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法院看成是治病救人的醫院,那么訴訟服務中心就是導診臺加門診部。”這是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副院長周繼業對訴訟服務中心的形象比喻。

  江蘇全省法院創建訴訟服務中心,被評為江蘇省首屆“十大法治事件”之一。

  “到法院打官司,如同到醫院看門診。”記者見證了10年來江蘇各地法院門前最大的變化。

  鏡頭一:

  服務周到開好門

  便利有效低成本

  國慶節前夕,記者來到訴訟服務中心的發源地--江蘇省常州市新北區人民法院。走進訴訟服務中心大廳,映入眼簾的是“導訴臺”。旁邊的架子上放著各種《訴訟指南》:訴狀怎么寫、管轄法院怎么選、訴訟費怎么收、道賠案件費用怎么算……只要與打官司有關的常識,指南上都寫得一清二楚。

  記者正翻閱《訴訟指南》時,一位老大爺走了進來。導訴員趕忙迎上去,把他扶到椅子上,遞上茶水,問:“老人家,有什么需要幫助的?”

  “別人借我錢不還,我想告他們,就是不會寫狀子……”老人顯得很著急。

  “沒關系,您說我記,再讀給您聽。”

  “有了這個廳,辦事真方便!”一旁的律師告訴記者,“要是在10年前,立個案得來回跑好幾趟,現在好了,走進一個廳,手續全搞定。”

  讓當事人少跑一次腿、少等一分鐘、少花一點錢,這是訴訟服務中心的目標。據了解,近5年,江蘇13個中院、110個基層法院都以新北區法院為樣本,對原有的“立案信訪大廳”進行改造,建成集訴訟服務、矛盾化解、糾紛分流等30余項職能為一體的“門診式”訴訟服務中心,為當事人提供“一站式、全方位、低成本”的訴訟服務。

  據統計,2011年,全省法院訴訟服務中心共為人民群眾提供各類訴訟服務884368人次;訴前調解案件294895件,調解成功250813件,調解成功率為85.05%;為當事人提供司法救助5889件次,總金額達2600萬余元。

  鏡頭二:

  訴調對接門對門

  合力化解促和諧

  早在2008年4月,記者在常州市鐘樓區人民法院采訪時,發現了一件新鮮事:在該院立案大廳對面的建筑,掛著一塊醒目的“人民調解工作室”標牌。作為民間調解組織的人民調解工作室,怎么設在了人民法院的立案大廳對面?

  鐘樓區法院院長夏偉忠介紹說,當時,民事案件出現了收案多、上訴多、信訪多的情勢,給法院有限的審判資源帶來了相當大的壓力。為了探索多元解決矛盾糾紛的新途徑,緩解審判壓力,有效化解糾紛,法院和區司法局的領導聯合調研,嘗試在法院創辦人民調解工作室,實現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和訴訟調解有機結合。

  當時,記者就此采寫了《法院里的民調窗口--常州市鐘樓區法院見聞》,最高人民法院院長王勝俊看到這篇報道后當即批示:總結調研,在全國推廣。

  如今,像鐘樓區法院這樣的民調窗口已遍布全省110個基層法院。國慶節前夕,記者再次來到鐘樓區法院訴訟服務中心的人民調解工作室,看到四周墻上已掛滿了錦旗。這說明了群眾對訴訟服務中心的肯定。

  立案與民調窗口在工作上怎樣對接?鐘樓區法院立案庭庭長介紹說,立案法官在立案初審時,對涉及婚姻家庭、相鄰關系等事實清楚、爭議不大的糾紛,先征詢當事人是否愿意接受人民調解室調解。在征得當事人同意后,暫不進入立案程序,不收取任何費用,由法院的人民調解聯絡員將糾紛移送人民調解室先行調解。如當事人達成協議要求法院出具調解書確認的,立案庭按規定立案,減半收取訴訟費,并啟動快速審理機制,一般在一小時內出具民事調解書;如調解成功,當事人不要求法院出具民事調解書的,則以調解委員會名義出具調解書,不收取任何費用;如在七天內達不成調解協議,或當事人不愿繼續調解的,立案庭立即受理并進入訴訟程序。

  鏡頭三:

  網上立案敞開門

  程序更加簡便快

  9月23日上午,在大豐市人民法院訴訟服務大廳里,記者聽到辦公電話鈴聲不斷。

  “是大豐法院立案窗口嗎?我是南京汽車租賃有限公司的代理律師,有個案件想去法院立案……”

  “您好,您可以登錄江蘇省大豐市人民法院網,在網上立案界面,按照相關提示,進行網上立案登記。”

  15分鐘左右,記者見到大豐法院網上立案系統已經顯示出汽車租賃有限公司案件相關信息。立案法官經審查符合立案條件,當即回復當事人,要求根據回復內容郵寄相關材料。這是大豐法院網上遠程立案工作的一個縮影。

  大豐法院在立案審判工作中,銳意創新,被江蘇高院確定為“網上遠程立案工作”試點單位。該院網上立案系統開通后,既方便了訴訟,又大大減少了當事人的訴訟成本,受到當事人的廣泛好評。

  山東的一位律師來信贊揚:“司法為民宗旨在大豐法院得到了很好的體現……我人在山東,法院就將案件立案受理了,網上立案真正做到了便民利民。”鏡頭四

  特殊案情走上門

  司法助殘暖人心

  在大豐法院訴訟服務中心,書記員韋廣琴給記者講述了一個上門立案的故事。

  一天下午剛上班,她接到一個電話:“我叫劉風剛,要告鄰居孫干生夫婦倆,他們借我的錢三年沒還啦,我現在著急用錢啊!”

  “您要立案,請帶齊材料到訴訟服務大廳立案窗口辦理相關手續。”韋廣琴答道。

  “可是我現在癱瘓在床,老伴又不識字。”電話那頭的聲音顯得很焦急。

  “您把地址留下,我把您的情況向領導匯報后,待會兒給您答復。”韋廣琴很同情這個當事人。

  第二天上午,韋廣琴和同事找上了門:“我們是來為你辦立案手續的,中秋節快到了……”法官們帶來了油、米、月餅。

  劉風剛一下子懵住了:“你們上門立案,還帶了東西,這讓我怎么也過意不去啊!昨天夜里,我躺在床上心里七上八下,電話打了,可是沒了回音。我想,唉,這5萬元錢怕是沒著落了!”劉風剛淚水含在眼眶里,“要是以往這錢要不回來也就算了,可現在自己落下了殘疾,往后的日子可怎么過?”

  韋廣琴和同事為劉風剛辦好立案手續后,又向周邊鄰居了解情況,聯系了被告方,決定下午一起到劉家調解。

  當天下午,韋廣琴和兩名法官連同被告鄰居孫干生夫婦來到了劉風剛的家里。孫干生家庭也不富裕,要一次拿出5萬元確實非常困難。在法官耐心細致的協調下,決定先拿2萬元出來應急,其余3萬元分期償還,雙方簽訂了調解協議。

  “你們幫了我大忙!”劉風剛一家硬要留法官們吃個飯,可還是被婉拒了。天黑了,法官們要走了,但那熱心為民的精神卻留在了全村人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