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法院企業信用修復機制創新典型案例
作者: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 執行局 發布時間:2022-06-28 瀏覽次數:13101
自“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執行年”1+4專項行動開展以來,江蘇一些法院在企業信用修復方面積極開展機制創新,充分展現了各級法院在服務市場主體、推進誠信體系建設、弘揚誠信文化、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方面的擔當作為。結合商務部、最高人民法院等13個部門開展的“誠信興商宣傳月”活動,江蘇高院對這些經驗進行總結,精選并發布一批企業信用修復機制創新典型案例。
機制1
淮安中院:
正向激勵+專項修復+綜合治理
構建企業信用修復長效機制
今年以來,淮安兩級法院充分發揮執行職能,探索建立“正向激勵+專項修復+綜合治理”企業信用修復長效機制,形成執行工作與信用體系建設雙促雙融良性格局。
一是聚焦抓源抓本,以“三個到位”強化自動履行正向激勵。堅持因案施策,構建“立體化”誠信激勵體系,全方位引導督促當事人主動履行義務。一是督促引導到位。制定立審執協調配合《操作指引》,明確加強自動履行引導、強化履行能力評估等配合機制,全面做好前端督促履行工作。二是告知提醒到位。建立《失信預告書》制度,根據被執行人履行態度、履行能力分級設置1-3個月失信寬限期,督促384名被執行人主動履行義務或達成和解協議。三是即時修復到位。建立“兩書同達”機制,在依法送達《納失決定書》的同時,同步送達《信用修復告知書》,明確信用修復條件及程序。對符合信用修復條件的被執行人,法院主動出具《信用證明》,及時向地方信用辦推送,幫助其消除失信懲戒影響。
二是聚焦分級分類,以“三關并重”確保專項修復依法有序。堅持突出重點、精準施策,扎實開展企業信用修復“暖企”專項行動。一是聚焦“摸清總量”,把牢信息核查關。與市信用辦、市場監管局對接,對全市2198家失信企業歸屬地、經營狀況、破產情況開展初步調查摸底,逐一建立退出、指導、約束“三類清單”,形成單獨臺帳,實現動態管理。二是聚焦“嚴保質量”,把好財產核查關。全面開展財產核查工作,完成6059件案件的首輪線上“點對點”查控工作,積極協調鄉鎮、街道,對1748家企業開展線下調查,為分類處置做好充分準備。三是聚焦“減少存量”,把準信用修復關。按照先易后難、分步清理的工作原則,排查甄別履行完畢、移送破產等符合退出條件的案件,對指導清單中的企業,集中開展督促履行。
三是聚焦共治共享,以“三化驅動”凝聚綜合治理工作合力。打通聯動堵點,構建信用體系建設一體運行格局。一是堅持府院聯動,推進全局化統籌。與市委營商辦、市信用辦出臺《實施方案》,明確分類實施企業信用修復、府院聯動推進“執行轉破產”、聯合化解涉黨政案件等工作機制,聯動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二是堅持創新引領,推進智能化聯通。與市信用辦建立網絡交互平臺,即時推送懲戒信息、修復信息,推進失信系統與執行平臺“無縫對接”“實時共享”。三是堅持多元化解,推進系統化治理。依托“法官進網格”“無訟淮安平臺”,構建完善“多元化解+聯合督促”機制,引導案件雙方當事人強化溝通協調、促進執行和解,實現“雙向共贏”。
機制2
徐州新沂法院:
構建“三式”執行轉破產工作機制
推進企業信用修復長效常治
徐州新沂法院認真貫徹落實善意文明執行理念,以“執行轉破產”工作為突破口,創新“三式”工作法,全力提升企業信用修復工作成效。近年來,新沂法院共移送破產審查154件,190家企業退出失信名單,為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護航民營經濟發展提供堅強有力的司法保障。
一、“地毯式”排查,注重動態管理。建立失信企業被執行人名錄,嵌入大審判管理中心實行智能管理,一鍵獲取失信企業經營狀態、資產查控、案件執行進展情況,為推進企業進入破產程序做好前期排查。經過自查,目前在庫納失企業273家,涉及案件529件,其中被吊銷營業執照的企業86家,涉及案件184件;在業企業190家,涉及案件345件;有廠房、土地等資產的企業36家,涉及案件134件;無固定資產的企業237家,涉及案件395件。建立執行局、民庭定期溝通機制,根據協商結果,及時啟動企業執行轉破產程序。實行“一企一破產方案”制度,為具備破產條件的企業制定“訂單式”的破產方案,推動“僵尸企業”有序退出市場。
二、“綜合式”保障,實現協同發力。積極爭取市委支持,與市紀委、市委組織部、市經發局、市市場監管局等部門主動對接,從失信聯合懲戒、守信聯合激勵、政務誠信建設三個方面進一步完善部門職責和協作流程,提升協同治理效能。綜合運用 “執行轉破產”制度,因企施策,因案施策。近年來,共促成25件涉企執行案件達成破產和解,精準有序推進企業失信修復工作。
三、“再生式”保護,強化信用修復。對于已破產案件,及時解除信用懲戒措施的同時,推進誠信資源共享,建立企業誠信信息的共享與應用機制,提高法院信用修復證明的實效性。向誠信企業出具《訴訟誠信證明書》,將企業誠信信息推送給行業主管部門等聯動單位,落實守信激勵政策,在訴訟費減免、政府采購、貸款授信等方面給予政策優惠,激勵企業誠信經營、主動修復。探索政務誠信訴訟執行協調機制。
機制3
蘇州工業園區法院:
懲戒與修復雙向發力 營造誠信社會環境
蘇州工業園區人民法院認真貫徹落實《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充分發揮司法職能作用 助力中小微企業發展的指導意見》,及時出臺《關于建立被執行人失信分類懲戒和信用修復機制的實施細則(試行)》,從分類懲戒、信用寬限、信用修復、守信激勵四個方面落實企業信用保護,為受疫情影響的企業復工復產創造條件。目前,該院已適用《細則》辦理涉企業被執行人案件88件,幫助66家失信企業恢復信用。
一是嚴把失信懲戒標準,分級分類精準懲戒。嚴格把握失信懲戒的適用標準,確保納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符合法定要求,對因疫情受困的企業審慎納失。重點強調失信懲戒的精確性和適度性,將失信行為細分為輕微失信行為、一般失信行為和嚴重失信行為,并分類確定采取失信懲戒的措施、期限及方式,避免信用懲戒過度,給企業復工復產帶來困難。
二是明確失信寬限規則,助力企業造血再生。建立失信寬限期制度,對有積極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義務意愿的被執行人,經其書面申請并作出履行承諾后,給予1-3個月的失信寬限期,寬限期內可暫不予以納失。給予企業喘息時間,幫助暫時陷入困境的被執行企業造血再生,復工復產創造財富,從而提高債務清償能力。
三是建立信用修復機制,恢復企業市場信譽。對于積極配合執行并履行義務的被執行人,采取刪除失信信息、出具債務履行證明等手段進行信用修復。對雖未履行完畢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義務,但有積極履行意愿的企業,根據其履行義務以及糾正失信行為的具體表現視情刪除失信信息,幫助企業恢復市場信譽、增強償債能力。
四是落實守信激勵政策,營造誠信社會環境。發揮守信正向激勵作用,為誠實而不幸者“謀出路”,在政府采購、招標投標、行政審批、政府扶持、融資信貸、市場準入、資質認定等方面給予便利和支持,助其再次融入社會和市場。強化守信審查,持續深化執破融合機制,建立失信企業動態監管和退出機制,落實市場主體出清政策。
機制4
睢寧法院:
以動態信用管理 促分級失信懲戒 達精準信用修復
為落實善意文明執行理念,推動社會誠信體系建設,睢寧法院不斷健全失信分級懲戒和信用修復機制,聯合信用管理部門共同制定《關于建立失信被執行人“黃、灰、黑”分級懲戒和信用修復機制的實施意見》,進一步抓實抓細失信被執行人的信用管理。
一是動態信用管理。睢寧法院結合執行工作實際,建立三級信用懲戒和信用修復程序,對被執行人信用進行“黃、灰、黑”可順可逆的動態評價,并明確信用修復具體舉措。利用自主開發的“失信黃灰黑名單管理系統”對被執行人信用按照履行狀況進行自動化動態管理。
二是精準分級懲戒。根據被執行人失信行為類型、失信程度、失信過錯以及失信造成的后果等因素,分類確定“黃、灰、黑”失信等級。有區分的記載和公布的三級名單失信被執行人信息,并分類采取對應強制執行措施,兼顧比例原則,做到懲戒力度與違法程度相適應,懲戒力度更精準,執行手段更科學。
三是完善聯動機制。與縣信用辦建立常態化司法信用懲戒、修復聯動機制,法院針對“黃、灰、黑”失信被執行人作出懲戒或信用修復決定后,通過與縣信用辦建立的信息化聯動平臺,實時將失信被執行人“黃、灰、黑”名單信息進行數據推送,信用辦將失信信息錄入縣公共信用管理系統進行分類管理,對其實行分類分級聯合信用懲戒或修復,依據相關規定變更被執行人個人信用分值并確定其信用等級。
四是實現誠信保障。鼓勵被執行人主動履行義務,給予失信懲戒寬限期,以創新的思維為被執行人履行債務“謀生路”。被決定納入黃名單的失信被執行人,有積極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義務的意愿,向法院作出信用承諾,經審查認為符合條件的,可給予一至三個月的寬限期暫緩將其納入失信被執行人“灰、黑”名單。暫時解除因失信而導致在出行、貸款、招投標等方面存在的“枷鎖”,被執行人可以正常投入生產、投資、經營等活動,進一步提高其自動履行能力。
機制5
泰州海陵法院:
“鏈條式”管理、“清單式”排查、“縱橫式”聯動
確保企業信用修復有力有序
全省法院“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執行年”1+4專項行動開展以來,泰州海陵法院認真對照各項任務要求,運用“三式工作法”,促使企業信用修復工作卓有成效。
一是用好“鏈條式”,實現環環相扣。落實風險提前告知制度。完善執行通知內容,采取預警提示,載明“限高”和“納失”法律風險及后果,對生產經營可能產生的重大影響,避免被執行人因缺乏法律常識,輕視執行程序,導致產生失信記錄。落實動態類管理機制。將所有失信名單企業納入排查范圍,針對執行過程中核查的具體情況,每周固定召開暖企信用修復進展通報會,統一操作規范,對符合屏蔽條件企業的及時處理,依法及時審查屏蔽失信申請,充分保障當事人信用修復救濟權利。落實審慎納失制度。根據失信規定,對初步審查符合納失的企業發布納失警示書,督促企業主動履行義務;針對有履行生效法律文書意愿并積極修復信用的被執行人,實施信用承諾制度,根據企業具體情況給予不超過三個月的履行寬限期,控制新增失信企業數量。目前已對6家企業適用信用承諾。
二是用好“清單式”,確保精準施策。注重分類建檔。有序推進兩輪線上查詢,一輪線下企業實地調查,全面核查案件2614件,排查企業1158家,根據梳理情況分類建立“退出清單”、“幫扶清單”、“懲戒清單”,確保“應修復、盡修復”。注重靶向服務。由區發改委(信用辦)牽頭進行實地走訪,針對尚可穩定運營,特別是具備發展潛力的企業,積極促成執行和解,切實開展失信修復培訓,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典型案例,提供專業法律指導,破解23家企業經營難題。注重有序退出。用好“執行轉破產”手段,符合“執行轉破產”條件的企業及時移送審查,并同步開展失信信息刪除工作,及時刪除中國執行信息公開網公示信息。截至目前,通過執行和解方式為53家企業修復信用,以無財產可供執行和“執行轉破產”方式退出失信企業410家。
三是用好“縱橫式”,匯聚多元合力。打造“執行+信用”模式。運用好正向激勵和反向懲戒措施,與發改委、住建、商務、工商等部門積極協作,對信用良好企業在行政管理和優惠政策上賦予一定激勵,對惡意抗拒執行,嚴重失信行為,依法從嚴處以罰款、拘留等強制措施。打造“執行+網格”模式。依托基層網格治理效能,暢通溝通渠道,有效收集企業信息,對短期經營困難的企業,及時向債權人釋明情況,促進當事人協商和解,以減少涉執信訪。打造“執行+稅務”模式。注重從源頭入手,破解執行難,通過搭建“點對點”的稅務查詢平臺,開展“手把手”提前測算,更加快捷地了解企業納稅情況,防止國家稅款流失,共同服務保障經濟社會發展,依法為各類市場主體投資興業、創新創業提供司法保障和稅務保障。
機制6
淮安洪澤法院:
創設“執行和解建議書” 助力企業恢復履行能力
為優化執行措施,踐行善意文明執行理念,淮安洪澤法院創建執行和解建議書制度,出臺《關于力促執行案件當事人和解的實施意見》,注重引導案件當事人強化溝通協調、促進執行和解,以最大限度降低因強制措施、信用懲戒對被執行人尤其是中小微企業生產經營的負面影響,促進案件當事人“雙向共贏”。今年1-6月,該院共促成執行和解24件,27家涉執企業順利復工復產。
一是明確和解前提。以執行案件當事人雙方自愿為前提,只有在窮盡財產調查措施的前提下才能適用執行和解制度。在網絡執行查控系統查詢被執行人財產線索的基礎上,豐富傳統查控手段,廣泛采取實地查找、公告懸賞等措施。嚴格限制執行和解次數在2次以內,防止被執行人借機拖延執行、規避執行,最大限度保障申請執行人的合法權益。
二是統一書面格式。制作和解建議書統一模板,向被執行人釋明達成執行和解將最大限度減輕對其生產生活相關限制等利好事項,鼓勵其積極履行義務。同時,亦告知被執行人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的不利后果,對拒執行為進行警示提醒,敦促自覺履行義務。
三是規范和解流程。向被執行人送達執行通知書、執行告知書、報告財產令、傳票等法律文書時,一并送達《執行和解建議書》。對執行和解案件建立專門臺賬,由執行法官對照執行和解協議時間節點,按履行時限逐案督促被執行人積極主動履行執行和解協議。對發現借助執行和解協議拖延規避執行、轉移執行財產等情形的,及時恢復強制執行措施,對妨礙執行、拒不執行等行為予以相應處罰。
四是注重案例引導。精選典型執行和解案例,通過傳統新聞媒體、網絡、公眾號等途徑,強化宣傳引導,傳達善意文明執行理念,擴大執行和解制度影響,積極引導當事人達成執行和解化解糾紛。
機制7
蘇州吳江法院:
建立“執破融合”機制 積極挽救因疫受困企業
蘇州吳江法院充分發揮破產程序對困難企業的挽救功能,持續深化執行轉破產“吳江經驗”,建立以“執行精準識別,及時導入破產,快速推進和解”為主要內容的“執破融合”機制,幫助有挽救價值的受困企業盡快解決債務危機,及時復工復產。
一是前置調查識別,做到有的放矢。將篩查的重點從終本庫轉向在執案件,要求執行法官在執行實施中關注有挽救價值的被執行企業,及時啟動“執行轉破產”程序。在破產程序中,有效發揮破產和解程序快捷、成本低的優勢,快速化解中小微企業債務危機。
二是精準釋明引導,確保移送及時。精準選擇查封順位在后的普通債權人、職工債權人為詢問對象,充分釋明破產程序的效益。強化執行程序與破產挽救程序的銜接,對具備破產原因但有挽救價值的被執行企業,直接移送破產重整或和解審查,盡早實現對困境企業的拯救和保護。
三是暢通程序銜接,快速推進和解。建立由執行法官承辦執行轉破產簡案的“自執、自識、自移、自審”工作機制,高效推進破產和解程序。該院在辦理某建筑裝飾公司執行移送破產和解案中,僅用時61天即清償131余萬元債權,債務人企業也實現了紓困復產。
四是共享辦案經驗,提升法官素能。組織執行法官參加破產審判部門定期召開的“破風堂”破產業務研討會,實現執行法官與破產法官“身份同化、業務同質、程序同步”,有力提升執行法官辦理破產案件的能力和水平,更好發揮“執破融合”機制的作用,幫助企業脫困解難。
“執破融合”機制的不斷完善,既延伸了執行程序的職能,又突出了破產程序的價值,以切實的“助企”舉措,為推進穩企復產提供了有力司法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