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性與人性
作者:臧秀千 發(fā)布時間:2012-10-30 瀏覽次數(shù):1110
七年前,我剛進法院的時候,恰巧李泉院長從刑庭調(diào)到審監(jiān)庭任庭長,于是得以和他一起共事三年。
審監(jiān)庭的案子大多不太好處理,因為大量的工作不是在法庭聽證,而需要耐心細致、深入實際地做庭外工作。
一個老太太,案件申訴幾次我記不清了,只知道案件在李院長接手之前好幾個法官都審理過。我們同情弱勢群體,但這不能說弱勢群體的訴求就是合法的,就得得到滿足。老太太的這個案子,訴求就不合法,所以從法律上她無法得到支持,這也就形成了她的纏訴。在這種情況下,李院長做了被申請人無數(shù)次的工作,也許是被李院長誠心打動,被申請人也滿足了老太太訴求中的極少一部分要求,被申請人說,全當是救濟了。也許考慮到這樣的情況老太太不會滿意吧,有一天,李院長和我說:“收拾一下,和我到老太太家看看。”老太太家在市北郊區(qū),一條荒廢的鐵路西側(cè),恰巧老太太在家,我們進了院子,院子有些扁窄,三間低矮的瓦屋,院子東南是一間泥墻草房,搖搖欲墜的樣子,因為是仲夏的原因吧,整個院子和屋里都顯得潮濕,李院長和她聊了些家長里短,之后又和她聊起了案件情況,大約一小時時間吧,之后我們便離開,老太太將我們送到門口,這時,李院長從自己的錢包里掏出200元錢塞到老太太手里,老太太不好意思接,說:“我怎么能接受你私人的錢呢?”李院長說:“就當是我買東西來看你了!”老太太雖然不好意思接,但最終還是拿著了。回來的路上,我問:
“為什么給她錢?”
“看到老人窮困,總是很難受吧!”
“你沒見她家里還裝有空調(diào)么?”
“看見了,但是你沒看見裝空調(diào)屋子是鎖著的么?”
“窮困的人很多,像你這樣掏自己的錢給當事人,要是一年遇到十個八個的,你有的掏了。”
李院長沒再接話。
回到院里,坐在辦公桌前,突然想起趙樸初的一件事:趙樸初出差,在車站遇見乞丐要錢,于是趙樸初就給了乞丐50元。跟隨的人說:
“不知道乞丐是騙子么?”
“知道。”
“那怎么還給?”
“我只是想讓自己的內(nèi)心平靜!”
跟隨的人不再說話。
我不知道李院長有沒有趙樸初的心懷意念,但我想應該是有的吧!
后來老太太的案子被駁回了,但是我沒再見到老太太再來纏訴,最起碼在李院長做審監(jiān)庭庭長期間,我沒再見到老太太來胡鬧。
另一件事。
一次,李院長交給我一個信封,說:“那個案件的當事人來要證據(jù)原件,電話叫他來拿,他說沒時間,你晚上下班后正好路過他家小區(qū),你遞給他。”下班后,我就將信封拿到了當事人家,當事人不在家,交給了他妻子,并把情況作了說明。事情就這樣過了有快半年,有一天,同學請吃飯,恰好那個當事人也在場,看見我,那個當事人說:
“你們庭的李庭長這種人不多見了,他讓我很感動。說實在的,以前我一直認為法院一片黑暗,都是吃完原告吃被告的主兒,更有甚者,公然索賄,但是遇見你們李庭長后,我的看法有些改變。我也明白了,哪個單位都有好人和孬人,孬人在任何單位都是孬的。”
“你們當事人就這樣,判贏就夸法官好,判輸就對法官大罵!”
“不是你說的這樣。你知道上次李院長讓你交給我的是什么么?”
“你的證據(jù)原件啊!”
“你主要是剛到法院,還很年輕啊。還需要歷練才會懂得規(guī)則。”
我雖然年輕,但是不傻,我就問他:
“那李庭長為什么不自己退給你?”
“這又是你該學的,要知道,人都是要面子的。”
李庭長后來當了院長,但每次見到他,我不覺得他是院長,而是兄長。院長事情多,忙不過來,李院長有時候會電話給我:“小臧,有空的話過來幫我填一個表格。”他的忙我很愿意幫,而且做起來比自己的事情還認真。
中學時候讀柏楊《丑陋的中國人》,腦子里印著一句話:“中國人不做官的時候還是有人性的,一做官就只有官性,沒了人性了!”當年我深以為然,如今我覺得不絕對。清朗乾坤,有作惡者在,黑暗世界,也有大德者存。
對于天生堅守自己底線的人來說,無所謂“習慣在監(jiān)督的環(huán)境下工作、習慣在法制的軌道上用權”那已經(jīng)不是習慣,而是與生俱來的品格。上級部門沒提出“兩個習慣”要求的時候,這種人早就按要求那樣做了。正如有網(wǎng)友說:“我做好事,不是因為學雷鋒,而是因為我存有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