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后不到一小時,我的欠款就拿到手了!”索債而來的張大伯手捧著現金,連鞠躬連感謝。就在半小時前,他來到清浦法院的訴訟服務大廳,說明事情原委后,在調解法官的主持下,被告方立即來法院清還了欠款。——這是清浦法院訴訟服務中心每日工作場景的一瞥。近年來,他們付出的辛勤努力,得到了廣大人民群眾的充分認同和普遍贊揚,先后被省總工會、省法院、市文明委授予“工人先鋒號”、“人民調解工作先進集體”、“全省法院訴調對接先進個人”和“全市窗口優質服務明星”等榮譽稱號,在建設文明司法、為民司法、和諧司法的訴訟服務中心的同時,獲得了驕人的累累碩果。

 

“靚”的載體展示文明司法之窗

 

如何拉近當事人與法院的距離?在打造司法“第一窗口”過程中,清浦法院訴訟服務中心以完善“一站式”服務功能為重點,以信息化為突破口,一個寬敞宜人、熱情周到的訴訟服務中心漸次展現在當事人的眼前。

 

服務“高效”。立案一律由電腦排號,隨機分配案件,當場就可以知道案件承辦法官和開庭日期,案件的相關信息和進展情況也可在網絡上直接查詢。據介紹,該院訴訟服務中心成立以來,已接待群眾1萬余人次,平均每天接待來院群眾百余名,立案上百件,幾名工作人員同時分別提供各項服務,科學合理的窗口操作如同廠區流水線一般有條不紊,扎實的工作作風贏來了群眾的廣泛贊譽,絡繹不絕地收到群眾來信和贈送錦旗的表揚。為了更加便捷地滿足不同訴訟群體的需求,訴訟服務中心還開通了網上法院,通過網上預約立案,方便了群眾,提高了效率。

 

接待“周全”。細節決定成敗,該院訴訟服務中心把“有效”作為價值所在,在工作態度和工作方法上更加注重實效性,兌現了讓當事人“少跑一次腿,少等一分鐘,少費一點心”的承諾。在訴訟服務中心的在大廳,隨處可見的便民服務設施——電子查詢機、飲水機、驗鈔機、復印機、雨傘、老花鏡等等,無論從訴訟指南到文書樣本,還是從報刊、雜志到筆墨紙張一應俱全,無不體現了司法的溫暖和人文關懷。

 

機制“過硬”。據介紹,該院訴訟服務中心常態的便民服務機制是‘八個有’,即訴訟有人引,材料有人收,案件有人查,電話有人接,咨詢有人答,約見有人排,上訴有人辦,執行有人促,無處不在地讓群眾感受到司法普照的陽光。為了進一步促進服務規范化建設,訴訟服務中心建立了庭長值班、判后答疑、聯系法官等機制,有效克服了接待工作的隨意性。

 

的數字體現為民司法之窗

 

“三大板塊、27項職能,訴訟服務中心負責人告訴記者,立案分流、訴調對接、咨詢導訴都是服務的具體內容,一站式、集約化、全方位地滿足您的各項訴訟需求。

 

劉大爺年近七旬,可是兒女不盡孝義,無奈之下來到該院服務大廳。“不會寫訴狀怎么辦?”劉大爺拿著文書樣本順勢來到當天導訴值班的方庭長面前,方庭長一邊詳細了解情況,一邊幫助劉大爺代寫完成訴狀。采訪中,記者了解到,該院訴訟服務中心累計已提供立案咨詢、訴訟指導2600余件次,發放訴訟指南3000余份,收轉訴訟材料500余份,查詢案件900余件次,判后答疑113件次,被群眾譽為便民訴訟服務超市。去年,訴訟服務中心緊密結合自身工作實施了五件為民實事,累計為困難當事人緩、減、免訴訟費用23萬余元,運用高效快捷的立案調解方式解決糾紛507件,司法確認各類糾紛157件,委托調解124件,分別提升103%57%62%

 

在服務大廳,記者看到來院群眾留下的問卷調查表,據統計,99.8%的群眾對為民司法窗口工作表示很滿意100%的當事人對窗口服務態度表示很滿意基本滿意

 

“活”的陣地爭創和諧司法之窗

 

從某種意義上講,司法服務的過程更是法院和群眾互動的過程。為了更加貼近群眾,更加貼近基層,清浦法院訴訟服務中心不斷前移陣地,把和諧共建融入司法窗口。

 

社會矛盾底數不清,可能導致錯過解決矛盾的最佳時機。該院訴訟服務中心開展以“院社共建”為主的創新模式,實行矛盾排查預警機制。服務中心人員定期深入社區、村委會,公布對接聯絡電話,協助基層組織調解糾紛,累計共接待法律咨詢1100余人次,化解土地承包、勞動爭議、民間借貸糾紛57件,鈍化鄰里糾紛36起,服務走出門的思路換來的是社會矛盾的不斷減少和案件數量的負增長。

 

管理考核往往是企業和員工產生糾紛的重要因素。訴訟服務中心人員利用休息時間積極聯系企業,掛鉤重點項目,深入走訪調研,有針對性對提出改進建議。市區某化工企業因勞資糾紛引發101名群眾集體上訪,該院訴訟服務中心立即與矛盾調解中心聯手處理,矛盾得到妥善化解。事后,他們針對企業在合同簽訂和勞資發放方面存在的問題,集中轄區所有企業和工會代表召開座談會,幫助完善制度,服務送上門的做法使勞資糾紛成訟率降低到歷年最低點。

 

除此之外,訴訟服務中心積極參與綜合治理,密切關注審判領域涉及社會管理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陸續開展“十百千”法律宣講和法治講座,組織已判少年犯以案說法,向有關部門報送調查報告和司法建議,最大限度地構建了和諧共建的服務“門對門”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