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化妝品案談消費者知情權公益訴訟制度
作者:朱亞平 發布時間:2006-11-10 瀏覽次數:3938
一、案情
2004年1月26日,一大學女教師劉某某在南京蘇寧環球購物中心(以下簡稱蘇寧購物中心)購買了一瓶由杭州樂金化妝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樂金公司)生產的海皙藍 O2時光嫩膚液,該化妝品的外包裝上只標明限用期限至2007年11月27日。劉某某購買后開瓶使用,并于2004年3月8日以化妝品的限用期限不能等同于開瓶后的使用期限,且在化妝品的外包裝上未標明開瓶后的安全使用期限和正確使用方法,致使其無法正確使用該化妝品為由,將上述兩被告訴至法院,認為兩被告對化妝品使用期限的不當標示行為侵犯了其依法享有的消費者知情權,要求法院判令兩被告在海皙藍O2時光嫩膚液的外包裝上標明開瓶使用期限和正確使用方法并提供相應的檢測報告。
法院一審判決認為,原告購買的化妝品海皙藍O2時光嫩膚液外包裝底部標明的限用期限應視為開瓶前或開瓶后都應達到的使用期限,因國家法律和行業規范對開瓶后的使用期限沒有強制性的要求,故判決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
一審宣判后,劉某某不服并提起上訴,要求二審法院撤銷原判,支持其訴訟請求。二審法院經審理認為,劉某某購買的海皙藍O2時光嫩膚液包裝上標明的限用期限不包括開瓶后的使用期限的要求合理合法,樂金公司對本案化妝品使用期限的標注誤導了消費者,侵害了劉某某及其他消費者的知情權。二審法院同時認為,劉某某要求兩被告在海皙藍O2時光嫩膚液的外包裝上標明開瓶后的使用期限,該主張的權利是指向劉某某本人和不特定的社會公眾,其訴訟請求雖然合理,但已超出本案能夠處理的范圍,故不予支持。二審法院遂判決撤銷一審判決,責令兩被告于判決生效之日起三個月內以書面形式告知劉某某其購買的海皙藍O2時光嫩膚液的開瓶使用期限,并判決駁回劉某某要求兩被告在與其購買的海皙藍O2時光嫩膚液同樣產品上標明開瓶使用期限的訴訟請求。
本案是一起主張知情權的民事公益訴訟案件。原告以一個普通消費者的身份提出了一個具有普遍意義的問題,并代表群體消費者提出了一個涉及公眾權益的訴訟請求,但因為我國現行民事案件中的權利人、標的物均是特定的,法律保護特定民事主體自身的合法權益,劉某某的此項訴訟請求已超出一般民事案件的處理范圍,而現行法律、法規對群體消費者權利的訴訟問題并未作出特別規定,因此本案對該項訴訟請求未能予以支持。但我們不能因此否認該項請求的合理性,都說“有權利必有救濟”,這項合理性的請求如何才能得到司法的有效救濟?筆者認為只有建立我國消費者知情權公益訴訟制度才能解決這一問題。
二、關于民事公益訴訟制度
(一)、公益訴訟的起源
公益訴訟起源于羅馬法,成形于美國。1863年美國制定了《反欺騙政府法》,該法(在1986年修改后)規定任何個人或者公司在發現有人欺騙美國政府,索取錢財后,有權以美國的名義控告違法的一方,并在勝訴后分得一部分罰金。1890年美國國會通過了第一部反托拉斯法案,即《謝爾曼法》,1914年又制定了《克萊頓法》,規定對托拉斯的行為除了受害人有權起訴外,檢察官也可以提起民事訴訟,要求法院追究違法者的民事責任、經濟責任、刑事責任;而且任何組織和個人都可以訴請禁止性裁決。與此相適應,《美國區法院民事訴訟法規》第17條規定:“法定情況下,保護別人利益的案件,也可以用美利堅合眾國的名義提起。” 這是美國公益訴訟的雛形。20世紀60年代,公益訴訟在美國正式出現。二戰后,美國發生了巨大的社會變革,一些既有的制度受到多方面的挑戰,出現了各種改革方案。為了保護環境、消費者、女性、兒童和有色人種等設立了許多公益機構,由此而進行的訴訟即公益訴訟。
除了美國外,英國、德國、印度等都實行了公益訴訟。在發展中國家中,印度是第一個建立公益訴訟制度的。1975年,英迪拉?甘地領導的國大黨政府突然宣布國家進入緊急狀態。在這之后的兩年緊急狀態期間,國家實行新聞審查,逮捕了成千上萬的持不同政見者,無數弱勢群體的利益受到了侵害而無人顧及,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被非法剝奪。緊急狀態結束后,新聞自由開始恢復,新聞媒體開始揭露社會中的鎮壓、暴力等侵害人權的行為,這些都引起了律師、法官和社會工作者的關注。受到以上情況的激發,印度最高法院的兩名大法官Bhagwati和 Krishna Iyer于1977年提供了一份報告,建議有必要設立一種特別的訴訟形式,這就是印度公益訴訟的開端。印度公益訴訟有兩個特征,第一是放松了對訴訟主體資格的限制,任何人和民間團體都有權提起公益訴訟,而不必證明其與案件有直接的利害關系。第二,獨創了“書信管轄權”,法院可以根據任何人或者組織寫的信件、明信片或者新聞報道行使公益訴訟的管轄權。
(二)、民事公益訴訟制度概念和特征
民事公益訴訟制度是指在民事訴訟法內建立的為糾正公共性的違法行為、保護公共利益而采取的一項司法救濟制度,其保護的對象是民事公益。所謂民事公益,是指全體公民或不特定社會公眾依法享有公共民事權益的總和,包括對國有財產的所有權、環境權、消費者權益等多項內容。民事公益訴訟作為公益訴訟中的重要部分,其特征符合民事訴訟和公益訴訟的一般特征。
目前,我國立法中只有檢察機關代表國家向人民法院提起追究犯罪行為人刑事責任的刑事訴訟和當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為犯罪行為所侵害時,檢察機關代表國家和社會公共利益對犯罪行為人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的情形屬公益訴訟。在民事訴訟和行政訴訟的立法中尚無公益訴訟的內容。
民事公益訴訟除遵循民事訴訟的一般規律,具有民事訴訟的一般特征外,還具有如下特征:
1、民事公益訴訟中原告的不確定性和被告的確定性。由于社會公眾的民事權利受到侵害,除特定的國家機關外,權利直接或間接受到侵害,甚至權利未受到侵害的公眾的個體及公益組織都有提起訴訟的權利,原告的主體范圍十分廣泛;相反造成損害的侵害人卻是特定的。
2、無直接利害關系性。民事公益訴訟的原告可以是與侵害后果無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公益組織或法定的國家機關(檢察院)。在民事公益訴訟中,原告的權益也許并沒有直接受到民事公益訴訟法律關系相對人不法行為的侵害,但其認為這種行為侵害了社會公眾的民事權利,或社會公眾的民事權利有被侵害的現實威脅,或者當事人的權益受到直接的侵害,其訴訟請求并不在于對自身民事權利受侵害的救濟,而是對社會公眾民事權利受侵害的救濟。因此,民事公益訴訟的訴訟法律關系主體之間不以直接利害關系為連接。也就是說民事公益訴訟不以法律上的利害關系為基礎,只要有社會公眾的民事權利受到某種侵害,原告就有權利向人民法院主張司法救濟。
3、民事公益訴訟裁判的既判力的擴張性。民事公益的受害人并不一定直接參加訴訟,而是由國家機關或普通公民、公益組織代表民事公益受害人進行訴訟,這種代表資格不是依據被害人的選舉或委托產生的,而是由法律規定的、授權的,無需征得被害人同意,也不可能征得其同意,因為他們是不特定的社會公眾,人數和范圍是不確定的。人民法院的裁判并不僅僅對參加訴訟的當事人有拘束力,對社會公眾、特定的國家機關、公益組織均有拘束力,均產生法律效力。
三、適用民事公益訴訟來解決消費者知情權的必要性
(一)、消費者知情權的概念和主體特征
消費者知情權是指消費者享有知悉其購買、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務的真實情況的權利。1我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8條對消費者知情權作了具體規定:“消費者享有知悉其購買、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務的真實情況的權利”;“消費者有權根據商品或者服務的不同情況,要求經營者提供商品的價格、產地、生產者、用途、性能、規格、等級、主要成份,生產日期、有效期限、檢驗合格證明、使用方法說明書、售后服務,或者服務的內容、規格、費用等有關情況。" 從上述法律規定可以歸納出,消費者知情權主要包括以下幾層含義:①、消費者有權要求經營者按照法律、法規規定的方式標明商品或服務的真實情況。②、消費者在購買、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務時,有權詢問和了解商品或服務的有關情況。③、消費者有權知悉商品或服務的真實情況。
消費者知情權主體的特征如下:
1、消費者知情權主體僅為生活消費者
消費者知情權主體只能是消費者,而且僅為生活消費者。消費者行為目的為生活消費而非為生產消費,已為各國消費者保護法所確認。2我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2條規定:“消費者為生活消費需要購買、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其權益受本法保護;本法未作規定的,受其他有關法律、法規保護。” 生活消費是指人們為了滿足生活需要而消耗物質產品或消耗勞動服務的行為生產消費是指物質資料生產過程中生產資料和勞動力的消耗,它屬于生產過程本身,生產的結果是生產出了新產品,因而人們一般不將其作為消費,而是作為生產本身。所以,我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僅調整生活消費,而不調整生產消費。
2、消費者知情權的主體僅為個體自然人
消費者知情權的主體是自然人,是否包括法人組織?我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2條未作明確規定,法學界有爭論。有觀點認為,消費者僅指個人或個體社會成員,如中國國家標準局1985年6月29日頒布的《消費品使用說明總則》即明確規定了“消費者?為滿足個人或家庭的生活需要而購買、使用商品或服務的個體社會成員。”3也有觀點認為,“消費者不能僅限于個體社會成員,也應包括法人組織,如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等等。”4筆者認為,《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立法目的,是保護在市場交易中處于弱勢地位的個體社會成員,而單位是有組織的群體,并不像個人那樣處于弱勢地位,單位無特殊保護的必要。當單位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單位可以依照《合同法》等法律法規尋求保護
(二)、傳統消費者知情權訴訟機制的缺陷
我國現有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產品質量法》、《民事訴訟法》,雖對消費者知情權保護在程序和實體方面作了相應的規定,甚至在實體方面作了傾斜性的規定,但這只是建立在傳統的民法理論和民事訴訟法機制的基礎之上。傳統的民法案件往往是一對一的關系,即原被告之間的特定權利義務關系,法院判決的效力一般具有相對性,判決效力作用的主體范圍原則上只及于當事人(包括原告、被告、共同訴訟人、有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及判決承擔義務的無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消費者領域中的案件有一部分也是特定的,例如房地產消費者案件,其客體范圍特定而且是一種特定物。但是,如果在消費者知情權案件中,消費者受到侵害的不是特定產品的特定品質,而是一種工業化生產流程中普遍適用于所有商品的問題(例如包裝),則由于此類問題并不是特定而是普遍適用于所有不特定商品,因此其問題對于所有未來的潛在消費者而言均是普遍存在而且必然存在的,此類案件實際上并非是一對一的關系,而是一種普遍性的案件。對于這種具有普遍性的消費者知情權案件,根據傳統的民事訴訟制度,只有那些具體的消費產品或接收服務的消費者,符合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條件,才能對涉及到自己知情權的利益提起訴訟,而不能對涉及公眾的包括潛在消費者知情權的利益提起民事公益訴訟。其結果是,在個別人提起的訴訟中,可能其本人知情權的利益得到了保護,但其他受同一違法行為侵害人的以及公眾知情權的利益卻未必能得到保護,特別是潛在的消費者知情權的權益無法得到保護。即使按照我國民事訴訟中的訴訟代表人制度,也不能全面保護消費者知情權的利益。在訴訟代表人制度中,訴訟代表人可以代表多數人提起訴訟,但從其權利登記制度來看,訴訟判決只對進行了權利登記的受害人有效,在訴訟時效期間內未登記的則不適用判決結果,也就是說訴訟代表人制度的判決并無擴張的效力。同時,通過訴訟代表人方式救濟的也只能是現實的受害者利益,而不包括那些潛在的消費者利益。上述劉某某案件,消費者對于化裝品的外包裝標注期限的知情權問題,屬于消費者知情權領域中的一種普遍性的案件,涉及到劉某某和其他公眾消費者知情權的利益。二審法院判決認為,民事案件的權利人、標的物均是特定的,法律保護特定的民事主體自身的合法權益,劉某某的訴訟請求已超出本案能夠處理的范圍,現行的法律法規對群體消費者知情權的訴訟問題并未作出特別的規定,故本案的訴訟請求不能予以支持。
四、構建我國消費者知情權公益訴訟的思路
分析劉某某化妝品案,我們知道,人民法院運用傳統的民法理論和民事訴訟法機制已不能完全保護劉某某和其他消費者尤其是潛在消費者的知情權。因此,我們必須反思和檢討我國現有的保護消費者知情權立法方面的缺陷,并從現代訴訟政策的角度加以分析和研究消費者知情權民事公益訴訟問題。現代的訴訟政策,不是把民事訴訟目的完全局限于爭議的相對解決或個別解決,而是應當顧及爭議的整體解決。因為"個別解決"僅僅是爭議的"相對解決",而爭議在整體上并未得到徹底解決,以致造成訴訟的浪費,增加訴訟成本5。因此,通過擴大當事人適格范圍,可以形成訴訟政策,使得判決效力最終得到擴張。其形成政策的效果首先表現為在同類事件裁判上形成先例,使那些沒有參加訴訟的人的權益也受到維護,將當事人未來為判決的紛爭事項視為在該訴訟上一并存在,從而兼顧潛在的紛爭而做出判決,節約了訴訟成本。
就消費者知情權民事公益訴訟而言,筆者認為,應當重新界定消費者權益訴訟原告資格,允許更多主體提起公益訴訟以實現訴訟主體的多元化和層次化。對于原告資格的具體確定需要解決以下兩點:一是確定具有原告資格的主體范圍;二是確定具體案件的原告資格。筆者認為,就第一點來說,由于對公共利益保護的特殊性,應當突破傳統民事訴訟理論中原告主體“一元化”的框架,建立原告主體“多元化”的結構,讓具有原告資格的人具有廣泛性。有權提起這類訴訟的主體,既可以是具體權益受到侵害的消費者本人也可以是其他人,或者是那些負有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職責的機構或部門,在我國主要為自然人、法人、消費者協會和檢察機關等。就第二點來說,如果不首先考慮賦予現實受害的消費者起訴權就等于剝奪其保護自身利益的訴訟權利,其他人直接起訴也不符合訴訟效率原則;但在有些案件中,由于消費者與其對手地位的不平等,若賦予消費者個人起訴,其訴訟能力的欠缺必然會導致訴訟效果的不佳。因此,筆者建議,對案件進行分類,從而確定合適的原告資格。在這里,必須堅持三個原則:⑴、堅持鼓勵民眾起訴與防止濫訴相結合原則,允許一般民眾針對侵害消費者權益的行為提起訴訟,并加以適當限制;⑵、堅持訴訟效率原則,限制不同主體針對不同案件提起訴訟;⑶、堅持有利保護公共利益的原則,允許檢察機關主動介入案件。
同時,筆者認為,還應當建立民事公益訴訟判決效力擴張的理念,來有效地保護公眾消費者的知情權。既判力是法院作出的確定判決中,關于訴訟標的的判斷所具有的通用力或確定力。對當事人來說,既判力無論對實體權利還是對程序權利都具有重大的影響,因此,傳統民事訴訟理論認為既判力的主觀范圍除法律另有規定外,原則上限于原被告。私益訴訟中,除形成判例之外,判決一般不具有對世效力,其效力僅及于訴訟當事人。在公益訴訟中,判決除對直接參加訴訟的當事人產生效力外,還對其權益受到損害,但未參加訴訟的不特定的人產生效力。一些主張引進公益訴訟的學者從權利腐化的角度論證公益訴訟中既判力擴張的合理性。如日本的田中英夫從糾紛的一次性解決的理想來立論,通過考察美國的集團訴訟來論證了他的觀點。我國構建消費者知情權公益訴訟,也應當借鑒國外的立法理念和經驗,運用現代訴訟政策,賦予知情權公益訴訟案件判決效力的擴張性。這樣,對那些具有普遍性消費者知情權案件,通過公益訴訟判決,對所有的現實的和潛在的消費者的知情權都得到了保護。那么,本文介紹的劉某某化妝品案就可以通過公益訴訟而迎刃而解了。
注釋:
1 張嚴芳:《消費者保護法研究》,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290頁。
2 張嚴芳:《消費者保護法研究》,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118頁。
3 張嚴芳:《消費者保護法研究》,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116頁。
4 徐瀾波:《消費者和消費者保護法律研究》,上海遠東出版社1995年版,第84?87頁。
5 張衛平:《程序公正實現中的沖突和平衡》,成都出版社1993年版,第13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