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案情]

2005718,原告王某某的妻子楊某某到被告某骨科專科醫院治療腿傷。楊某某入院時,經過醫學檢測,精神狀態良好、飲食、睡眠及大小便均比較正常。200585上午8時,楊某某突然病危,經搶救于次日凌晨225分死亡。楊某某在被告某骨科專科醫院住院治療18天,除醫保支付部分外支付醫療費3456.20元。原告要求被告賠償原告住院伙食補助費、陪護費、喪葬費、交通費以及精神損害撫慰金共計9萬余元。

[裁判結果]

法院經審理認為,患者楊某某在被告某骨科專科醫院接受治療,雙方已形成了事實上的醫療服務關系。被告享有收取醫療服務費的權利,負有及時、正確及符合醫療規程地為患者進行醫療服務的義務;患者享有及時、正確得到醫療服務的權利,負有支付醫療費的義務。根據權利義務對等原則,被告在實際對患者提供醫療服務中應嚴格遵守各項醫療規范,采取最為合理的醫療措施,以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但在被告對楊某某的實際治療中,病情突然惡化并死亡,被告應給出合理的解釋。原告妻子在治療期間死亡與被告產生爭議,被告應就醫療行為與死亡結果之間不存在因果關系,不存在醫療過錯承擔舉證責任。被告雖然提出醫療糾紛技術鑒定申請,但是被告提供的病歷與原告復制的病歷不一致,原告對病歷有異議,市醫學會決定不予受理,致使對案件爭議的事實無法通過鑒定結論予以認定,依據證據規則推定原則,應認定被告對該事實承擔舉證不能的法律后果。

遂判決被告某骨科專科醫院醫院賠償原告王某某醫療費等各項損失9萬多元。

[評析]

近年來,醫療糾紛案件逐年上升,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醫療糾紛案件舉證責任分配問題在實踐審判中,更是一個比較棘手的問題,除了舉證責任分配外,如何規范我國的醫療事故鑒定機構、程序、規則,以如何正確理解適用《民法通則》、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以下簡稱《若干規定》)和《醫療事故處理條例》。上述問題都需要在實踐中展開積極的探索和研究。

舉證責任倒置,是就當事人一方的特定事實主張,由雙方當事人就該事實主張或其部分構成要件承擔否定成立的舉證責任。《若干規定》第四條第八項規定:“因醫療行為引起的侵權訴訟,由醫療機構就醫療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不存在因果關系及不存在過錯承擔舉證責任。” 此規定明確規定了醫療侵權糾紛中舉證責任倒置的范圍,就是醫療機構對在醫療活動中不存在過錯以及醫療機構的醫療行為與損害后果之間不存在因果關系承擔舉證責任。

從上述規定可以看出,醫療侵權訴訟舉證責任倒置有以下兩個特征:其一,醫療侵權訴訟舉證責任倒置為法定舉證責任倒置,法官沒有自由裁量權。其二,醫療侵權訴訟中舉證責任倒置為部分反駁主張舉證責任倒置,即過錯和因果關系反駁主張舉證責任倒置。在醫療侵權糾紛中,“舉證責任倒置”并不意味著舉證責任完全由醫療機構承擔,作為原告的患者一方就不承擔任何舉證責任了,首先原告應提供其在該醫療機構就診即與就診機構存在醫療關系和原告有損害后果。由于醫療侵權糾紛中,實行的是過錯責任推定原則,所以,在原告提供了上述證據后,舉證責任就轉移到了醫療機構身上,就首先推定醫療機構存在醫療過錯,醫療機構就必須證明自己在醫療活動中沒有過錯和醫療機構的醫療行為與損害后果之間不存在因果關系,否則醫療機構就要承擔醫療損害賠償的責任。

筆者以為,在審判工作中正確處理好醫療機構與患者之間的醫療糾紛,首先應該分清兩者在訴訟中所承擔的舉證責任,即舉證責任的分配問題。

(一)患者的舉證責任

《若干規定》規定了在醫療侵權糾紛中,醫療機構對醫療行為與損害后果之間不存在因果關系以及不存在過錯承擔舉證責任,但這并不意味著患者在醫療侵權糾紛不承擔任何責任。首先,患者要到法院起訴醫療機構,必須證明自己在該醫療機構就診的事實,要對自己受損害行為提供證據,在什么時間受到什么傷害提供證據,即作為原告的患者的損害與該醫療機構的醫療行為具有事實因果關系,這些事實可以通過患者在醫療機構就診時的掛號、交費單據等證據證明。否則,如果患者在此醫療機構就診而起訴其他醫療機構顯然是不能成立的主張。其次,患者要對受損害的結果提供證據,受到了多大的傷害,造成了多么嚴重的后果,損害數額是怎樣計算出來的,這些都是要由原告即患者提供證據加以證明的。再次,在醫療訴訟中,如果醫療機構提出了充分的證據證明了自己的清白后,而此時就要求患者提供反駁的證據,否則,患者就可能面臨敗訴的危險。

(二)醫療機構的舉證責任

1、無過錯舉證在醫療侵權訴訟中,實行的是過錯責任推定原則,即醫療機構不能證明或者證明不足自己在醫療活動中沒有過失醫療行為,醫療機構的過錯推定成立,其要承擔醫療損害賠償責任,因此,在醫療侵權訴訟中,醫療機構首先要證明的是自己在醫療行為中無過錯。那么,何為醫療過錯呢?目前理論界的通說認為醫療過錯的認定標準是醫療行為違反“合理的注意及適當的技術”,即為過錯。

違反“合理的注意及適當的技術”義務,主要包括三個層次:一是審查醫護人員在醫療活動中是否違反有關醫療管理法律、法規、條例等的規定,如果違反了上述規定,那么醫療機構就存在過錯;二是專業的注意義務,由于醫生是一個特殊的職業,這個職業對其學識、注意程度、技術以及態度的要求,首先要符合具有一般醫療專業水準醫師在同一情況下所應具備的標準,如果醫療機構的醫護人員盡到了上述專業注意義務,則可以免責。三是特殊情況下的最善之注意義務,醫護人員作為特殊職業群體,醫療方做出的醫療判斷和措施不僅應當符合一般專業醫療標準,而且必須是達到最佳判斷。法院在審理醫療侵權糾紛時,只有醫療方依照其專業能力做出最佳判斷,盡到“最善之注意義務或者完全之注意義務”之時,醫療機構方可免責。另外,還有特殊緊急情況以及特殊患者等原因,作為醫療機構必須依靠其專業知識、能力等,最大限度地減低和避免風險,才能算是盡到 “最善之注意義務”。醫療機構在無過錯責任舉證中,必須證明自己完全沒有過錯,如果不能證明自己完全沒有過錯,那就要承擔一定地責任,至于過錯責任程度,決定地只能是責任的大小,而不能決定責任的有無。

2、無因果關系舉證在醫療侵權糾紛中,醫療機構的另一個需要證明的是醫療行為與患者的損害后果之間不存在因果關系。因果關系是一個哲學概念,因此對于法律上的因果關系的認定也是爭議頗多,但目前的通說認為醫療侵權糾紛中的因果關系采取相當因果關系學說,即只要醫療機構的醫療行為與患者的損害后果存在相當的關系,不需要二者之間存在必然的關系,就認定醫療機構的醫療行為與患者的損害后果存在因果關系,這種學說的理論基礎在于蓋然優勢的可能性,而與其對應的另一種學說是必然因果關系則強調的是內在的本質的必然的聯系,即一種現實性。作為醫療機構因果關系的證明要求是應當證明醫療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不存在因果關系或因果關系比較遙遠。

目前,對于因果關系的存在與否以及關系的遠近,主要通過醫療過錯在醫療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的參與度,可以分為必然的因果關系、相當因果關系、素因競和之因果關系、事實上之因果關系、無因果關系。可以看出在上述五中因果關系中,因果關系的參與度越來越少,也就是說醫療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距離因果關系越來越遠。其一,在必然因果關系下,因果關系的參與度是百分之百,就患者自身而言,醫療疾病所造成的損害與患者本身無關,就是說醫療損害完全是由醫療行為引起的,在這種情況下,醫療機構要對患者的損害結果負全部賠償責任;其二,在無因果關系下,醫療差錯在損害結果上的參與度是零,也就意味著醫療機構在醫療活動中沒有過錯,那么醫療機構也就不用承擔損害賠償責任;再次,在另外三種因果關系中,醫療機構要證明的不是醫療過錯的有無,而是醫療過錯距離損害結果的遠近,醫療機構能夠證明其過錯距離損害結果越遠,承擔的損害賠償責任就越小,反之就越大。可以看出醫療機構在醫療活動中,只要醫療過錯對損害結果的發生有一定的參與度,均要承擔相應的醫療損害賠償責任,至于參與度的大小,只能決定醫療機構承擔責任的大小,而不能成為其是否承擔責任的依據。

(三)其他醫療糾紛中舉證責任的分配

筆者認為在不同的醫療糾紛中舉證責任的分配是不同的,其一,在醫療侵權訴訟中,舉證責任實行的是“舉證責任倒置”,這是《若干規定》的明確規定,是法定的舉證責任倒置。其二,對于事實清楚的較簡易的其他醫療糾紛案件,原告擇以違約之訴的,應適用無過錯歸責原則,參照《民事訴訟法》的規定,實行“誰主張,誰舉證”,由主張違約方承擔舉證責任。鑒于醫學科學的復雜性和患者個體的差異性,一般不能將治療效果作為合同的標的。在目前我國民法體系中,醫療侵權訴訟中實行的是“舉證責任倒置”,《若干規定》中,也將醫療侵權糾紛的歸責原則界定為過錯推定原則,上述立法本意,旨在平衡醫患關系,保護患者合法權益、保障人權,同時也防止片面加重醫療方的負擔。對于絕大多數醫療糾紛案件,選擇過錯推定的侵權之訴明顯有利于患方,但是,不可否認的是,某些其他醫療糾紛當患者選擇違約之訴時,則適用無過錯責任原則歸責,這樣更有利于受害方權益的保護,對于此類案件則可以參照《民事訴訟法》的規定,實行“誰主張,誰舉證”。其三,還有的醫療糾紛中存在這樣的情況,因為患者掌握著重要的證據,比如病例、CT片、X光片等,如果發生爭議,讓醫療機構舉證根本不可能,因為這些證據在患者出院之后往往已經帶走,如果此時讓醫療機構承擔舉證責任,那么患者拒不出示的話,醫療機構只能承擔舉證不能的后果,隨之而來的也只能是醫療機構的敗訴,這種情形是有違公平原則。

(四)法官的認知能力

法官在醫療糾紛中的應用司法認知又稱審判上的知悉,是世界上許多國家證據法上所普遍適用的就某些特定的待證事實由法官直接加以確認,從而免除當事人證明責任的一種訴訟模式,屬一種特殊查明方式。可以說作為法官其認知能力要比一般人要高,對于一些簡單的醫療糾紛案件,法官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認知能力來做出判決,而不必一味進行醫學鑒定。

隨著醫學科普知識的推廣,一些醫學常識可以歸納為證據規則第九條規定的“眾所周知的事實”和“自然規律及定律”范疇(如注射青霉素應當進行皮試)。而對于上述情況,當事人是無須舉證證明的。因此,法官完全可以依照自身的閱歷和生活經驗對一些顯而易見醫療過錯作出正確的識別和判斷,這樣,既降低和避免當事人部分證明責任,又節約訴訟成本,提高訴訟效率。同時符合現代司法價值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