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提出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科學命題,社會和諧,是人類共同的美好理想。和諧社會的提出在中國的發展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作為和諧社會下的法官,和諧理念與法官文化素養的關系是相輔相成的。如何提高文化素養及綜合知識,賦予新時期法官的人格魅力,更好的服務于和諧社會。筆者借助于平時所學習接觸的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和諧理念談一下自己的粗淺看法。

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和諧理念和和合文化是中國文化的核心,它滲透于我們社會生活中各個方面,也在我國政治、法律制度上打下烙印。和諧社會的主張是和合文化的一種體現。傳統文化中占顯著地位的儒家文化、儒家思想。儒家文化博大精深,內容極其廣泛,儒家文化的創始人孔子及儒家經典《論語》中體現了和諧思想的有關內容。

被世界聯合國教科文化組織評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一的孔子,是我國古代的著名思想家,偉大的教育家。其名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睂戇M聯合國有關規章制度里,成為世界各國及聯合國成員共同遵守的準則,是中國人的驕傲和榮耀??鬃映錾谖覈呵锬┢隰攪?,年幼時孔子的父親去世,從小生活也很貧困,由于孔子勤奮好學,成為一個博學的人。他曾創辦我國最早的私學,有弟子三千人,賢人七十二??鬃釉鰹轸攪牡胤介L官,但其政治主張一直不被重用。晚年從事整理古籍和傳授文化的工作,整理了《詩》、《書》、《禮》、《易》、《春秋》,有些還是他編纂的。《論語》這部書了記載孔子言論的一部書,中央電視臺《百家講壇》欄目中于丹教授講解的《論語心得》在這寒冷的冬季里火了一把,大家有的閱讀了這本書,有的還沒看到,有時間應該品讀一下,你將會受益匪淺。我們說和諧其實包括自然與自然的和諧,人與自然的和諧,人與人的和諧,人的身心內外的和諧,整個社會是個普遍和諧的整體??鬃诱f:“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禮之用,和為貴”。整個世界萬物是順時和諧的,人也應該以和為貴,多項措施促和諧,和是天下根本的道理。

從《論語》中讀到“聽訟,吾猶人也,必也使無訴乎”時,停下來慢慢體會、慢慢咀嚼,聯系實際,會給人們以全新的感受,那是由衷的佩服古人的偉大,由此產生無限的敬畏。這句話,和我們的實際工作太有聯系了。這句話翻譯成現代文是這樣的:斷案子,我和別人沒什么不一樣的,但我能做到以后不要讓他們再打官司,達到訴訟完全沒有才好。這與我們現在倡導的“案結事了”是完全一致的。兩千多年的古人尚能做到案結事了,矛盾平息了,社會也就和諧了。結合自己的工作,一定要做到“聽訟,吾猶人也,必也使無訴乎?!睉蔀槲覀兘裉旆ü俚淖罡呃砟?。

“君子和而不同”,江澤民訪問美國時在一家大學演講時也曾引用過孔子這句話。不同的國家,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思想,但和平發展是我們共同的目標。我們建設和諧法院這是和,但我們有不同的部門,應相互配合,共同創建和諧法院。在實際辦案當中,合議庭真正要起到合議作用,盡可能的發表自己不同的意見。伏爾泰說過:我可以不同意你的觀點,但我永遠捍衛你說話的權利。

在《論語》中不光有經典的名句還有很多生動、鮮活的故事,是我們和諧社會所追求的理想。在《論語》第十一章中有這一段故事,當時孔子的四大弟子子路、冉有、曾點、公西華都陪著老師坐著,孔子說你們平時說我不了解你們,今天你們就談下各自的志向吧,不要因為我比你們大幾歲就不好意思說了,但說無妨,老師不生氣。子路、冉有、公西華先后談了各自的志向:不管是大國小國只要國富民強就行了。說完后等著老師夸贊一番。此時,孔子笑而不答,按著問正在那彈琴的曾點,說:你也說說你的志向吧,這時曾點慢慢地將琴放下,站起來,對著孔子說了這樣一番話:“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笨鬃痈吲d的點點頭,說:“曾點,我和你的觀點一樣啊?!痹诙鄶等说挠∠笾锌鬃討撌抢蠈W究,整天繃著臉教育人、訓斥人,怎樣會變得與大自然為友,盡情享受生活的人呢?讓我們賞析一下曾點的話:春天快過去了,河水也漲滿了,我們脫去了厚厚的衣裳,感到渾身的輕松自在,這時我們約上幾個朋友,還有幾個可愛的孩子,踏著青色,聞著花香鳥語,在這萬紫千紅的春天,我們來到沂水河邊洗洗臉,洗洗手,在春風融融的舞雩臺上吹吹風,跳跳舞,我們真高興啊,唱著歌回家了。這樣和諧的生活,這樣和諧的畫面不正是孔子的理想嗎?也不正是我們追求的和諧社會,小康生活嗎?我們奮斗、努力,其最終極的意義,最終極的關懷應該是和諧、快樂的人生。西方哲人尼采說過“幸福、快樂所需要的東西是多少!是一只風笛的聲音?!痹谶@功利、物欲膨脹的社會里,有時我們欲望的太多,反而會失去自己最本質的東西。其實快樂在于心造,快樂很簡單,簡單就是快樂。

以老子為代表的道家思想。老子與孔子是同時代的人,比孔子稍大點,他給我們今天留下最重要著作《道德經》,這部書是道家思想的主要經典。書中闡述了人要與自然的高度和諧,所謂“人法地,人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就是其思想的核心部分。道法自然,就要順應大自然,愛護大自然,熱愛大自然,二千多年前老子就已擔當起保護環境的使命,是最早的環境保護主義者。

在其論著里他還探討了我們經常倡導的如何面對金錢與榮譽,生命與財物,得到與失去的關系,在四十四章他談到“名與身熟親、身與貨熟多,得與亡熟病,是故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鄙c名譽、財物哪個更重要呢?要懂得知足、知止,否則為爭名逐利,最終導致身敗名裂的下場。二千多前的老子就已經把帳給我們算好了,古人真是先知先覺啊?,F在我們要算好“七筆帳”,即算清政治帳、經濟帳、名譽帳、家庭帳、親情帳、自由帳、健康帳。“七筆帳”筆筆人情味十足。算好政治帳,把握大方向。每一個人的成長,都是組織和人民精心培養的,但也離不開個人的艱苦奮斗,應倍加珍惜自己的政治生命。算好經濟帳,富裕且安康。目食三餐,夜宿七尺,犯不著見小利而忘大義。算好名譽帳,留得清名揚。一絲一料,我之名節,人生在世,名節最重。算好家庭帳,幸福又吉祥。算好親情帳,情誼方久長。算好自由帳,天高任翱翔。算好健康帳,身心俱舒暢。該選擇什么,放棄什么,一定要一清二楚,算好“七筆帳”,也就選對了自己的人生路。

老子談到的得與失,和諧社會本質是正當利益大體均等的社會。正確把握和運用得與失的關系,是樹立正確人生觀、價值觀的基礎。人活著應該追求什么,實現什么,是解決為人處事,安身立命的根本問題。人常常去追求不該屬于自己的金錢、美色、名譽、地位,對自己應該擁有如高興、純潔、善良卻不珍惜,棄之如敞屐。有的人面對得失放得下,豁達大度,有的卻耿耿于懷,喋喋不休。與其說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不如說是樹立正確的得失觀,我們講大局、講團結、講廉潔、講紀律就是處理好得與失的問題。得、失的問題不僅是一種生活的哲學,更是一種為人處事的藝術。在現實生活中經常會遇到貧、富的辯證關系,處理好貧、富關系,樹立正確的貧富觀是一個人價值取向的體現。人生好像是航海,貧困是人生大海中的沙洲,富裕是陡峭的巖石。真正幸福的人是駕駛著船只從沙洲和巖石之間穿過的人。其實,人的生活既不能太貧,也不能太富,最好還是走中間的道路。在日本憲法中規定“過著健康而具有文化的最低限度的生活”的富裕。這才是既溫暖且又具有人性的語言。

佛教文化與和諧理念的思想。有人說佛教是出世的,其實佛教更關愛的是現實的眾生,用朱光潛的話說“應用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業”。佛教經典中“明心見性”、“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的思想不正與我們倡導的八榮八恥相一致嗎?佛教中的善報思想對構建和諧社會有著重要的思想導引。

儒教思想,道教思想,佛教思想是傳統文化的精髓。在發展中也是相互補充,相互融通,體現了中國文化的包容性,和諧性。

文化傳統中的和諧理念,可以厲練我們的思想,提高在實際工作中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建設法院文化,應以人為本,以法官綜合素質的提高為宗旨,提升法官的道德水平及人格魅力。當然傳統文化的學習不是讓我們鉆進故紙堆里,青燈黃卷的整天閱讀古典,而是通過必要的學習,達到知行合一,學以致用的效果。聯系到審判實踐中,法官調解各類案件,與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一脈相承的。訴訟調解,是化解社會各個層面矛盾的東方瑰寶。調解工作是一門科學,既要遵循其自身規律,又需掌握一定的調解藝術,針對不同類型和不同情況的案件,做出不同階段的調解,同時在調解工作中可充分發揮個人的才能,展現其才華,最大限度的調動法官的聰明才智,使其理論和實踐得到完善的結合。

充滿活力,團結和睦??這是和諧社會的重要特征。我黨對內要構建“和諧社會”;對外要“和諧世界”。生活中,同事關系、朋友關系、親屬關系,都要和諧。

人生有涯,而知也無涯。和諧的內涵還有很多、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