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致人死亡的交通事故,肇事者竟然無證駕駛且逃逸,原來這輛車是其托一位有駕照的朋友幫忙,通過汽車租賃公司以租代購“搞定”的。如此情況下,民事賠償責任該如何劃分?近日,蘇州市虎丘區人民法院對這起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案依法判決,保險賠償12萬元,超出交強險部分,購車人擔責20%,賠償17萬余元;駕駛員擔責80%,賠償近70萬元。之后,保險可向駕駛人追賠。

無證駕駛肇事逃逸,獲刑四年八個月

“當天我們一家三口還有一個朋友在車上,沒想到悲劇降臨,兒子沒了,其他人都不同程度受傷。”據李某夫婦陳述,2018年5月9日12時50分許,一輛小轎車在經過路口時突然撞過來,對方司機逃離現場,兒子小李在送院治療7天后死亡。

后經司法鑒定,小李系因顱腦損傷致呼吸、循環功能衰竭而死亡;李某夫婦也分別構成人體輕傷二級,另一名乘客構成人體輕微傷。

“肇事者許濤(化名),沒有駕駛執照,事故發生后棄車逃逸。”根據交警出具的事故認定書,許濤缺乏必要的操作技能和安全常識,在駕駛機動車輛通過事發路口時,未按規定讓右方道路的來車先行,是造成該起事故的全部原因,承擔事故全部責任。

2018年11月,虎丘法院對這起交通肇事刑事案依法判決,被告人許濤在駕駛機動車過程中,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因而發生交通事故,致一人死亡,且在肇事后逃逸,本案還導致多人不同程度受傷及財產受損,又鑒于被告人此前有前科劣跡且在本案中又系無證駕駛,應酌情從重處罰,最終判處其有期徒刑四年八個月。

死者家屬提起民事索賠,購車人成被告

據李某夫婦陳述,在刑事案件審理過程中,才知道肇事者根本沒駕照,那輛車也不在其名下,是由他人以租代購的。于是,“我們將包括兩家保險公司、汽車租賃公司、駕駛人以及購車人等五名被告一起訴至法院,要求民事賠償。”

經查,案涉車輛登記在一家汽車租賃公司名下,事故發生時,車輛在某保險公司投保了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被保險人為汽車租賃公司。

2018年4月24日,汽車租賃公司與王勇(化名)簽訂《汽車租賃合同》,約定王勇以每月5347元,支付36期的方式以租代購案涉車輛。合同還約定,在租期內,車輛所有權歸汽車租賃公司,王勇享有車輛使用權;如王勇將車輛以出借或其他方式給第三人使用,所產生的各類損失均由王勇向汽車租賃公司承擔。

“一開始是我自己想買車,但汽車租賃公司要求提供有駕照的人員簽訂合同,就找了哥們王勇幫忙簽字。”庭審中,被告許濤陳述,“車輛實際是我所有,與王勇無關,愿意依法承擔責任。”

“為什么你要去簽字?”面對審判員的問題,被告王勇也表示很無奈,“當時許濤急于買車,就打電話給我,說他是銀行黑戶不能辦貸款,但沒有提有無駕照的事情。”王勇辯稱,事故車輛的實際買受人為被告許濤,交易過程是許濤與汽車租賃公司協商,我方對于交易過程并不清楚,僅在協議上簽名。我方僅為許濤買車行為提供幫助,主觀上并無過錯,無須向原告承擔賠償責任。

法院判決保險、駕駛員、購車人共同擔責

法院認為,公民的生命健康權受法律保護,侵犯公民身體健康的,應當賠償醫療費等費用,受害人死亡的,還應賠償喪葬費、死亡賠償金等。駕駛人未取得駕駛資格,導致第三人人身損害,當事人可以請求保險公司在交強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保險公司在賠償范圍內可以向侵權人追償。

本案中,原告李某夫婦包括醫療費、死亡賠償金、精神損害撫慰金等在內的各項損失合計為989208.55元。

“首先應由被告平安保險在交強險范圍內賠償12萬元,賠償后可以向侵權人進行追償。”據承辦法官介紹,原告損失超出交強險部分的金額869208.55元,應由事故雙方按照事故責任承擔,“盡管肇事車輛登記在汽車租賃公司名下,但根據租賃合同,王勇系通過以租代購的方式從租賃公司處取得車輛使用權,而在汽車租賃合同簽訂之前,王勇已經取得機動車駕駛證,目前的證據不足以認定汽車租賃公司對事故的發生存在過錯。”

另外,王勇在汽車租賃合同上簽名并確認接收涉案車輛后,其作為車輛的使用權人,對于車輛負有基本的管理義務,而其放任被告許濤無證駕駛該車輛,最終導致本次事故的發生,應對原告的損失承擔過錯責任。因被告許濤承擔事故全部責任,綜合本案的實際情況,法院認定被告王勇應向原告承擔20%的賠償責任,為173841.71元;被告許濤應向原告承擔80%的賠償責任,為695366.84元。

【法官連線】車輛使用權人負有基本管理義務

本案中,盡管肇事車輛登記在汽車租賃公司名下,但根據租賃合同,是王勇簽字認定由其本人以租代購,取得車輛使用權,并確認接收涉案車輛,“也就是說,不管案涉車輛是誰在使用,但作為車輛的使用權人,對于車輛負有基本的管理義務。”承辦法官指出,而王勇放任被告許濤無證駕駛該車輛,最終導致本次事故的發生,所以應對原告的損失承擔過錯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