決很理解。”南京知識產權法庭庭長徐新談到,高科技競爭正越來越全球化,企業在上市申請階段最擔心的問題就是被提起知識產權訴訟,特別是專利侵權訴訟。而近幾年在上市申請階段,競爭對手突然發起的知識產權訴訟越來越多,訴訟標的也越來越大。基于對這些現狀的考慮,中院依法對撤訴申請不予準許,且在較短時間作出判決,防止當事人再次利用訴訟影響上市,給企業發展服下了一顆“定心丸”。
該案二審省高院經充分調查取證,快審快結,認為上機公司不侵犯涉案專利權,駁回上訴維持原判。無錫上機于2018年底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主板上市,公司發展迅猛,2020年以來,在江蘇上市企業中業績增長、市值增長越來越亮眼,2022年8月無錫上機獲評國家級專精特尖“小巨人”企業。
標準必要專利,指的是包含在國際標準、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中必須使用的專利,一旦使用該專利技術,需要根據每件產品的銷售價格支付一定比率的專利許可使用費。可以想見,在通訊領域全球龐大的智能手機市場,標準必要專利許可費率怎么確定,攸關智能手機產業發展。
在華為公司訴英國康文森公司不侵害專利權及標準必要專利使用費糾紛案中,針對康文森公司向英國法院、德國法院提起侵權訴訟,要求支付全球范圍內使用其4G標準必要專利高額費用的情況,南京中院根據使用標準必要專利公開、公平、合理、無歧視原則,率先判決確定華為公司使用案涉專利的中國市場費率計算方式。
“專利權的授予具有地域性,標準必要專利的許可費率在不同法域、不同市場中有著不同的算法,不可能也不應該一刀切。華為手機最大的銷售市場在中國,歐洲市場的標準和計算方式覆蓋不了中國市場,在中國申請的專利在中國市場的費率應由中國法院來裁判,我們依法做出了自己的裁判。”該案一審主審法官薛榮談及裁判思路。
康文森公司后上訴至最高人民法院。二審期間,德國法院作出判決,認定要約中的許可費率約為南京中院確定費率的18.3倍。后最高人民法院在南京中院判決的基礎上,積極促成雙方達成全球和解,一攬子解決了雙方在全球多個國家的平行訴訟。該案入選2020年度人民法院十大案件。
“我們看到,在激烈競爭的國際科技領域,占據技術高點的外方當事人越來越多地選擇司法途徑增強競爭優勢,直接目的就是為了實現和維護其在全球市場專利許可費的絕對議價能力。知識產權是國際競爭力的核心要素,也是國際爭端的焦點,華為案中江蘇法院和最高法院的作為值得贊賞和肯定,在國際知識產權爭端中決不忽視中國企業的正當權益,有效維護了我國司法主權和中國企業的合法權益。”江蘇省政協委員汪旭東在采訪中談到。
嚴懲“拿來主義” 營造公平誠信創新環境
作為全球首家將自主研發的RISC—V處理器應用于芯片MCU中的公司,南京沁恒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正朝著破解“卡脖子”難題發起新一輪沖鋒——與多家知名高校、企業攜手打造全球RISC—V處理器生態。
然而談及公司曾遭遇“盜版之痛”,沁恒微電子公司副總經理宋海瑞仍心有余悸,“投了幾千萬、工程師研發多年的成果,被別人用幾個月就抄襲完了。”
其自主研發的一款用于導航儀、掃碼槍等領域的芯片曾備受客戶歡迎,市場占有率高達80%。但某公司在未獲得許可的情況下,反向破解這款芯片,并委托第三方公司生產,先后銷售仿冒芯片830余萬個,非法經營數額達730余萬元。更致命的是,不明真相的客戶在使用仿冒芯片出現問題后,找到公司更換芯片,導致沁恒品牌嚴重受損。
南京雨花區法院一審依法對仿冒公司判處罰金400萬元,對該公司的許某、陶某分別判處有期徒刑4年、3年2個月,并處罰金,沒收扣押在案的侵權產品芯片。南京中院二審維持原判。
“該案的判決,傳遞了我省法院最嚴格保護芯片等關鍵核心技術知識產權的價值導向。案件審理還有一個突出亮點,就是刑法并沒有規定侵犯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專有權這一犯罪形態,判決通過認定其構成侵犯著作權罪而予以刑罰懲治,填補了法律空白。”省高院知識產權庭副庭長袁滔說。
“知識產權糾紛并非個案爭端,裁判結果會影響行業整體發展。關鍵核心技術是國之重器、企之利器,我們要保護突破和原創力,特別是從零到一的技術,更是要嚴格保護,推動科技自立自強和產業高質量發展。
省高院知識產權庭湯茂仁庭長結合案例分析說,有些產品被卡脖子只是直接表現,更深層次的原因,是企業在創新環境和創新機制上被卡住了脖子,拖住了步子,影響了創新能力。
“特別是不誠信的現象亟需重視。”湯茂仁說,一些企業不愿投入大量資金和精力從事研發,習慣于“拿來主義”抄襲別人智力成果。更有甚者,比如泰州中院一審,省高院二審終審的某公司侵害技術秘密糾紛一案,侵權公司利誘原告企業原工程師竊取整套設備圖紙、技術資料完成生產線改造、投產新建項目。“這一案件,江蘇法院對原告的技術秘密給予了刑事、民事的雙重、立體化保護,對侵權的被告科以高額的懲罰性賠償。”
“這些判例重在引導企業摒棄短視思維,長遠布局核心技術,重塑商業模式,逐步改變企業‘缺芯少魂’的核心問題。”湯茂仁說。
明確獎勵報酬 激勵發明人創新動力
2010年10月至2016年4月,孫某供職于某集團全資子公司——光伏公司,從事技術類崗位工作。在此期間,孫某所在團隊研發了“砷化鎵太陽能電池”項目,成功開發的柔性薄膜砷化鎵電池可為航空設備、可穿戴設備、物聯網設備提供高性價比的可持續能源動力。
2012年8月,該集團就上述成果向國家知識產權局申請發明專利,并于2016年3月獲得授權,孫某是該專利的第三發明人。2016年,該集團將其所享有案涉專利的65%份額有償轉讓給第三人。
孫某獲悉后,要求該集團公司及其光伏公司按照專利轉讓價的10%支付報酬。而該集團公司認為,其與科研團隊關于報酬、獎勵都有相應安排,孫某的主張實質上屬于科研團隊的內部分配問題,與兩公司均無關。協商未果后,孫某訴至法院。
蘇州中院經審理,認為孫某的主張具有事實和法律依據,參考轉讓價的10%,判令該集團公司及其光伏公司支付孫某相應發明報酬及獎勵。一審判決后,雙方當事人均未上訴,被告公司主動履行了判決義務。
“職務發明獎酬制度是激勵和保護發明人創新熱情的重要保證,也是專利制度的重要內容。”
蘇州中院知識產權庭副庭長趙曉青介紹,當前為了集體攻關“卡脖子”核心技術,不少大型企業對知識產權采取集中管理,由集團公司對發明創造的研發和歸屬統一安排和認定。這一模式無疑有益于發揮“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勢,但也會造成發明創造的研發者和專利擁有者不一致,從而導致誰來支付職務發明的獎勵和報酬不明確,由此帶來對科技人員的創新激勵不足。
而好的激勵機制,才能凝聚住優秀的創新人才。
該案根據企業集團和相關成員公司意思、行為具有一致性,利益具有共同性,最終判決兩公司共同向發明人支付報酬。更讓法官們欣喜的是,回訪中得知,判例推動改革,該集團公司在對其公司職務發明創造獎酬制度進行著積極的完善。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通過強化知識產權保護統籌知識產權事業發展,激勵科技創新,積極參與全球競爭。在科技創新領域,關鍵核心技術拿不來買不來,更討不來,唯有打造創新環境,集聚創新人才,堅定地走自主創新之路。知產審判護航關鍵核心技術發展,江蘇法院任重而道遠。
江蘇高院黨組成員、副院長劉嬡珍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