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紛訴前“江蘇經驗”再放光彩
作者: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 陳堅 發布時間:2019-12-05 瀏覽次數:2233
所有矛盾如果全部進入訴訟程序,不僅給當事人帶來訴累,也極大占有司法資源。因此,訴前調解顯得尤其重要。
早在2010年,省法院就印發《關于訴前調解工作的若干意見》和《關于調解協議司法確認程序若干問題的意見》。2018年,省法院、省司法廳又聯合印發《關于開展調解程序前置試點的工作規則》的通知,明確一些特定類型糾紛向人民法院起訴的,在登記后、立案前,由人民法院委派人民調解委員會或派駐人民法院的人民調解工作室進行先行調解;調解不成的,依法立案。
今年5月29日,連云港市揭牌成立江蘇首個市非訴訟服務中心、市中級人民法院訴訟與非訴訟對接中心,并在市人社局、市信訪局等成立非訴服務中心分中心,掀開了各方力量攜手探索建立非訴糾紛化解體系的新篇章。
多年來,江蘇各級法院堅持發展“楓橋經驗”,踏實走出了一條訴前化解矛盾糾紛的“江蘇之路”。
類案化解 專業平臺更有效
小城如皋,因百歲老人超過400位,而有“世界長壽鄉”的美譽。針對轄區內老齡人口多,涉老糾紛易發的特點,如皋法院會同當地老齡辦、司法局在如城街道設立的全國首家“法暖黃昏”老年人權益司法保障工作站,由法官助理駐站,對涉及老年人權益的案件開展訴前調解、聯合調解、巡回審判等工作,為維護老年人合法權益提供了更便捷的平臺和更有力的保障。
“法暖黃昏”工作站的一項重要職能就是將涉老矛盾糾紛化解于訴前,“在這里,有老齡辦涉老問題的專家,有我們的專業法官,可謂強強聯合,讓老年人不再因訴訟而身心俱疲,能安享晚年。”如皋法院黨組成員、副院長黃衛東感慨頗多。
老年人權益司法保障工作站成立以后,一批涉老案件在訴前被成功調解。今年以來,如皋法院受理的涉老案件數也呈現出顯著地下降趨勢。
近年來,全省法院受理的民商事案件收案總量逐年增多。家事糾紛、道交糾紛、醫患糾紛、物業糾紛、勞資糾紛、合同糾紛等較為專業的案件比重持續上升。如果將這些糾紛合理分流至訴前,并進行專業化調解,將大大提高化解矛盾糾紛的速度和成功率。
2017年5月17日,儀征法院聯合當地物價部門設立了“儀征市價格爭議訴訟調解工作站”“儀征市價格爭議駐人民法院調解室”。
調處工作站設立后,法院將對案中涉及價格爭議部分進行評估,并聯合調解專家提出化解方案,形成快速受理、集中調解和高效解決的“一站式”處理模式。2019年已協助法院辦理了42件涉及價格爭議的案件。
丹徒法院則放大以全省優秀人民調解員郭正英命名的“郭正英調解工作室”品牌效應,共同設立物業糾紛、道路交通事故、勞動爭議等派駐人民調解工作室,今年9-10月訴前委托調解465件,成功195件。
淮安中院與市司法局則共同出臺意見,建立醫患糾紛訴調對接工作機制,醫調組織受理糾紛后,達成調解協議的,可以引導當事人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申請司法確認。宜興法院在省內首創“法官+法醫+調解員”團隊模式,由法官、法醫、調解員共駐調處糾紛,由法醫審核后出具免費的書面咨詢意見后,由法官指導調解員展開調解,調解成功的即時簽署調解協議、進行司法確認。
機制完善 訴前調解更規范
“本以為要經過幾個月才能解決,沒想到一天就解決了!”今年8月的一天,在海安法院訴前調解工作室內,劉某握著人民調解員儲衛民的手連聲道謝。該院通過訴前調解成功化解劉某的這起工傷賠償糾紛,當天收案,當天調解,當場兌現。
記者了解到,海安法院在訴訟服務中心新增人民調解工作室,將八類案件納入訴前調解范疇。今年1-11月,訴前分流1565件,調解成功633件,1-11月收案較去年同期減少722件,同比下降8.68個百分點,有效壓降了該市萬人民商事發案率。
“近年來,我們大力加強訴源治理。通過與各類調解力量的深度鏈接,激活非訴糾紛解決渠道,促進矛盾糾紛分層遞進化解,訴前分流案件越來越多,法官辦案質量越來越好。”海安法院院長任智峰深有感觸。
據了解,目前全省法院共設立168個律師工作站和316個人民調解工作室,將692名人民調解員編入速裁團隊。今年1-11月份,派駐法院的人民調解工作室共調解矛盾糾紛214115件,調解成功66012件,調解成功率達30.83%。
全省法院還積極建立健全聯動工作機制,把觸角延伸到城建、交警、消費者協會等部門。淮安市淮陰區法院針對轄區內物業糾紛案件較多的特點,以此作為的“突破口”,聯合區司法局、住建局、信訪局、街道辦事處等六部門成立淮安市淮陰區物業糾紛調處中心,“調處中心最大優勢是將行政部門與司法部門的功能相互融合與整合,制定的調解方案更具有說服力,更有利于社會和諧穩定。”淮陰區法院立案庭庭長王曉峰告訴記者。
物業糾紛調處中心成立之后,該院審結物業服務合同案件呈明顯下降趨勢,今年以來僅受理18件。
有數據顯示:全省共有44家基層法院訴前分流案件占比新收民事一審案件超過30%,漣水、射陽、 灌云等法院訴前案件分流率均超過70%,海安、海陵、港閘、淮陰等地法院通過加強訴源治理、訴調對接和示范性訴訟,物業服務糾紛等批量案件出現了大幅下降的良好局面。
創新驅動 解紛之路更寬廣
“創新是推動發展的第一動力。”近年來,創新驅動成為高頻熱詞。那么在矛盾糾紛的多元化解中,又該如何沖破傳統思維束縛,以創新的理念、方法、制度謀劃和推動工作?
在“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的蘇州市,姑蘇法院聯合區司法局走出了一條全新的多元化解矛盾糾紛之路。
姑蘇法院在我省首創民商事糾紛中立評估機制,將中立評估與律師調解有機結合,并轉接速裁快審,該院從全區800多名律師中擇優遴選出43人,其中超半數為律師事務所主任,由這些資深律師居中對糾紛出具法律評估意見并進行調解。截至9月19日,姑蘇法院共受理中立評估案件207件,已評估終結178件(包括因一方或雙方當事人反悔未聽證32件),調解成功58件。
“將中立評估、律師調解、速裁快審三者有序結合,能有效疏導當事人預期、化解紛爭、輔助審判,助推審判提質增速,緩解人案矛盾。”姑蘇法院院長楊曉春介紹說。
徐州鼓樓法院與徐州仲裁委員會也率先全國試水訴訟案件立案前委托仲裁委員會先行調解機制,他們充分發揮仲裁制度在解決民商事糾紛中的特點和優勢,將民商事糾紛引導到仲裁途徑解決,實現訴訟與仲裁兩種糾紛解決方式的相互配合,為群眾提供更加便捷、靈活、高效的糾紛解決方式。
而淮安法院將矛盾多元化解工作融入智慧法院之中,9月2日,淮安中院研發的“無訟淮安”在線多元調解平臺正式上線運行,它可以在手機或者電腦上運行,在線調解功能是平臺的核心功能調解范圍涵蓋:婚姻、家事、民間借貸、道路交通事故等常見民事糾紛類型。平臺匯聚了各個條線、各個行業的優質解紛資源,既有人民調解、綜治調解、法院特邀調解,又有行業調解、律師調解、仲裁調解等,主體多元,形式多樣。
矛盾化解沒有休止符,多元解紛永遠在路上。江蘇法院將繼續深化訴調對接多元化解工作機制改革,在可以預見的未來,訴調對接多元化解工作機制將更加完善更加多元,廣大人民群眾將在改革進程中感受到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