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國家高新區知識產權創新驅動與司法保護
作者:徐 育 發布時間:2011-04-26 瀏覽次數:1030
人間天堂里有著超人的智慧:這里,90%以上產品與全球先進技術同步,近50%的規模以上工業是新興產業,專利申請量保持了40%的年增長速度,其中發明專利4年增5倍……這就是國家知識產權示范創建園區——蘇州國家高新技術開發區(虎丘區)給記者的第一印象。
高速發展的高科技產業高地
位于蘇州古城西側,東臨京杭大運河,西至太湖的高新區、虎丘區是蘇州市區實施新一輪區劃調整后成立的。建區20年,這里已經成為一個國際型、多功能的高科技園區和現代化、園林化的新城區;建區20年,他們先后獲得:全國首家ISO14000環境管理體系國家示范區,國內首批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基地,全國首批循環經濟試點單位,全國首批國家知識產權試點園區,國家科技保險創新試點地區,國家科技部授予的“國際科技合作基地”,全國首批國家級生態工業示范園區、全國首批創新型科技園區建設試點園區等等。
2010年,蘇州高新區完成地區生產總值650億元,比上年增長12%;地方一般預算收入57.10億元,增長11.8%;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60億元,增長18.6%;工業總產值2100億元,增長14%。高新區不僅成為蘇州經濟的重要增長極、蘇州全市技術創新和高新技術產業基地,而且成為蘇州現代化都市的有機組成部分和最繁華的金融商貿區之一。
高速發展中的高新區科技高地,一個重要的特點是知識產權成果的利用。記者在東菱振動試驗儀器有限公司看到,這家民營企業現在擁有58項專利,用16年時間,超越了中國振動界半個世紀的發展歷程,以連續蛙跳的步伐,實現了中國振動行業的崛起,他們自己研發的350KN電動振動考驗系統為世界最大級推力,達到國際領先水平,打破西方國家在該類產品上對我國的禁運和封鎖。
高新區還與北大、清華、浙大、南大、中國傳媒大學等二十多所高校建立了知識產權利用聯盟。在捷美醫療等企業,記者看到他們圍繞電子信息、生物醫藥等重點高新技術領域,利用省市和高校專利成果轉化等項目,加快專利成果商品化、產業化和市場化。
蘇州高新區知識產權的長足進步,有力地促進了全區經濟社會的又好又快發展。2010年10月,他們獲得國家知識產權示范創建園區稱號;2011年4月,最高法院授牌蘇州高新區為中國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典型案例發布基地,虎丘區法院被確定為“知識產權審判基層示范法院”。
日益壯大的知識產權創造高地
近3年來,高新區知識產權創造能力突飛猛進,全區專利申請量快速提升,以40%以上的年增長速度遞增,代表著專利申請質量的發明專利申請量則保持了50%的年增長速度。全區發明專利占比持續提升,2010年達29.6%。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0年底,高新區已累計擁有專利申請13461件,專利授權7221件,軟件著作權400余項,集成電路布圖30余項,國外專利100多項,國家馳名商標2個,著名商標23個,知名商標33件,省名牌產品21個,區內企業參與制訂國家標準27個,地理標識1個。
蘇州高新區為什么有著這樣的跨越式發展?該區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王躍山告訴記者,首先是形成了較為完善的知識產權管理體系,高新區有知識產權服務中心,提供知識產權全方位服務;其次是鄉鎮、街道的知識產權建設,明確由各鎮(街道)經濟服務中心(招商中心)主任兼任科技助理,包括專利申請量、授權量、發明申請量和授權量等知識產權指標都納入管委會對各鎮(街道)、相關單位的年度經濟社會發展責任目標考核指標體系中;再次是實行了知識產權聯席會議制度,區科技局、知識產權局、工商局、發改局和法院等單位定時召開會議,充分發揮聯席會議在全區知識產權工作中的組織協調作用。
記者在高新區采訪中還了解到,該區知識產權的發展還得力于知識產權服務體系的完善。他們陸續出臺了“專利專項資金管理暫行辦法”、“鼓勵軟件與集成電路設計產業發展的實施細則”、“關于實施商標戰略的意見”、“關于實施名牌戰略的意見”等一系列有利于自主創新的政策,明確各類知識產權的資助和獎勵額度。崇尚發明創新、保護知識產權的意識在高新區已經漸入佳境,一支知曉技術、精通法律、熟悉業務的知識產權管理隊伍正在形成。高新區還加強了與知識產權中介組織合作,引進南京經緯專利事務所等三家事務所在高新區注冊成立分公司,與新蘇、創元、益友天元等知識產權中介機構簽訂合作協議,一個加快知識產權信息傳遞的平臺,一個新能源與醫療器械知識產權信息服務的平臺已高速運轉。
全面推進的知識產權保護高地
高新區工委委員、區委政法委書記繆文學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高新區知識產權的發展,離不開立體式的保護體系。區法院、公安、工商、文教、質監以及海關等部門密切配合協作,初步形成了司法保護、行政保護、海關保護的全方位、立體式的知識產權保護格局和多部門協作配合的工作機制。”
為保護知識產權,高新區專門建立了知識產權舉報投訴中心,接受知識產權侵權舉報;充分利用全區知識產權維權基金,幫助企業保護自身合法權益,加快形成打擊侵犯知識產權的快速反應機制,以營造良好的知識產權保護環境;蘇州海關先后開展了關于開展知識產權保護的“龍舟行動”、“關于郵遞和快件渠道保護知識產權專項行動”等活動打擊侵犯知識產權的行為,并建立了風險信息收集機制和侵權企業檔案。
在知識產權保護中,司法的保護給了記者更深印象。2009年6月,虎丘法院獲得知識產權管轄權后,受理的第一起案件便是國內外廣泛關注的“番茄花園”軟件盜版案。年輕的法官們從十幾本厚厚的卷宗和品目繁多的電子證據中厘清案情,依法果斷宣判,受到國內外高度評價。該案先后入選年度全國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十大案例、最高法院公報案例。
保護傳統工藝的傳承和發展,是虎丘法院的“自選課題”。蘇州高新區內傳統工藝眾多,繡品街、百匠街等工藝街區聞名遐邇,蘇繡、緙絲等蜚聲海內外。然而傳統技藝在現代語境中往往會遭遇到知識產權瓶頸:或頻遭侵權或因侵權頻繁被訴。虎丘法院院長王燕倉敏銳地認識到保護傳統工藝對于富民和諧的重要意義。法院果斷打出司法組合拳:發放知識產權訴訟指南資料,深入工藝街區開展巡回審判;發放聯絡卡,實時接受咨詢;指導申請商標或專利,完善保護措施;開展專題調研,解決理論難題……一系列舉措收到了良好成效,蘇州鎮湖刺繡協會會長虞美華形象地稱贊虎丘法院為傳統工藝撐起了知識產權保護傘。
近2年來,虎丘法院相繼審理了“早稻田商標侵權”案、“拉法基商標侵權案”、“百萬茅臺假酒案”等一批有影響的案件;審結各類知產案件達到135件,調撤率89.15%,解決爭議標的額近千萬元,息訴服判率達到100%。
為推進“三審合一”,虎丘區法院又聯合區檢察院、區公安分局出臺了《關于知識產權審判“三審合一”改革試點工作中刑事司法保護若干問題的意見》,建立了各部門間的溝通協調配合機制,為知識產權法律保護提供了更加高效的平臺??梢哉f,在知識產權創新驅動與司法保護領域,虎丘法院已成為一塊響當當的金字招牌。
在智慧的高地上,高新區未來3年的發展聞之鼓舞!蘇州市委常委、副市長、蘇州高新區黨工委書記周偉強給記者描繪了這樣一幅藍圖:確保專利申請保持30%的增長速度,職務發明要占全區申請總量的80%以上,研發機構要達到100家,擁有各級科技領軍人才項目180人次,促使專利發明技術盡快形成生產力;著力培育新能源、醫療器械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打造國內一流的太陽能光伏和醫療器械基地,盤活知識產權這一無形資產。高新區、科技城藍圖在變為現實的同時,它給知識產權司法保護提出了更高要求和提供了更加廣闊的實踐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