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抑郁癥自殺遇上保險,賠OR不賠?
作者:蘇州工業園區人民法院 發布時間:2019-11-05 瀏覽次數:766
前段時間的一則娛樂新聞又一次把“抑郁癥”推向公眾面前,數據顯示,全球共有4億抑郁癥患者,中國患者將近1億,每年約有100萬人因抑郁癥而自殺。而面對如此大量的抑郁癥患者,保險到底“管不管”呢?最近蘇州工業園區人民法院就受理了一起抑郁癥患者自殺,家屬要求保險公司賠償的案件。
2016年5月,柳女士之夫陸某與保險公司簽訂了一份《人壽保險投保書》,并按約繳納了保費(基本險為壽險,附加重疾險和意外險)。生存保險金受益人為陸某,身故保險金受益人為柳女士。其中,當事雙方責任免除約定:“被保險人自本主險合同成立或者合同效力恢復之日起兩年內自殺導致被保險人身故的,不承擔給付保險金的責任,但被保險人自殺時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的除外?!?/span>
2017年8月陸某被發現在家中死亡,醫院出具的《死亡醫學證明(診斷)書》載明“死亡原因為窒息”;公安機關出具的《公民死亡證明書》載明“該起事故排除刑事案件”。在料理完丈夫的后事后,柳女士作為受益人向保險公司提出申請,要求支付壽險意外身故保險金。保險公司以陸某死亡不符合保險合同對意外傷害的定義為理由,拒絕支付保險金。協商不成,柳女士訴至法院。
在法院審理過程中,柳女士向法庭提交了一份陸某曾于2011年2月因躁郁癥入院治療的證據材料,并陳述“出院后陸某吃了兩三個月的藥就慢慢回復正常了。六年期間狀態都很好,也沒有復發。2017年7月,陸某精神不怎么好,不愛說話,不愿出去,整天在家里,還失眠”,但并未就此提供相關的診斷證明及鑒定材料。
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為,保險合同依法成立有效,陸某自縊身亡屬于“自殺”,其雖有躁郁癥的病史,但與自殺已相距六年之久,且依據柳女士陳述在這六年期間陸某精神狀態正常,僅是自殺前一個月精神不太好,柳女士并未提交陸某自殺時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的證據。據此法院判決駁回柳女士要求保險公司支付保險金的訴訟請求,要求保險公司返還保單現金價值4000余元。
法官提醒:
在人身保險合同中,有一條“自殺條款”,即保險合同約定,如果自保險合同訂立或者復效起兩年內,被保險人自殺,保險人不承擔保險責任,但自殺時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的除外。無民事行為能力的人包括不滿10周歲的未成年人和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后者自殺,被定義為過失自殺,是沒有自殺意圖的,嚴格上來說不被認為是自殺。但是關于抑郁癥患者是否屬于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現有的條款中還沒有明確的界定。被保險人死亡前是否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受益人在理賠時應當提交被保險人生前被相關機構、部門確認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