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事調解員助力親情修復
作者:淮安市淮陰區人民法院 張晶晶 發布時間:2020-08-06 瀏覽次數:1148
“法官,謝謝您,今后我一定與妻子多溝通、多交流,避免矛盾產生。”8月5日上午,在淮安市淮陰區人民法院設立于王家營街道星光社區的“親情修復中心”中,一起離婚糾紛案成功調解,原告當場撤訴。
原告孟某將其丈夫胡某某訴至淮陰法院,因婚前缺乏了解,婚后又未能建立夫妻感情,申請判決雙方離婚、子女撫養費用等主張。
詳細了解卷宗后,該院小營法庭副庭長彭德寶多次同原被告雙方進行溝通,考慮原被告雙方并無較大且難以調和的矛盾及家庭婚姻糾紛案件的特殊性,彭德寶法官決定先行通過調解的方式盡量讓夫妻雙方重歸于好,避免夫妻雙方情感影響其他家庭成員,尤其是子女成長。
此次調解邀請星光社區關工委主任孫家華擔任家事調解員,法院關工委委員周海蘭從助力轄區青少年法治教育,共建“零犯罪、零受害”社區的角度出發,全程參與調解。
“作為丈夫,主動承擔照顧家庭、愛護妻子子女的職責,保持溝通,雙方互相體諒和忍讓,避免矛盾的發生和升級,這樣才是經營一段婚姻合適的做法。”孫家華主任從夫妻間加強溝通角度出發,調解矛盾。“孩子是家庭的一面鏡子,問題孩子的背后都有一個問題家庭,父母離婚對孩子身心健康及未來教育的影響是十分明顯的……” 周海蘭從子女的角度出發對原被告進行耐心勸解。
彭德寶法官就子女撫養及共同財產、債務的分割與雙方進行了深入溝通,釋法明理。經過2個小時的調解,原告不再堅持離婚,被告寫下《真情保證書》,矛盾圓滿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