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校園貸”類 P2P 平臺
作者:淮安市清江浦區人民法院 鐘靜姝 發布時間:2021-12-17 瀏覽次數:10820
2021年 7 月份的一則新聞,再次引爆了公眾的眼球,合肥一名95后女大學生“裸貸”30 萬,如今利滾利要償還本息達50 多萬,無力償還后,其裸照被發網上,父親只能將家里僅有的住房掛在網上售。面向在校大學生的互聯網 P2P 金融服務,被推到了風口浪尖。正視風險堵塞漏洞,推進“校園貸”P2P 金融服務平臺規范運作,已成為公安機關、金融監管等相關部門需要共同研究解決的現實問題。
一、“校園貸”類 P2P 平臺的發展現狀及其特點
在多數銀行叫停大學生信用卡的背景下,“校園貸”卻借機擴位,趣分期、分期樂、愛學貸、名校貸、優分期、諾諾鎊客等多家專門針對大學生的 P2P 網貸平臺相繼出現。相對于其他互聯網 P2P 市場頻頻跑路的現狀,“校園貸”類 P2P 平臺的業務可謂風生水起、悶聲發大財。據研究院《2020大學生分期消費調查報告》調查結果,61% 的大學生傾向于選擇分期付款或網貸消費。學生網貸模式大致有三類: 其一,“P2P + 分期購物”模式,如分期樂、趣分期等,主要提供購物分期貸款及較低額度的現金貸款; 其二,純 P2P 貸款平臺模式,用于大學生助學、創業、消費等,如靠譜鳥、愛學貸、么么貸、名校貸等; 其三,類似淘寶“螞蟻花唄”、京東“打白條”等傳統電商平臺提供的購物信貸服務。
“校園貸”的特點:(一) 放貸門檻較低。“校園貸”類 P2P 平臺大多自我宣傳“1 分鐘申請,10 分鐘審核,快至 1 天放款,0 抵押 0 擔保”,申貸門檻低,手續非常簡單,大多數學生僅需在網絡平臺提供學生證、身份證和個人學籍信息截圖,就能完成注冊 和 放 款,甚 至 不 需 要 貸 款 者 本 人 親 自 辦理。如此一來,一些經不住誘惑或無償還能力的學生可以輕易貸到款,但也放大了貸款的風險。(二)貸款隱形費用較高很多“校園貸”的宣傳頁上打著“零首付、零利息、免擔保”等“優惠”條件,故意隱藏高額的手續費、服務費,誘導學生貸款。(三)隱藏著高額的逾期違約金也是網貸平臺的重要牟利手段。在簽訂貸款申請時,這些費用甚至在借款時就從所借款項中扣除,導致實際借到的錢與欠條所寫金額不符。網貸平臺經常要求大學生按照與實際不符的金額出具欠條并計算利息,在逾期不能還款的情況下,將利息也一并寫入欠條,實現利滾利。不僅如此,一旦發生還款逾期,隨之而來的“利滾利”更是十分驚人。
二、校園貸”類 P2P 平臺涉嫌的違規違法問題分析
( 一) 涉嫌暴力逼債的問題
比貸款本身的高利率更令人恐怖的是一些“校園貸”類 P2P 平臺的催款方式。若按正常法律程序,對于不能按期還款的大學生,放貸者只能到法院起訴,勝訴之后再申請法院強制執行,從而追回全部或部分欠款,不會威脅到借款大學生的人身自由和安全,更不存在讓大學生的父母代為償還、讓大學生畢不了業等問題。但實際上,一些公司采取的催款方式,往往是各種騷擾、脅迫、跟蹤、盯梢、非法拘禁,甚至包括某些更加極端的手段,迫使借款者不得不東奔西走,舉新債還舊債,從而極大地威脅借款者的人身自由和安全。以上種種暴力逼債的方式,甚至有涉黑犯罪之嫌。
( 二) 涉嫌非法經營的問題
雖然“校園貸”類 P2P 平臺放貸的利率并未超過銀行同期貸款利率的 4 倍,一般年利率仍控制在20% 以內,因此在法律上可能不會被認定為高利貸。但是,從相關報道看,這些平臺在收取約定的利息之外,還會以罰息、服務費、違約金、滯納金、催收費等名目,收取遠遠高于貸款本息的巨額費用,實質上就是不折不扣的高利貸。《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中明確: 利滾利后支付的總借款額,也不得超過期初借款本金與其 24% 年利率的總額,即不得以利滾利的手段變相進行高利貸。
( 三) 涉嫌欺騙誘導的問題
這些“校園貸”類 P2P 平臺在向大學生群體推銷業務時,往往不會如實告知借款的真實風險,不會詳細告知貸款利息、違約金、滯納金等收費項目的計算方式和可能金額,反而經常是以“零首付”“零利息”等低門檻、低成本進行欺騙誘導,致使某些涉世不深、自制能力較弱而消費欲望又旺盛的大學生上當受騙,從而既侵犯了“金融服務”消費者的知情權、自由選擇權和公平交易權,又有欺騙誘導交易之嫌。
三、平臺監管對策
2016 年4月,教育部辦公廳、中國銀監會辦公廳聯合發布了《關于加強校園不良網絡借貸風險防范和教育引導工作的通知》,明確規定,加強日常排查,建立校園不良網絡借貸日常監測機制,高校宣傳、財務、網絡、保衛等部門要密切關注網絡借貸業務在校園內的拓展情況。8 月,中國銀監會、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制定并發布了《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銀監會對校園網貸整治明確提出“停、移、整、教、引”的五字方針,規范整理校園“網貸”。9月,教育部辦公廳再次發布了《關于開展校園網貸風險防范集中專項教育工作的通知》,一連串的重拳出擊,讓人們看到治理校園網絡信貸的希望和決心。
在一起起“校園貸”案件的審理中,法官要在依法審理案件的同時,積極宣傳法治進校園,引導大學生正確的價值取向,斬斷“校園貸”背后的黑色利益鏈條。法官的人文情懷,是法官在對法律正確理解的基礎上,不斷地實現正義而體現出的大慈悲的胸襟氣度和民本思想。只有具有了人文情懷,才能更加執著地追尋法律的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