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8,省國土資源廳副廳長李如海就要坐在被告席上,和無錫市惠山區的一位農民就征地拆遷補償方案問題對簿公堂。

 

  即將坐到被告席上,李如海覺得并不丟面子。“這很正常,老百姓既然對我們有意見,我就有義務到法庭上和老百姓進行溝通,只要你平等相待,老百姓會理解的。”言語中雖透著輕松,可李如海行動上并未怠慢。這兩天他從繁忙的公務中擠出時間反復看案宗,做功課,“要保證出庭的時候和百姓溝通說到點子上”。

 

  在昨日召開的全省推進行政機關負責人行政訴訟出庭應訴工作會上,記者了解到,2011年一季度全省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率達到71.02%,南通、揚州等5市出庭應訴率則超過80%

 

  在海安縣,政府行政部門負責人出庭應訴,已成為一種普遍現象。按照海安縣的規定,重大、群體性行政訴訟,行政賠償的行政訴訟,當年敗訴和案件較多的行政機關,其“一把手”必須出庭應訴。7年來,海安縣共有兩名縣長、206名行政機關領導出庭應訴,其連續5100%的出庭應訴率,被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江必新稱為“海安樣本”。縣長單曉鳴說:“出庭也是重要的公務!”

 

  與行政負責人應訴率一同攀升的,還有協調撤訴率。據悉,2010年全省法院一審行政案件協調撤訴率接近58%,而行政機關的直接敗訴率從2005年的近20%下降到2010年的3.74%,大大低于全國平均水平。

 

  “民告官,有時候就是為了爭‘一口氣’。主要領導出來,至少表明了一個態度,老百姓消了氣,矛盾就容易協調解決了。”蘇州中級人民法院行政審判第二庭庭長陳潔說。

 

  因招牌被城市管理執法局強行拆除,企業老板趙鴻將蘇州市吳中區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告上法院。審判中,該局態度強硬,憤怒的趙鴻一度要組織“上訪團”。之后,分管副局長王華親自參加庭審,主動承認執法程序上有瑕疵,徹底消了趙鴻的怒氣,最后他愿意撤回起訴。

 

  大規模的征地拆遷中,國土部門成為頻遭訴訟的對象。在一起行政案件中,海安縣某新建小區吳紅衛等35名業主不惜重金從北京高價聘請律師,要求撤銷建設局重新頒發給開發商的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出庭應訴的建設局局長周道和小區業主達成補償協議的同時,還承諾:回去組織整改!

 

  在參與了多起出庭應訴案件后,很多領導都感到,發現問題、化解矛盾十分重要。反復開會,不如到庭一次。作為較早出庭應訴的部門,省國土廳已將出庭應訴納入依法行政百分考核指標中,被訴相關部門領導如果不到庭,將會被扣掉1分。

 

  在出庭應訴統計中,省高院也發現了一些問題,如省、市一級的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率總體偏低,一些地區負責人雖然出庭,但只露臉、不吭聲。

 

  為避免出庭應訴變成靜坐,海門市委明確要求,庭審中,“一把手”發言時間要超過原告的50%。還有一些地方則規定,總結陳詞必須由負責人來說。2010年末,海安還建立了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百分評定制度,承辦法官從庭前準備、庭審表現、參與協調等方面給出庭領導“打分”,最后結果將納入依法行政工作考核中。

 

  去年底,省高院與依法治省領導小組辦公室、省政府法制辦公室聯合下發了《關于進一步做好行政機關負責人行政訴訟出庭應訴工作的通知》,在全國首次構建起覆蓋全省的行政機關負責人行政訴訟出庭應訴機制。省法院院長公丕祥介紹,下一步,法院將建立完善工作臺賬,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及參加協調登記情況都將有據可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