沭陽法院走村串戶解決群眾司法難題
作者:李金寶 徐從兵 發布時間:2014-12-18 瀏覽次數:929
一輛司法便民服務車、一本民情日記、一張司法便民“連心卡”,沭陽法院在走村串戶上門為群眾司法服務活動中摸索出“一車、一記、一卡”“三個一”司法便民工作法,讓轄區百姓感受到貼心服務。
今年以來,沭陽法院通過上門立案、巡回審判、法制講座、走訪調研等形式,深入廣大農村、街道社區、廠礦企業了解民意,及時發現影響社會和諧穩定的因素,解決群眾反映的突出問題。
耿圩法庭轄區有5個鄉鎮110個行政村,最遠的距離法庭20多公里,法庭的法官們為了搞好司法便民服務,經常走村串戶做好法律宣傳和服務,回答群眾咨詢的法律問題,為群眾解決司法難題,到農家小院、田間地頭進行巡回審判。
“周院長,你咋又來了?”“來看看你。”今年上半年,北丁集鄉吳園村,村民姜國元曾因一場交通事故被判賠償10余萬元而掏空了家底,為此,他一蹶不振。院長周輝在走訪中了解這一情況后,及時給他做心理疏導,幫他樹立戰勝困難的信心,并與村干部一起,幫他聯系到一個建筑工地做木工的工作,姜國元掙了錢后,臉上有了笑容。
周輝在民情日記中寫道:“現在信訪量明顯小了,說明干部只有接地氣,幫百姓疏怨氣,大家才能更和氣。群眾有了困難我們幫助解決,平時常到他們家里轉轉,干群也能更親。”
為了讓偏遠地區群眾訴訟少跑路,各基層法庭將每個法官的電話印在卡片上,發放給鄉(村)民調組織、村(社區)委員會、案件當事人及部分群眾,群眾遇到矛盾糾紛,可通過電話咨詢法律問題,預約立案,這一舉措極大地方便了群眾訴訟。
該院通過上門走訪,還發現了一些平時發現不了的問題和不足。部分被訪人員對法院在認識上有誤區:有的認為當前離婚案件增多,是法院把關不嚴造成的,混淆了司法機關和行政機關的職能;有的弄不清法官和其他司法工作人員的關系,認為輸了官司是自己沒有關系,贏了官司主要是有關系,沒有從證據保全和訴訟能力上找原因;有的對法院的執行難不理解。
針對走訪發現的問題不足,該院黨組立即采取三項措施,一是加大宣傳力度,尤其是加強個案的宣傳,采取以案說法的辦法,把身邊的典型案例制作成電視節目,每月兩檔在縣電視臺播放,讓群眾懂法守法。同時,加強法院整體工作的宣傳,讓群眾了解法院、理解法院、支持法院。二是建立定期聯系制度,定期向縣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民營企業家發征求意見函,聽取他們對法院的意見和建議。三是對反映的個案進行剖析,一件一件進行落實。如屬于法院工作不當造成當事人不滿意的,立即進行整改;如屬當事人因誤會產生不滿意的,及時進行引導,正確解答,消除誤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