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聯絡:一座溝通民意的橋梁
作者:徐明成 發布時間:2011-03-18 瀏覽次數:1058
“從事人大工作5年多、當人大代表近10年,我有個很深刻的感受:以前,只有在人民代表大會上通過法院工作報告了解區法院,老百姓也對法院工作知之甚少,百姓不理解甚至不支持法院工作的現象時有發生;現在,區法院創新代表聯絡方式,探索出了一條司法公開的新路徑,搭建起一座溝通民意的橋梁,通過與人大代表面對面的交流、心連心的溝通,人大代表對法院工作的滿意度不斷提升,人民群眾對法院工作的信任度不斷增強。”淮安市淮陰區人大常委會前任黨組書記、副主任葛志勝(現任區政協主席)對區法院的司法公開工作很是滿意。
近年來,針對新形勢和新任務對人民法院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淮陰區法院黨組提出:“陽光司法”不能停留在口號上,必須落實到行動上,以加強人大代表聯絡工作為橋梁,努力確保當事人及社會公眾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以實際行動贏得廣大人民群眾的信任,使司法的公信力得以真正提升。
請進來:與人大代表面對面的交流
“近年來,我到區法院的次數一年比一年多,對法院的了解越來越深刻,公開透明的審判工作得到了群眾的認可。”區人大常委會內司委副主任周暉深有感觸地說。
為了更好地接受人大監督,更好地辦理意見建議,更好地解決人民群眾關心的問題,淮陰區法院成立了人大聯絡工作領導小組,并出臺了《人大代表聯絡工作辦法》,通過開展法院開放日、召開座談會、庭審觀摩等形式多樣的活動,進一步加深人大代表對法院工作了解,提高人大代表對法院工作的滿意度。
“我是在新奇和感動中完成了這次參觀之行的。淮陰區法院組織開展的開放日活動,使我們消除了對法院工作的神秘感、增加了親切感、鞏固了信任感。若能定期向市民開放則會贏得市民更多的信任和理解。”一名人大代表參加“法院開放日”活動后在留言簿上寫道。自2009年9月10日,該院開展首個開放日活動以來,已開展19次活動,邀請人大代表、機關干部、教師、學生、部隊官兵等社會各界人士近2000人。“法院開放日”常態化,群眾與法官零距離接觸,深入了解法院的各項工作、了解法官的工作狀況,進而理解、支持法院的工作。
定期召開人大代表座談會,積極征求代表意見和建議,促進司法公開工作的深入開展。分片、分行業、分代表級別、分主題召開人大代表座談會,通報法院的階段工作,征求人大代表對立案、審判、執行、司法為民等方面的意見。“區法院經常召開人大代表座談會,讓我們體會到了人大代表的重要作用,把群眾的要求帶到法院,同時把法院的工作宣傳到群眾中去,法院的司法公開是件惠民的實事,作為橋梁和紐帶,我一定會履行好職責,讓更多的群眾感受到司法的溫暖。”區人大代表、新渡鄉人大主席宋潤球在座談會上談到。
邀請人大代表參與民事案件調解、執行,發揮他們代表身份特殊、人事關系熟悉、易被當事人接受的優勢,促進社會矛盾糾紛的化解。在選任人民陪審員工作中,也積極向人大代表宣傳,吸收他們到人民陪審員隊伍中,使該院的人民陪審員隊伍實現專業化、正規化,47名人民陪審員中有近一半是人大代表。2010年4月份,該院也因人民陪審員工作出色,被江蘇省高級法院評為“人民陪審工作先進集體”。
走出去:與人大代表心連心的溝通
“有法院贈閱的《人民法院報》、《江蘇法制報》,人大領導和廣大代表們一致反映,不僅從中學到了很多法律知識,而且能及時了解法院的工作動態,對更好地行使人大監督職能,支持法院工作帶來了很大幫助。”淮陰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穆文清如是說。每年為人大代表贈閱一份法院系統報紙是淮陰區法院堅持多年的做法,通過內部報紙與人大代表聯絡真情,溝通感情,促進了解、理解,增進信任、支持。
法院工作報告從起草到定稿,多次征求人大代表的意見,“不求長篇大論,把人民群眾想知道、想看到的東西寫到報告中,是最重要的。”前一任法院院長、現任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的皇甫啟全提出了看法。報告由前幾年的17頁壓縮到11頁,群眾想了解的法院審判執行、司法為民等工作寫得實寫得透,得到了代表的肯定,年年報告全票通過。“兩會”審議法院工作報告期間,安排院、庭領導到討論會現場,當面聽取人大代表對法院工作的意見和建議,并及時梳理反饋。
被上級法院采用的信息簡報、季度工作通報以及重要活動情況報告等,及時寄送人大代表,以便人大代表及時了解法院工作,進而在人民群眾中宣傳法院、宣傳法官、宣傳法律。經常性的走訪省、市人大代表,向他們匯報法院司法公開情況,歡迎他們監督并提出指導意見。“區法院互動式的走訪省人大代表的做法,讓我很感動,真誠地接受人大代表、人民群眾的監督,體現了區法院切實是把司法公開、司法為民放在重要位置,這樣的司法工作值得我們信賴。”在該院院長走訪省人大代表、淮陰區衛生局副局長、淮陰醫院院長唐業勤時,唐代表說出這樣一番話。
深入開展法官聯系村居、聯系企業和院領導掛鉤重點項目的“兩聯一掛”活動,將司法公開信息送到千家萬戶。該院聯系了江蘇振達鋼管廠、淮安民康油脂有限公司等一批大中型企業,召開院企座談會、發放院企聯系卡、為企業解決運營發展中遇到法律問題,得到了企業負責人的高度贊揚:“法官送法上門,上法制課,就案講法為我們企業解決了很多的法律難題,尤其是在去年經濟危機的情況下,企業生存發展都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區法院為我們渡過難關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江蘇振達鋼管廠廠長帶著感激的語氣說道。64名法官擔任65個行政村的法制指導員、8名院領導掛鉤淮陰軟件園等11個重點項目的做法,均得到了上級法院和區委領導的肯定。
全公開:與人民群眾實現無縫對接
陽光是最好的防腐劑、公開是最好的司法舉措。司法公開本質就是自覺接受社會監督,只有將能公開的全公開,才能更好的接受社會監督,才能更好的以公開促公平、以透明促正義,才能贏得人民群眾的好口碑。淮陰區法院加強與人大代表聯絡工作,架起了一座與人民群眾溝通的橋梁,促進了司法公開與人民群眾實現無縫對接。
該院不斷擴大司法公開的范圍,在不違反法律規定的前提下,力爭讓立案、審理、裁判、執行等全流程公開,提高司法透明度,讓人民群眾清清楚楚打官司;暢通院長接待日、公布監督電話等多種溝通、互動渠道,從多個方面確保司法公開;著力以能動司法推動司法公開,加強司法建議、促進社會管理創新工作,公開司法服務舉措,加大司法服務經濟社會發展、保障民生力度,采取建立訴訟服務中心、加強立案救助、設立執行救助資金、開展巡回審判等多項措施,方便群眾訴訟,方便群眾接近司法公開。
“司法公開方能彰顯司法公正。我們要努力改變老百姓官司一輸就會講法院黑的狀況,要讓平衡的天平植入到每一名當事人的頭腦中,這就需要我們法院加大對司法公開工作的宣傳力度。”淮陰區法院黨組書記、院長顏赤對司法公開提出更高的要求。該院通過開展“十百千”法律宣講和“百場庭審觀摩”、“百件司法建議”、“百場就案講法”和“百場巡回審判”等活動,送法進機關、進企業、進學校、進社區、進農村,萬余人受到法律教育。不斷加大司法公開宣傳力度,促進司法公開,2005年以來,該院共在市級以上媒體發表宣傳稿件2909篇,其中國家級193篇,省級860篇。2010年10月份,該院被江蘇省高級法院評為“全省法院新聞宣傳工作先進集體”,人民群眾對淮陰區法院的滿意度、信任度不斷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