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智慧法院建設的不斷深入推進,更多影響司法公正和司法公信力的難題有望攻克,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的目標終將實現

近日,江蘇鎮江法院將失信被執行人“吉祥”手機號進行網絡拍賣拍得5萬元的新聞引人關注。在近年來的各類網絡司法拍賣中,大到飛機輪船,小到柴米油鹽屢見不鮮,此次拍賣“吉祥”手機號,是對被執行人財產處置的又一新嘗試。通過網絡司法拍賣,失信被執行人的財產得到最大限度變現,一方面用于履行法院生效裁判,兌現勝訴方權益,另一方面也保護了失信被執行人的利益。

在傳統執行模式下,司法拍賣通常通過拍賣公司進行,可拍賣的標的物種類少,參與競拍的買家有限,競拍的競爭力不強,溢價率低,周期長,當事人還要承擔不少傭金。財產處置的低效低質,成為法院生效裁判執行難的重要原因之一。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明確提出,要切實解決執行難,依法保障勝訴當事人及時實現權益。這就意味著傳統的執行模式和司法拍賣模式必須得到改變。2016年3月,最高人民法院宣布,用兩到三年時間基本解決執行難,其中所采取的措施之一便是推廣網絡司法拍賣,為司法拍賣插上信息化的翅膀,讓互聯網和大數據助力解決執行難。

從近年來的實踐看,網絡司法拍賣成效顯著。全國統一的網絡司法拍賣平臺上線一年半,就進行了網絡拍賣74萬次,成交額5014億元,溢價率66%,為當事人節省傭金152億元。

   信息化的優勢還體現在對司法拍賣的管理上。過去,司法拍賣是法院廉政風險最高的環節,因司法拍賣暗箱操作導致的司法不公備受詬病,一些干警也因司法拍賣中的腐敗問題而被查處。如今,實行網絡司法拍賣,徹底擠壓了腐敗空間,司法拍賣實現了零投訴、零違紀。每一次拍賣都在網上進行,競買人人數眾多、互不相識,競拍輪次可以高達數百次,圍觀人數可達數十萬人,全過程由計算機“算法”控制,全過程留痕和同步公開,杜絕了串標等人為干預的可能。

司法拍賣的成功“突圍”,是智慧法院建設重大成果之一。隨著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與法院執行的深度結合,許多曾經看似難以解決的問題迎刃而解。比如,建立統一的查控平臺,曾經的臨柜查詢變為遠程查控,失信被執行人的財產瞬間可被凍結;通過數據聯網,失信被執行人信息由多部門共享,禁止失信被執行人乘坐飛機、高鐵等高消費行為成為現實。

從司法拍賣這一老大難問題的解決中,我們有理由相信,隨著智慧法院建設的不斷深入推進,更多影響司法公正和司法公信力的難題有望攻克,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的目標終將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