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打基礎,兩年上臺階,三年爭先進。我們將用三年時間創全省先進法院,再用三年時間創全國優秀法院。” 這是20042月淮安市清河區法院袁開鋒院長在上任后不久提出的宏偉目標。目標就是方向,壓力就是動力。該院黨組帶領全院干警精誠團結,奮發圖強,僅用兩年時間就實現了第一步目標,2006年全院共獲得省、市級榮譽近20項。20071月,該院在全市法院2006年度綜合考評中,名列基層法院之首,被市中院榮記集體三等功。不僅受到了上級法院和各級領導的高度贊揚,也在轄區人民群眾心目中樹立了良好形象。

創學習型法院,隊伍素質呈現新水平

強院先強人。“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隊伍素質的提高非一日之功,多年來,該院黨組把隊伍業務學習放在工作首位。積極組織干警參加各類業務培訓,將每周五下午確定為政治理論和業務知識集中學習時間。把邀請上級法院、大專院校的專教授授課形成制度,做到每月一題,每月一講。在經費緊張的情況下,為干警購買大量的業務書籍,使全院學風日漸濃厚,學習效果日益提高。目前,該院已有1人在讀法學博士,16人已讀和在讀法學研究生,8人通過國家司法考試,全院干警業務水平和綜合素質不斷提升。

調研促審判。為增強全院法官的法律應用能力,該院每年都出臺調研宣傳工作實施意見,不斷擴大調研小組成員,提高調研成果的獎勵力度,從而使該院的調研、宣傳工作碩果累累,進一步促進了審判質量的提升。僅2006年,該院在市級以上媒體發表調研文章118篇,宣傳文章346篇,均名列全市法院第一。由于成績突出,2006年,該院被省委宣傳部、省司法廳等單位聯合表彰為“全省法制宣傳教育工作先進單位”,被省高院授予網絡使用與管理工作先進集體,被市中院評為“全市調研工作先進集體”等。

創優秀法院,審判業績實現新突破

審判質效追求最優。近年來,該院以爭創省優秀法院為目標,通過狠抓審判管理,嚴格案件審限、執行規定等相關細則,強化法官的質量意識和操作規程。2006年該院新收各類案件4228件,同比增長24%,審、執結4271件,同比增長29%,結收案比為100.2%。同時,該院通過制定案件、案卷及法律文書質量三項評查標準,提高審判質量和效果。民事案件調解率達到47.81%,案件執結率為98.15%,執行標的到位率為94.3%,全院審判人員人均結案101件,辦案最多的法官結案309件,在全省基層法院中名列前茅。該院的審判業績也再創新高,實現了新的歷史突破。而在20064月,該院獲得了“江蘇省優秀法院”的殊榮。

辦案效果追求最佳。實現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的統一是該院審判的努力方向,尤其是強化對一些焦點、熱點案件的審執。2007213,張某等196名農民工從該院開發區法庭領取了200萬工資款,張某面對電視臺鏡頭激動地說:“有這一萬多塊錢,我可以高興地回家過年了,十分感謝清河法院的法官,他們加班加點為我們的案件奔波,只用了8天時間就為我們討回了所有工資款。” 清河法院從20069月起為農民工案件開辟了“綠色通道”,對此類案件優先受理、審理、執行,且不收農民工一分錢訴訟費,由被告敗訴后支付。截至20072月底,該院審執結農民工案件1348件,為1779位農民工“討薪”代發工資670萬元,為農民工鋪設了便捷的追薪之路,為構建和諧淮安作出了貢獻。

創文明單位,法院形象展現新面貌

思路就是出路。早在1995年該院在全市法院系統首家被命名為省級文明單位。在歷屆黨組的帶領下,已連續十年保持這一榮譽。但是,“在前進的道路上我們要永不滿足”該院黨組在袁開鋒同志的帶領下又提出了“爭創省級文明標兵單位”的奮斗目標。

抓“軟件”轉變院風。2005年,該院提出以“向科學的機制要隊伍的素質和能力,向規范的管理要審判的公平與公正”的目標,要求樹立好一把手形象、班子形象、窗口形象與隊伍形象。更加注重將司法為民落實到審判、執行工作的全過程,做到大門敞開,方便群眾訴訟,倡導“公正、高效、廉潔、文明”的法院精神,提高了領導班子凝聚力和隊伍戰斗力。

抓“硬件”打牢基礎。2006年淮安市委特批20畝地給該院遷址重建。經過精心籌劃,工程現已全面啟動,一座高達15層、建筑面積15300平方米,設計理念前衛,內部設施先進,各項功能齊全,在全省基層法院堪稱一流的審判綜合大樓即將拔地而起,必將為淮安法院增添一道靚麗的風景線。正是在這種精神和理念的帶領下2006年在江蘇省委、省政府的授獎儀式上,袁開鋒院長激動地捧回了“省級文明標兵單位”這一沉甸甸的獎牌。

有了團結有力的領導班子,有了爭先創優的堅定信念,有了奮發向上的全體干警,一個充滿著生機與活力的清河法院正朝著管理科學化、隊伍專業化、辦案精品化、辦公現代化的目標大踏步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