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飛:“付出再多都值得”
作者:劉秋蘇 范雪強 發布時間:2011-05-17 瀏覽次數:984
每周一的上午一上班,黃飛總會習慣性地拿出自己的工作日志,除了記錄下土地管理業務等本職工作外,還會記錄這一周要到法院開哪個庭,哪個案件進入到哪一訴訟階段……
黃飛有著雙重的身份,既是江蘇省邳州市國土資源局辦公室主任,同時又是邳州市法院人民陪審員。執著是他對工作的情愫,無論哪一種身份,都受到社會的贊譽和群眾的認可。
一個也都不能少
但現實困難很大,作為國土資源局辦公室負責人,黃飛工作繁重,想靜下來學習幾乎是不可能的。“方法總比困難多”——擠時間學。于是,茶余飯后,開會間隙……一切可能用來學習的機會,他都用來學習。各類法律書籍,成了他的枕邊書,他一遍遍翻閱;《人民法院報》等專業報紙成了他的案頭報,他一期期品讀。他把每一次參審看作學習的機會,向法官學習,從實踐中提高。每次接到陪審任務,他會提前安排好單位的工作,將本職工作與陪審關系處理好。漸漸地,隨著參審機會的增多,他的法律水平和庭審駕馭能力有了質的提升。
有的同事問黃飛,本職工作和陪審工作哪個更重要?黃飛坦言道,兩樣都重要,對自己來說“一個也都不能少”。他說,如果把本職工作當成是一個車輪的話,那陪審工作就是最好的鏈條,它們相輔相成,相互融合。在陪審案件時,遇到土地專業知識,他總是運用自己的知識為法官提供專業意見。他還將在陪審案件中遇到的案例編成小冊,在單位、群眾中進行普法宣傳。在平時的生活中,他針對群眾對法院的不理解,有意識的以案說法,宣傳法院,宣傳法官,增進公眾對司法的理解和信任。
并不總是做“綠葉”
“陪審員的職責不僅要審理案件,還要對案件的審理過程進行監督。這樣,就要熟悉案情,熟練掌握相關法律知識,促進案件的審理。”黃飛經常主動來法院旁聽各類案件的庭審,觀摩法官的庭審技巧,總結其他陪審員的工作經驗,逐步認識陪審職責,理解如何更好地充分發揮陪審員的作用。
“按自己的良知審案,讓法律實現公正,讓當事人感受到溫情。”他參與審理的案件無一起錯案,沒有一起被發回重審或改判的案件,這雖然不全是自己的功勞,但他還是覺得欣慰,自己的功勞和汗水沒有白費。他積極參與庭審,耐心細致地做好法律釋明工作;在合議庭合議案件時,他按照對案件的了解,對法律的理解,提出自己的觀點;案件審理結束后,與法官一道認真整理合議庭意見,對當事人判后答疑。他不再是起初法庭上的“陪襯”,而是真正不穿法袍的“法官”:“真審、真陪、真評、真議”。
許多時候,黃飛像一片“綠葉”,讓大家幾乎忽略了他的存在。但一旦法官碰到棘手的問題,他就不再做“綠葉”,而是主動請纓。一起離婚案件,主審法官庭前幾次調解均因雙方互不相讓沒有結果。黃飛見法官感覺有些棘手,于是“挺身而出”,當原、被告雙方看到一名不穿法袍的“法官”和自己講話時,激動的心情漸漸平靜下來。此時,黃飛就像拉家常一樣,講法理、講情理,句句說到了原、被告的心坎上,不到20分鐘,雙方握手言和。黃飛長長舒了一口氣,欣慰的笑容浮現在臉上。
橋梁連接你我他
由于身份的特殊性,人民陪審員有時做起工作來在某些程度上具有法官不可比擬的優勢,更容易讓當事人認同和接受。黃飛常常把自己比作橋梁,“就是架起當事人與法官之間的橋梁,這是我們陪審員的重要使命。”
邳州市陳樓鎮許某是一位“上訪老戶”,2006年以來因不服法院對其訴同村董某財產損害賠償一案的判決,先后十多次上訪。2010年6月,黃飛主動請纓,積極參與該案信訪處理。頂著炎炎烈日、踏著泥濘小路,黃飛和法官們一起先后8次來到許某的家中,憑著豐富的工作經驗,黃飛積極做許某的思想工作,陳之以法、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一次次努力,一句句規勸,終于使許某和董某的雙手緊緊握在了一起。一件社會影響極大的信訪案件成功化解。
黃飛充分發揮來自于社會基層組織、了解民情、善于調解溝通的特長,積極參與到法院的調解、信訪、執行案件中,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和法律效果。他以一顆平和心,對當事人誠心、熱心、耐心地做工作,化解各種社會矛盾糾紛。
被執行人張某、喬某等人未經河道主管機關批準,擅自在運河河道行洪灘地內建設砂站并運營,堆放近6000立方黃砂,影響了行洪安全。因張某、喬某等人拒不履行行政處罰決定,河道主管機關申請法院強制執行。今年3月29日,法院邀請黃飛參與執行活動。黃飛先是與被執行人聊天,拉近了雙方的距離,等其抵觸情緒有所平息,然后就從政策、法律等方面以法析理。同時,黃飛還從外圍入手,找到其家屬、親屬,耐心細致地做教育說服思想工作。經過1個多小時的傾心交流,被執行人同意清除現場。
人民陪審員工作是一份社會工作,沒有鮮花,沒有掌聲,黃飛卻始終樂此不疲,他稱自己已“深陷其中”,“付出再多都值得”。他從來沒有什么豪言壯語,有的只是一個真性情的北方漢子樸實的心里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