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人民法院“三五改革”的主要內容,提高司法效能、建立訴訟與非訴訟相銜接的矛盾糾紛解決機制、優化司法資源特別是優化司法職權配置成為當務之急。作為社會管理創新的一項重要舉措,全市兩級法院2009年底全部設立了訴訟服務中心。在原有立案大廳的基礎上,依托和整合法院內部立案、審判、執行及有關綜合部門的職能,為訴訟當事人提供“一站式”方便、快捷、有效、低成本的司法服務。

 

一年來,全市法院訴訟服務中心為訴訟當事人提供各類服務達34294人(件)次,其中,提供案件查詢服務8333人次,法律咨詢和訴訟指導16814人次。此外,積極提供司法救助,開通了“立案綠色通道”,推行 “預約立案”、“假日立案”、“上門立案”等便民措施,為“三養”(贍養、撫養、扶養)案件、農民工追索報酬等案件優先立案、優先審理、優先執行,……

 

從細節入手體現人文關懷

 

“法官,我要和女兒斷絕父女關系”。18日下午,潤州法院訴訟服務中心導訴臺前來了一位步履蹣跚、語言表達不清的古稀老人。中心工作人員攙扶著老人坐下,王法官仔細聆聽了老人的訴說。老人姓李,今年91歲,住在市丁卯老年公寓,老伴20年前去世,只有一位今年62歲的養女。幾年前,老人因與養女生活習慣不同,住到了老年公寓。這次專程到法院要求與與養女斷絕關系。經過2個多小時的悉心交流,王法官不僅向老人釋明了收養和解除養子女法律關系的規定,還將他與養女的隔閡作了分析,勸說老人一定要慎重考慮。聽了王法官入情入理的一番話,老人心里亮堂多了:“我回去后再與女兒多多溝通”。

 

老人離開法院時,王法官特地囑咐中心工作人員書寫了一張“您好,我住丁卯老年公寓,請提供幫助”的便條交給老人,并將他攙扶下臺階,送上公共汽車。

 

如今,走進訴訟服務中心,規范、有序、熱情、周到的服務,讓人感受到司法文明之風撲面而來。立案服務臺、調解工作室、法官會見室、訴訟咨詢室、信訪接待室、便民服務區等場所設施配置齊全,做到立案立等可取、咨詢專人接待、調解隨時進行、鑒定陽光透明、判后解惑息訴。全市各法院制作了統一的中心標識和訴訟指南,明確了規范的工作流程和服務用語,并配置了飲水機、報刊雜志、訴訟指南、訴狀格式、筆墨紙張、老花鏡、雨傘,提供復印、傳真等服務,同時設置觸摸屏、電子顯示屏,便于當事人自助查詢有關訴訟知識和信息,最大限度方便群眾訴訟。

 

用訴前調解快速解決紛爭

 

因鎮江新區船舶工業園道路工程建設需要,姚某家2.8畝土地被征用,姚某因未領到生活費將鎮政府告上了法院。開發區法院訴訟服務中心法官收到訴狀后,立即前往當地鎮政府、村委會了解情況,得知鎮政府以通告的形式征收部分土地,土地的審批手續正在補辦中,被征地農民的生活費以及征地補償款將在手續完善后補發。為避免對項目推進的影響,訴訟服務中心工作人員立即組織雙方當事人開展訴前調解,一方面要求鎮政府抓緊時間將征地手續補全,另一方面耐心仔細地向姚某解釋有關法律法規。最終,姚某表示相信法院,撤回了訴訟。

 

當事人到法院訴訟時,訴訟服務中心的工作人員會告訴當事人一種解決糾紛的新方式——訴前調解,如果雙方當事人同意,案件就直接移送人民調解工作室或委托相關組織進行調解。一年來,全市法院通過立案前調解分流和立案后中繁簡分流,使大量糾紛得到了及時妥善處理。共組織訴前調解案件3552件,調解成功3053件,調解成功率85.49%。其中,根據當事人申請,出具司法確認書的371件,出具民事調解書的1107件,通過適用簡易程序速裁案件381件,無一例引發投訴、上訪。

 

借多方之力強化訴調對接

 

去年1016 日上午,在丹徒法院的訴前調解室內,兩位老人正淚水漣漣地數落一位年輕女子,而年輕女子則不斷指責兩位老人“貪財”。面對混亂的局面,有著三十年婦聯工作經驗的調解員郭正英不慌不忙,親切地為雙方倒了水,“大家來這里就是為了解決問題,有話好好說。”

 

原來,年輕女子是兩位老人的兒媳,老人的兒子因交通事故去世后,雙方因遺產分割產生分歧而使矛盾不斷升級。了解情況后,調解員覺得雙方本是一家人,如果進入對抗性的審判程序勢必會進一步加劇矛盾,于是抓住各方心態展開了調解工作,依據法律和善良風俗提出了調解方案,但雙方均表示要“爭口氣”。調解員并不氣餒,第二天又到當事人所在村,邀請曾經參與協調糾紛的村干部以及家族長輩共同調解,經過近一天的協調,雙方當事人均開始反省自己的行為,年輕女子當場端茶向兩位老人賠禮道歉,念及兒媳往日的孝順,老人表示愿意作出讓步。最終,雙方就遺產分割達成調解協議,隨即申請法院對調解協議進行司法確認。

 

調解和訴訟是化解矛盾糾紛的主要手段?;鶎诱{解組織具有扎根基層、熟悉民情的優勢,法院則以法律適用權威和司法強制力保障,兩者“聯姻”,打造了化解矛盾糾紛的“雙贏”機制。全市法院不斷完善“多方位、多渠道、多領域”的訴調對接工作格局,市中級法院與市司法局、綜治辦、工商局、消費者協會先后出臺四個文件,共同構建訴調對接工作機制;全市各法院在街道、社區及行業協會設立了96個訴訟服務站(點),將大量矛盾糾紛解決在了訴前,化解在了基層。

 

在整合各方力量共同化解矛盾糾紛的同時,全市法院通過開展專題培訓、邀請觀摩庭審、進行個案指導等形式,不斷提高人民調解員化解矛盾糾紛的能力。去年,市中級法院和京口法院被評為全省指導人民調解工作先進集體,丹陽法院和潤州法院被評為全省訴調對接工作先進集體。

 

以多種形式開展法制宣傳

 

16, 京口法院訴訟服務中心的法官們頂著凜冽的寒風,在花山灣廣場與大市口街辦聯合舉辦了“訴訟服務和法律援助咨詢”,社區居民和過往行人紛紛前來咨詢。短短幾個小時,法官們就接待了40余名市民。詢問的法律問題包括訴訟時效、繼承、勞動爭議、相鄰糾紛以及拆遷政策等方方面面。一名女同志因家中房屋拆遷,認為補償不足,帶著一肚子的怨氣前來詢問。法官們耐心地向她講解拆遷法律法規和相關政策,使她漸漸地消除了對立情緒,滿意而去。參加法律咨詢的法官說,其實大多數老百姓都有大局觀念,只要法律宣傳到位,政策執行到位,道理剖析到位,就沒有解不開的疙瘩。

 

全市各法院訴訟服務中心成立一年多來,通過走進企業、社區和學校,開展法律咨詢、法制講座、個案分析、司法建議等形式,向廣大群眾宣傳法律知識,解答疑慮疑惑,受到群眾的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