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法庭是基層人民法院的派出機構和組成部分,是法院工作的基礎,人民法庭的工作如何,是法院工作尤其是基層法院工作的關鍵。認真做好人民法庭的工作,就能掌握法院工作的主動權,就能發揮聯系人民群眾的橋梁和窗口作用,就能維護農村社會穩定,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真正發揮出不可替代的作用。

 

近兩年來,濱海法院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高起點定位、謀劃和推進人民法庭建設,有力促進了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維護了社會的和諧穩定。2008年以來,濱海法院5個人民法庭共榮獲市級以上榮譽8次,人民法庭干警受到市級以上表彰16人次,其中,大套法庭被表彰為全省法院基層基礎建設先進單位,八灘法庭被表彰為全省指導人民調解工作先進集體,正紅法庭榮獲全市法院審判業務部門創優獎,2個法庭被評為全市廉潔司法示范庭,在2009年度全市人民法庭綜合考核中,濱海法院人民法庭整體工作位列全市第一。

 

一、認清形勢抓機遇,延伸服務促增長

 

固本強基服務經濟建設。在江蘇沿海開發上升為國家戰略的時代背景下,不斷加快基層基礎建設步伐,全力促進縣域經濟高速發展。將濱淮人民法庭移址于濱海港開發建設的前沿陣地,更名為“濱海港人民法庭”,使其成為服務濱海港開發建設的專門人民法庭;將大套人民法庭移址于縣經濟開發區,成立開發區人民法庭,對新建項目提供及時全面的法律服務;在人民法庭設立“服務四大百億產業”合議庭,有力保障我縣紡織服裝、泵閥機械、生態化工、農副產品加工等產業的培植。

 

更新理念保障企業發展。充分發揮人民法庭地利優勢,深入開展“庭企共建”活動,及時為企業提供優質高效的司法服務。召開服務企業座談會傾聽企業呼聲,成立專門合議庭妥善審理涉企案件;扎實開展“送法進園區”活動,編印《服務企業簡冊》向轄區300余家企業發放,舉辦8期企業高級管理人員法律研討班和普通職工基本法律知識普及班,有效減少各類涉企糾紛發生;在國際金融危機期間,上門提供法律咨詢幫助,增強企業抵御經營風險能力,全力為企業的發展保駕護航。

 

加強培訓營造優質環境。不斷提升基層組織的矛盾糾紛化解能力,努力使大量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舉辦6沿海鄉村干部法治培訓班,結合具體案例講授相關法律知識,提高鄉村兩級干部的法律素質;組織轄區人民調解員分期分批赴人民法庭現場觀摩案件審理,切實提高他們糾紛處理能力,先后有656名人民調解員和鄉村干部來庭接受指導;配合地方對人民調解員進行管理考核,全力促進人民調解工作提升,優質法治環境有力促進我縣經濟建設的進程。

 

二、創新機制解紛爭,司法關懷暖民心

 

訴前調解分流化解糾紛。人民法庭全部設立人民調解窗口,并在縣內成立10個訴前調解鄉鎮工作站,逐步擴大訴前調解受案范圍,大量矛盾糾紛化解在訴前;專門開發使用訴前調解案件系統管理軟件,力促人民法庭訴前調解工作科學、規范、有序運行;舉辦法律早市,向轄區群眾發放《民事權利保護意見書》,宣傳與人們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的法律知識,增強群眾法律素養。訴前調解有效減少轄區群眾爭訟纏訟行為,人民法庭受案數逐年下降,案件調撤率不斷攀升,有力促進矛盾糾紛的化解。

 

綠色通道快速維護民權。建立人民法庭案件受理、審判、執行綠色通道,為群眾提供一站式訴訟服務,最大限度維護人民群眾合法權益。設立當事人閱卷和休息場所,營造親民氛圍,大力推行預約立案、巡回審理、假日法庭等便民利民舉措,方便群眾訴訟;加大司法維權力度,不斷加強婚姻家庭、損害賠償等常見糾紛的審理工作,為婦女、兒童、老人追索扶養費等62萬元,為農民工等勞動者追索勞動報酬86萬元;建立弱勢群體司法救助機制,對確有困難的當事人依法實行訴訟費緩、減、免,保障弱勢群體訴權,彰顯司法人文關懷。

 

回訪制度力促案結事了。注重案件審理的實際效果,確保審結一案、了結一事。堅持案件審結后的回訪制度,進一步增強辦案效果,最大限度消除社會不和諧因素;注重民生案件的自審自執工作,特別是對申請人為農村特困戶、城市低保戶、殘疾人的案件,收案即執、執之必結,近兩年來,人民法庭共執結此類案件46件,執行標的130多萬元;積極暢通信訪渠道,大力開展判前釋明、判后答疑工作,與上訪戶尋求互信、達成共識,促其消除對抗和誤解,在轄區鄉鎮黨委政府的支持幫助下,人民法庭案件初信初訪解決率達95.8%

 

三、豐富內涵創特色,打造品牌樹形象

 

法庭文化培育和諧民風。充分發揮傳統文化的教育和感化作用,在全市首創人民法庭“和”文化。法庭內設置了婚姻家庭類、相鄰關系類等分類調解室,并在不同調解室的墻壁上繪制出與其主題相應的畫面,用通俗易懂的語言闡述道理,促使當事人在和諧的氛圍中緩解對抗、鈍化矛盾,近年來,大量民事案件當事人在訴訟中握手言和、冰釋前嫌。“和”文化有力促進和睦淳樸民風的形成,維護了轄區的和諧穩定。20092月,在濱海召開的全國法院文化建設(蘇北片)調研座談會上,最高法院領導高度評價濱海法院法庭文化建設工作。

 

法律扶貧幫助農民致富。充分發揮司法能動作用,大力實施“法律扶貧”工程。不斷加強對全縣農業產業轉型升級在審判領域出現的新情況、新動向進行分析研判,為黨委、政府決策提供參考;精心打造通榆劉籪、濱淮長興、陳濤新灘等3個服務脫貧攻堅示范點,使其成為人民法庭服務脫貧攻堅的基地,服務范圍覆蓋全縣;建立脫貧攻堅項目預警防范機制,加強風險排查,先后提出合理化建議40多條,為赴貧困村創業的大學生村官化解經營風險5起,保障了脫貧攻堅項目安全無風險運營。

 

庭村共建打造無訟村居。組織開展“法官進鄉村”活動,30多名法庭工作人員與村居干部并肩作戰,深入開展矛盾糾紛大排查,并與重點人員結對進行法律幫扶,全力消除和諧隱患;引導群眾通過合法途徑自行化解矛盾,指導基層組織采取多種本土化方式解決糾紛,力求使矛盾糾紛不出家門、不出村居;聯合轄區黨委政府,組織開展無訟村居的評選活動,充分發揮模范村居的示范引領作用。2007年以來,涌現出以濱淮鎮東罾村為首的21個無訟村居,其中東罾村實現連續3零訴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