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臺法院分析電動自行車引起交通事故頻發的原因并提出對策建議
作者:梅小薪 周大韋 發布時間:2010-12-06 瀏覽次數:758
東臺法院在其審判過程中發現,由電動自行車引發的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呈逐年上升趨勢。以該院為例:2008年共審結203件,2009年275件,2010年已有412件,分別占當年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總數的17.64%、21.56%、31.94%。從近三年的統計來看,因交道事故導致傷殘168人,死亡73人,電動自行車已成為影響道路交通安全的“致命殺手”。為此,該院認真分析該類事故產生的原因,并提出對策建議。
一、電動自行車事故頻發的原因分析
1、缺乏安全意識。電動自行車事故中的駕駛人員缺乏道路交通安全意識,分道行駛、逆向行駛、調頭時不注意來往車輛、橫過道路時不下車推行、搶道、超速行駛、酒后駕車、違法載人載物等違規現象普遍存在,致使道路交通混亂無序,極易引發安全問題。
2、缺少行業標準。電動自行車生產設計廠商無視《道路交通安全法》第58條“殘疾人機動輪椅車、電動自行車在非機動車道內行駛時,最高時速不得超過十五公里”的規定,導致設計標準良莠不齊,制動性能差,超速問題嚴重。有些電動自行車速度上限甚至已經達到60公里/小時,更有些電動自行車在事故發生時根本無法有效制動剎車。
3、缺失規范監管。電動車的家庭擁有比例已超過摩托車,但在交通部門登記上牌的電動自行車卻只占極少部分。加之駕駛人員無需相關考核、備案,使得交通管理部門難以實施有效管制,對電動自行車的違規查處又缺少相對應的法律法規,無形中加大了監管、查處的難度。在重點路段、事故高發地段,也缺乏任何指示和提醒標志。
二、對策建議
一是強化安全意識。充分利用報刊、電視、網絡等各種傳播媒介進行多種形式的交通安全知識宣傳,開展道路交通知識講座。通過展板、光碟等直觀形式,向群眾展示電動自行車違規行駛的危害,多渠道、全方位、常態化強調交通安全的重要性,使廣大群眾主觀上高度重視,時刻緊繃交通安全弦。
二是強化質量把關。統一電動自行車行業技術標準,出臺科學、可行的電動車生產國家標準,對最高時速、剎車裝置等技術參數作出明確具體的規定,確保設計生產出來的電動自行車符合國家相關安全、質量標準。對于生產企業,則從源頭設計、生產流程、售后服務等方面進行全方位的質量監控。
三是強化管理效能。對新上路的電動自行車進行登記注冊、核發車牌以及簽發行駛證件,逐步實現戶籍化管理。建立電動車管理檔案,使電動自行車車主時刻受到交通法規的約束,促使交通部門及時對其實施管理、監控。嘗試分類管理,對機動性能好安全指數高的,可以劃歸到機動車道通行,參照機動車輛的管理模式進行管理。同時,交通管理在重點路段、事故高發地點設置指示牌、信號燈,安放電動自行車限速指示牌,有效提醒電動車駕駛人員謹慎、小心駕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