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會老齡化趨勢日益明顯的今天,“四二一”“四二二”結構家庭越來越多,養老方式也由傳統居家養老向護理/養老院養老轉變。然而,由于我國養老機構服務體系尚不健全,隨之而來的老人安全問題也愈加困擾著很多家庭,養老機構與老人家屬間的矛盾凸顯。近日,昆山姐弟三人就因父親在一護理院內摔倒死亡,將護理院告上了法庭,這是怎么一回事?

小周的父親周建年近九十,患有阿爾茨海默病、肺心病、帕金森病等疾病,小周作為家中的長子,考慮到兄妹三人平時都很忙,無暇悉心照顧老人起居,便決定將父親送至昆山某康護理院養老。2021年1月的一個下午,小周突然接到護理院打來的電話,說其父親周建從病床上墜落。趕到現場的小周立即將父親送至醫院救治,后周建因腦出血搶救無效死亡。對此,周建的三名子女認為護理院護理不當,對此應承擔侵權責任,遂將護理院訴至昆山法院,要求賠償包括死亡賠償金、精神損害撫慰金在內的各項損失共計37.9萬元。

在法庭上,原告小周出示當天到護理院后拍攝的照片、通話記錄等證據,認為被告某康護理院的護工存在失職行為,墜床發生時護工不在身邊,且當時僅有一側床欄樹立在位,相關安全保障缺失。周建墜床后,該護理院也沒有及時將其送往醫院搶救,造成老人未得到及時治療而死亡,護理院對此應承擔侵權責任。被告某康護理院對此并不認可,該院負責人稱,事發時原告父親周建的床欄雙側固定在位,墜床發生后,醫護人員將一側床欄放下,將其抱上床。此外,根據服務協議,一級護理并非是護理人員時刻寸步不離,護理人員在隔壁房間聽到周建墜床的聲音,即刻趕到予以施救,并通知家屬。由于家屬告知到現場后再決定是否撥打120轉送醫院,并不存在失職行為。

法院經審理查明,原告父親周建患有多種疾病,根據其入院時的醫患溝通記錄單,載明“患者年老體弱,且視力障礙,易發生各種不可遇見的意外,如摔倒、墜床”等條目,據此周建經被告某康護理院評定為一級護理,該護理院應進行嚴密照看,并定期對其進行身體檢查及生活護理,履行與護理等級相應的服務義務。雖房內沒有監控且無直接證據證明床欄是否樹立,難以確認護理院是否履行了安全設施檢查和保障義務,但周建在護理期間不慎墜床,時值白天,護理人員卻不在病房內,屬于看護不周。此外,根據雙方住養服務協議中的約定,各方同意在住養人出現緊急情況時,護理院有權在通知家屬的同時,采取必要的緊急處置措施,包括但不限于轉送醫療機構。在墜床事故發生后,護理院雖進行了施救,但根據相關記錄,其在施救時發現可能存在顱腦損傷,仍未及時送醫,而是在事故發生后四十分鐘才送往醫院救治,一定程度上延誤了救治時間,存在護理失職的行為。最終,法院酌情判定被告某康護理院應對原告小周父親的死亡后果承擔30%的賠償責任,共賠償人身損害各項損失共計11.38萬元。

法官說法:由于服務對象的特殊性,養老機構應做好安全保障工作,特別是對于一些年老體弱的老人,更應做好事前的防范工作,并針對老人的生理特點改善居住條件,完善便于老人生活的各種設施,同時加強對護理人員的管理,做好突發情況預案,從而更好地保障老年人免于事故侵害。家屬也應積極與養老機構溝通相關情況,定期看望老人,關注其身心健康,真正讓老年人老有所依、老有所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