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訴訟的當事人與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的當事人并不完全一致,司法實踐中引發的爭議一直很大,因而很有必要加以厘清。綜合法律、司法解釋和司法實踐中的通行做法,可以確定如下:

附帶民事訴訟的原告范圍包括:

1、犯罪行為的直接受害人;

2、直接受害人死亡的,近親屬可以作為附帶民事訴訟的原告人;

3、不論被害人是否死亡,為被害人支付醫療費、喪葬費等費用的單位和個人,不能作為附帶民事訴訟的原告人。

4、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是無民事行為能力、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人,他們的監護人作為法定代理人代為參加訴訟。

附帶民事訴訟被告人的范圍包括:

1、依法負有賠償責任的刑事被告人同時作為附帶民事訴訟的被告人。交通肇事后,單位主管人員、機動車輛所有人、承包人或乘車人指使肇事人逃逸,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以交通肇事罪的共犯論處,就作為附帶民事訴訟的被告人。

2、未成年和有精神病的刑事被告人的監護人,未成年和有精神病的共同致害人(未被追究刑事責任)的監護人可以作為附帶民事訴訟的被告人。未成年人和有精神病的人不能成為附帶民事訴訟被告人。

3、刑事被告人執行職務中犯罪致被害人物質損失的,由刑事被告人所屬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作為附帶民事訴訟的被告人。執行職務中犯罪的刑事被告人不能成為附帶民事訴訟的被告人。

4、在逃的和下落不明的被告人不能成為附帶民事訴訟的被告人。

5、共同致害人沒有被追究刑事責任,但有侵權行為存在,可以作為附帶民事訴訟的被告人。

6、車主成為附帶民事訴訟被告人必須符合以下兩個條件之一:一是車主對車輛具有支配權,能夠控制車輛的使用;二是車主對車輛的運營能夠獲取運營利益的。司機非職務行為時發生交通事故,無能力賠償時,車主承擔墊付義務,不作為附帶民事訴訟被告人。

7、已被執行死刑的罪犯的遺產繼承人。

8、共同犯罪案件中,案件審結前已死亡的被告人的遺產繼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