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常州市兩級法院以開展“人民法官為人民”等系列主題實踐活動為抓手,積極踐行便利、有效、低成本的司法理念,切實落實各項便民、利民、惠民舉措,真正地把司法觸角延伸到基層的每一個角落和老百姓生活的點點滴滴,傾力化解民事矛盾糾紛,為龍城百姓安居樂業提供了有力保障。

  不花錢也能打官司

  今年3月20日,溧陽人湯某因開挖魚塘與鄰村的傅某發生爭執,并致傅某左胸兩根肋骨骨折,花費醫療費10000余元。9月18日,傅某訴至溧陽法院,要求湯某賠償損失,并追究湯某及其雇工祁某致其輕傷的刑事責任。經人民調解工作室進行調處,雙方達成調解協議,湯某當場向傅某賠禮道歉,并賠償各項損失12880元,傅某放棄其他訴訟請求。至此一起可能對簿公堂的刑事自訴案件,經人民調解員的耐心調解,得到圓滿化解。“一分錢沒花,糾紛圓滿解決。”傅某連連道謝。

  其實,像傅某這樣不花錢也能打贏“官司”的事例,在常州已不是什么新鮮事了。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基層法院訴前分流民商事糾紛10680件,調解成功7913件,調解成功逾七成,訴前化解糾紛近三成。

  在法院立案大廳設立人民調解工作室,由司法局選派人民調解員在法院駐點辦公,法官指導并協助調解,這項由常州市鐘樓區法院首創依托人民調解工作室訴前化解糾紛的工作模式,對老百姓而言既方便,又省錢,目前已在全國法院推廣。2008年以來,常州法院在鐘樓經驗的基礎上,不斷完善訴調對接機制,在全市7個基層法院9個人民法庭全部設立人民調解工作室,配備專職調解員45名、特邀調解員261名,基本形成覆蓋全市的調解員庫。全市七家法院的調解工作室工作經費和人員報酬已實現由財政全額支付,確保調解工作順利開展。今年以來,中級法院還在全省率先推行二審立案前調解工作,一審調解成功4件,二審調解成功29件。

  為解決執行難,常州市采取社會捐贈、法院籌集、財政撥付的形式,劃撥3000萬元設立了執行救助專項基金,確保每年200萬元用于市中院執行救助。各基層法院也都建立了執行救助資金制度,落實了求助資金,幫助一些生活困難又執行無望的當事人渡過難關。

  審判臺上的BRT

  BRT作為快速公交的代名詞,已不再是什么新鮮事物了,在常州,這一新型的快速公交系統,正以其高效率、高品質、低成本的獨特優勢受到了普通百姓的青睞,成了常州市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早在去年,溧陽法院便開通了個審判臺上的“BRT”,即法院速裁工作,目前,這個“BRT”已經提檔升級,而且遍布全市。

  “謝謝,謝謝法官。”拿著從法官手中遞過來的4000多元錢,王某一個勁地道謝。“和企業發生勞動爭議,原本以為案件怎么也要拖個一年半載的,錢還不一定能拿到。沒想到在鐘樓法院只用了不到半個月就拿到了錢,這下回家的錢有了,還能給家里的老人孩子買點過年的禮品,真是及時雨啊!”這是常州市法院調解速裁處理糾紛,讓當事人享受“BRT”式服務的成功一例。

  2009年1月,溧陽法院成立調解速裁中心,讓一些事實清楚、案情簡單、爭議不大的簡單民商事案件的當事人享受BRT服務,即對一些簡易的民事糾紛開通綠色通道,快速送達、快速保全、快速審理、快速執行,使案件處理大幅提速。據溧陽法院院長張少平介紹,在速裁中心成立以前的2008年,該院民商事案件平均審理天數為43天,而2009年以來平均審理天數僅為24天,縮短了近五成。今年以來,全市法院全面推廣溧陽法院速裁工作經驗,繁簡分流進入速裁程序的案件10190件,結案8849件,占民商事收案總數的35.1%。

  借助現代科技手段為案件審理提速,是常州法院便民利民工作的又一大亮點。全市法院積極推行網上立案、電子簽章、網上答疑、網上信訪、網上調解和案件信息查詢等,開辟立、審、執簡便快速的綠色訴訟通道,努力實現“一廳化”服務。今年3月,常州中院啟用在線訴訟服務平臺,提供各類網上訴訟服務。中院刑二庭全省首例遠程視頻開庭審理了刑事抗訴案件1件,民一庭遠程視頻開庭審理案件4件。

  到群眾中去辦案

  金壇人陳某以民間借貸糾紛為由將潘某、張某訴至金壇法院,承辦法官考慮到三當事人年事已高,且離法庭路途遙遠,遂直接把庭開到了陳某的農家小院。經過一上午的調解,順利解決了糾紛,受到雙方當事人的好評。

  像這樣直接到老百姓家中開庭的事例在全市法院不勝枚舉。為真正讓法官沉到基層、走近群眾,在審判實踐中更好地滿足群眾的司法需求,常州市兩級法院積極依托結對共建基地、人民調解工作室、青少年維權崗等載體,通過開展巡回審判、派駐法官到基層辦公、與社區聯合開展法律服務活動、送法下鄉等形式,讓法官深入民間,掌握社情民意,熟悉民風民俗,促進審判工作視角與群眾司法需求的有效對接,拉近了法官與群眾的距離,便利了群眾糾紛的解決。

  為深入了解群眾的司法需求,及時掌握糾紛當事人思想動態,常州中院制訂出臺《關于建立和完善民意表達機制的若干意見》,通過媒體開通院長電子信箱、建立完善領導干部與基層單位掛鉤聯系制度,設立法院開放日,開通網絡民意直通車等措施,加強法院與群眾的聯系,及時掌握群眾司法需求,及時解決群眾反映的問題。截至9月底,全市納入集中化解范圍的614件涉訴信訪案件,總化解率為92.4%,列入清案范圍的6064件執行積案已經全部清理完畢,兌現生效權益3.9億元。

  加強與行政機關和基層組織的協調配合,營造糾紛解決全力,聯手化解糾紛,是常州市法院到群眾中辦案的一個重要法寶。中院行政庭與市政府法制辦簽訂了和諧共建協議,加強行政審判與行政執法的溝通與協調。此外,還與司法、公安、工商、消協等部門聯合建立訴調對接機制,與共青團、婦聯、學校和基層組織建立各類青少年維權機制,與鄉鎮、公安和司法等建立聯調機制,聯手化解發生于基層的矛盾糾紛。武進法院針對90%以上的矛盾糾紛發生在基層的實際,與轄區14個鄉鎮、街道簽訂了和諧共創協議,在38個村、社區設立了訴訟服務站,75名法官成為駐村(社區)指導法官,并增設了16個巡回審判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