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提升法官的裁判思維方式
作者:仇慎齊 發布時間:2006-07-10 瀏覽次數:3360
一、司法理念決定著法官的裁判思維方式
思維是人類借助語言、符號、形象等方式,運用知識認識客觀世界和實踐主觀思想的邏輯活動。法律思維則是指從事法律職業的人所具有的特殊的思維方式。法律思維因個體所處的社會階層、所從事的職業、受教育的程度等不同而呈現出很大的差異。法官作為社會的一種特殊的職業,其所從事的職業要求其有自己獨特的思維方式,與其他職業和普通大眾的思維方式具有明顯的不同。法官的思維方式是指在行使國家司法權的過程中,為了能夠公正、公平的處理案件,法官按照法律的邏輯來觀察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理性思維方式。英國上訴法院首席大法官愛德華*科克認為,法官具有的是技術理性,而普通人具有的是自然理性,對法律的這種認識有賴于在長年的研究和經驗中才得以獲得的技術。法官的思維實際上法官的職業思維,是法官在長期的司法實踐中,通過職業訓練,培養法官根據法律的邏輯觀察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理性思維能力。法官審理案件的過程就是一個對案件事實以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過程,在這個認識過程中,法官必須遵循職業的思維方式,減少法官適用法律的機械化、教條化,排除非理性因素的影響,真正體現法律的基本原則和基本精神,增強判決的說理性和推理過程的邏輯性,使判決結果更容易得到當事人的信服和社會公眾的理解和認可。司法就是法官對抽象的法律概念、法律原則和法律規則的邏輯分析以及從規則到具體判決的形式邏輯推理。這種邏輯分析和邏輯推理就是法官的思維運用。筆者認為,法官的思維并不局限于對法律原則、法律精神、法律規則的邏輯分析和推理,法官的思維內容可謂豐富多彩,法官并不是生活于法律的真空,法官所接觸到的各種社會元素都必將對法官的思維產生影響,也必將對法官通過思維方式的運用進行的實踐活動產生影響。這就包含一個理念的問題。
理念有大小,大的理念是指推動社會進步的一種內在的、隱性的但非常巨大的動力,也就是整個社會發展的價值追求和方向;小的理念就是指個體理念,是指一個人對生存、職業、價值等等的追求。對理念的主體來說,理念并不是單一,如對一個人來說,他包括生存理念、職業理念、價值理念等等,各種理念既相互獨立又相互影響,從而構成理念主體的整體理念。我們這里所說的是法官的職業理念,也就是傳統的司法理念。司法理念是法官的法治理念,是法官對法治的原理、精神及法治化的操作技術追求,它構成了一個國家作為法官共同體的法治理念的基本框架。可見司法理念制約著法官思維方式的養成,是法官思維方式的基礎;法官的思維方式則是法官司法理念的具體體現。司法理念對法官思維方式的重要作用具體體現為:
1,司法理念決定著法官思維的方向。司法理念是對法官的一種內心約束,直接決定著法官的執法動機和價值目標,確定法官對法律終極價值的追求,形成法官內心嚴格的理性的自律,促使法官在司法實踐中有一種明確的價值追求和價值指導。
2,司法理念決定著法官的職業思維方式。在思維活動中,人不僅是信息的被動接受器和儲存器,而是運用思維方式有選擇的接收、儲存和利用對自己有用的信息。在司法活動中,面對復雜的案件事實,法官如何選擇采信的證據和案件事實以及運用的法律,不僅取決于法官的法律知識,更重要的是取決于法官的職業思維方式所作出的價值判斷,即法官總是選擇與其司法理念相符合的案件事實、證據和所運用的法律。因此,司法理念的差異往往會形成法官不同的思維方式,從而使法官對同一證據的采信,對同一案件事實所適用的法律作出不同的選擇,從而作出不同的判決。所以說,科學的司法理念必將引導法官形成正確的法律思維方式。
二、法官的裁判思維方式必須用社會主義法治理念作指導
科學的司法理念必將引導法官正確法律思維方式的養成。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是科學的司法理念。法官的裁判思維方式因而必須用社會主義法治理念作指導。
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是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江澤民“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科學發展觀,在總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實踐經驗,合理借鑒中外法治文明發展的優秀成果的基礎上形成的,是科學的、先進的理念,為當前和今后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提供了正確的思想指南。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內容可概括為依法治國、執法為民、公平正義、服務大局、黨的領導五個方面。在這五個方面中,依法治國是核心,執法為民是本質要求,公平正義是價值追求,服務大局是重要使命,黨的領導是根本保證。五個方面協調一致地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統一。因此,法官必須樹立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并用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指導自己的法律思維方式。
三、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指導下法官法律思維方式的養成
法官用社會主義法治理念作指導養成科學的裁判思維方式,必須做到:
1,在司法實踐中時刻堅持黨的領導,將法律的精神與黨的政策有機結合起來,作出二者相互統一的裁判。堅持黨的領導,是由中國共產黨的先進性和黨的執政地位決定的,是我國憲法確定的一項基本原則,是社會主義法治的根本保證,也是由政法機關的性質和任務決定的。法律和黨的政策可以說相互統一的,黨的政策是我國法律制定的前奏,政策可以轉化為法律。我們的司法實踐中也并不缺乏黨的政策的指導,比如“嚴打”,比如“計劃生育”,等等。黨的領導與社會主義法治是一致的:黨的領導是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根本保證;依法治國也是黨領導下的依法治國。黨領導人民制定憲法和法律,也必將領導人民實施憲法和法律。因此,法官在司法實踐中必須堅持黨的領導:自覺地把鞏固黨的執政地位、維護人民利益和維護社會主義法治統一起來;自覺地把貫徹落實黨的領導方針政策與嚴格執法有機結合起來;把加強和改進黨對政法工作的領導與保障司法機關依法獨立公正地行使職權統一起來。不能只講司法獨立,而脫離黨的領導。脫離了黨的領導,司法實踐中司法獨立也根本無法實現。沒有黨的領導,法院的人、財、物將根本無法保障,地方保護主義也將無法抵制。黨領導下的司法獨立才能真正的獨立。
2,堅持依法治國,牢固樹立依法治國理念。作為法官樹立依法治國理念首先自己要尊重法律,信仰法律,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堅持依法辦案,作出符合法律精神的公正的判決。法官如果不信仰法律,“執行法律的人變成法律的扼殺者,正如醫生扼殺病人一樣,是天下第一惡行?!薄笆澜缟献畲蟮目嚯y莫過于枉法?!币虼?,在法治社會中,法律必須被信仰,尤其法官更應該信仰法律,堅信“法官除了法律就沒有別的上司?!逼浯我米约旱乃痉ú门袑嵺`去引導全社會和全體公民倡導法律,尊重法律,維護法律權威,樹立法律信仰。整個社會法律信仰的建立是依法治國的根本和基礎。
3,堅持執法為民,牢固樹立執法為民的理念。執法為民是我們黨“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執政理念對政法工作的必然要求;是“一切權力屬于人民”憲法原則在政法工作中的具體體現;是政法工作始終保持正確政治方向的思想保證。執法為民,就是按照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的本質要求,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政法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在各項政法工作中切實做到以人為本、執法公正、一心為民。作為法官在司法實踐中,就要牢記黨的宗旨,樹立司法為民意識,清正廉潔,文明辦案,尊重和保障人權,急當事人之所急,想當事人之所想,用法律更好地為人民服務。把維護人民的利益作為司法的宗旨,把人民群眾的呼聲作為第一信號,把人民群眾的需要作為第一選擇,把人民群眾的利益作為第一考慮,把人民群眾滿意作為第一標準,時時刻刻為人民群眾著想,為人民群眾排憂解難。杜絕有案不立,有案不辦、拖辦、延辦,枉法辦案,等損害人民根本利益的違法亂紀行為的思想和行為的發生。
4,堅持公平正義,牢固樹立公平正義理念。公平正義是司法的靈魂和核心,也是人類社會共同的追求。正如培根所言“犯罪只是扼殺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流;而不公正的審判,則毀壞法律??如同污染了水源?!狈ü僭谒痉▽嵺`中必須堅持公平正義理念,秉公執法,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準繩,“以無情的眼光對事,以悲憫的眼光看人?!眻猿址尚Ч蜕鐣Ч慕y一,作出合法合理的司法裁判。公正不僅要實現而且要以看的見的方式實現,堅持實體公正和程序公正并重。遲來的正義非正義,堅持公正和效率。堅持“陽光審判”,避免“暗箱操作”。平等對待每一方當事人,匡扶正義,維護弱者,打擊強權和暴力,維護弱者和正義。
5,堅持以大局為重,牢固樹立司法服務大局的理念。服務大局是社會主義法治的重要使命。司法工作必須為保障和服務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事業大局,保障社會主義政治、經濟、文化與和諧社會建設為政治責任。因此,作為司法主體的法官必須堅持以大局為重,牢固樹立司法服務大局的理念。立足本職,胸懷大局,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隨時了解掌握新形式新任務對司法工作的新要求,善于圍繞大局開展司法工作。正確處理好服務大局與嚴格依法履行職責的關系。服務大局的重要手段和前提是依法正確的履行職責,既不能離開法定職責去“服務大局”,也不能不顧大局孤立辦案;正確處理好全局利益和局部利益的關系。始終把全黨全國工作大局和整體利益放在地方和部門的局部工作和利益之上,絕不能以局部代替全局;堅持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的完美統一。在具體司法實踐中,首先應當以司法的質量和水平來衡量,法律效果是最基本的標準,堅決不能做違法的事情。但也不能就案辦案,造成企業和社會的不穩定,使經濟發展受影響,使人民群眾不滿意。司法必須統籌考慮具體的個案的公平正義與社會的整體的公平正義的相互統一,統籌考慮司法活動的社會評價和導向作用。既要反對只將法律效果不講社會效果,機械辦案,機械司法,也要反對只講社會效果而不講法律效果,甚至損害法治的原則和權威的錯誤的思想和做法。
6,法官樹立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提升裁判思維方式,必須不斷的學習,并與司法實踐相結合,完成理論和實踐的相互轉化。法官首先要學習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內容,理解和掌握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根本內涵,并自覺地用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指導自己的司法實踐。其次要學習法律知識,理解和掌握法律的精神實質,提升法官的法律素養和法律技能。第三要學習黨的政策,理解和掌握黨的政策對司法的根本要求,完成法律與政策的統一。第四要學習其他文化科學知識,增強自己的知識面,增強自己的生活實踐經驗。法律不僅僅是一種技能,更是一種生活經驗的總結。法官不僅要不斷的學習,而且要學以致用,將所學知識能動地運用于自己的司法實踐。同時,法官也必須具有總結經驗的調研能力,將實踐中遇到問題、形成的經驗、采取的先進的措施等形成調研材料,升華為理論再次指導下一步的司法實踐,并同時與他人進行交流,以取所長補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