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只有媽媽好
作者:梅小薪 楊小英 發布時間:2010-11-30 瀏覽次數:986
誠如列夫托爾斯泰所言,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卻各有各的不幸。今年6月,我承辦了一起至今令我難忘的離婚案件。
案件到手,我照例先看當事人提交的訴狀及證據材料。訴狀寫得很簡單,卻讓我震撼不已。要說這原告崔某可真是苦命,自己聾啞不說,兒子又是腦癱。三口之家竟有兩個殘疾人,真是可憐。我決定安排時間開庭,給足被告答辯期限,看看被告是什么想法。
開庭這天,原告崔某背著腦癱的兒子小浩,與年邁的父母準時來到法庭。開庭時間已過一個多小時,卻遲遲不見被告周某的身影。經查,法院郵寄訴狀、傳票等訴訟材料的送達回執上,被告周某已簽字。為什么沒到庭呢?我幾次撥打周某家的電話,卻始終無人接聽。
無奈之下,案件只得依法缺席審理。開庭時,我宣布了當事人的權利和義務,詢問原告是否申請回避。崔某一臉茫然,不時發出“呀、呀、呀”聲音。我心里一涼:她聽不見!她看著我,不斷地打著手勢,但我無法理解她所表達的意思。
看著她焦急、無助的神態,我直懊悔庭前沒想到為她請位聾啞老師來幫助翻譯。
法庭調查開始,崔某的父親作為代理人代為陳述。崔父說,崔某17歲時被周某拐騙回去,家人費盡周折才找到。因崔某聾啞,而周某正常,家人擔心將來周某對她不好,堅決不同意兩人的婚事。當時,周某信誓旦旦地立下保證書,“保證絕對不讓崔某受苦,結婚后絕無二心”。
2001年1月,兩人登記結婚。當年7月,小浩出生,但不幸腦癱,至今仍無法獨立行走。3年前,夫妻倆鬧矛盾,崔某回了娘家。周某去接過一次,要求崔某回家種地自己養活自己。
崔父說,女兒雖聾啞,但也是父母的心頭肉,在家都沒干過一天農活,怎么舍得讓她回去種地?因此,沒肯讓女兒回去。此后,周某再沒上門看過崔某母子。
崔父表示,小浩是自己一手帶大的,已有深厚感情。但崔某殘疾,沒有生活來源,而自己年近7旬,沒有能力將小浩撫養成人。如離婚,希望小浩由父親周某撫養。
話音剛落,旁聽席上的小浩忍不住抱著外婆放聲大哭。隨后,崔某走下原告席,抱著小浩嗚嗚地哭起來。
面對此情此景,我心里酸酸的,一時不知說什么好。崔某有口難言,我也搞不清楚,她是不是真想離婚?如離婚,她究竟是要小孩,還是不要小孩?
考慮到離婚案件涉及當事人的身份關系,委托代理人只能作一般代理,不能全權代理婚姻當事人決定是離婚,還是不離婚。同時,要想查清本案的事實及了解當事人訴訟請求,還需要請專業的聾啞老師來幫助翻譯。于是,我決定暫時休庭。
想到周某沒來開庭,我覺得還是先去找他了解一下。周某的父親告訴我們,目前周某在外省打工,今年春節也沒有回家。法院郵寄給被告的起訴狀、傳票等,均是其代簽的。并且因正逢農忙季節,至今沒有拆開郵件看,所以不知崔某起訴離婚之事。得知情況后,我當即決定重新安排開庭時間。說明來意后,我讓周某的父親設法轉告周某下次的開庭時間。
為避免重蹈覆轍,第二次開庭時,我請來了特殊教育學校的老師擔當翻譯。
在翻譯老師的幫助下,我終于明白了原告的請求:一是離婚,二要求小孩隨其生活,三是要求被告每月給付600元撫養費。
當我問及雙方婚前、婚后感情如何時,雙方均表示婚前感情好。對于婚后感情,崔某認為,生孩子前感情好,之后就不好了,從2006年10月分居生活至今。而周某辯稱,夫妻之間沒有矛盾,只是自己與岳父母有矛盾,因此不同意離婚。并稱,如離婚則要求孩子隨自己生活。
雙方為小孩撫養的問題爭得不可開交,不過,與崔某同來的親戚一致認為,不能要孩子。因為崔某聾啞,無生活來源;孩子腦癱,生活不能自理,現在靠外公外婆照顧,而他們均已年近7旬,將來根本無力照顧。
旁聽席上的小浩禁不住號啕大哭:“媽媽,我要媽媽!”一時間,法庭里哭聲、罵聲、指責聲,交織在一起。
崔某可憐,小浩更可憐,而崔某親戚的話也不無道理。到底該如何處理呢?我真是犯了難。
我想,雙方都要孩子,興許有和好的可能。周某本來就不想離婚,主要是做崔某的工作。于是,我通過翻譯老師告訴崔某,兩人和好對小孩健康成長有好處。如果離婚,母子二人的生活來源都成問題,況且父母年歲已高,將來無力照顧小浩。
可不管如何勸說,崔某就是不同意和好。她認為,三年來周某對自己和孩子不聞不問,早已恩斷義絕,堅決不肯讓孩子隨周某生活。
眼見小浩哭得像淚人似的,我提議由孩子來決定跟誰生活,最終孩子選擇了媽媽。
經過3個多小時調解,雙方達成協議,崔某與周某離婚;小浩隨母親崔某生活,父親周某每月給付小浩的撫養費300元;周某一次性補貼小浩此前在外公家生活的撫養費20000元;崔某的個人財產歸其所有。
得知能跟媽媽生活,小浩破啼而笑,興高采烈摟著媽媽的脖子不斷地與法庭的同事一一打招呼,親熱地叫著“阿姨,再見!”
看著崔某背著兒子小浩遠去的背影,我不禁感嘆“世上只有媽媽好”,而盡力讓他們母子團圓,也讓我的心得到了些許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