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武進:全員辦案釋放最大“眾力值”
作者:白雪 莊園 發布時間:2014-11-04 瀏覽次數:2146
今年以來,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人民法院將全院資源向審判一線集聚,完善法官、合議庭辦案責任制,要求院、庭長回歸到辦案中去,通過規范性文件明確院領導、審判委員會委員、庭長的辦案硬性指標和要求。截至今年8月,院庭領導辦結各類案件249件,其中超過60%的屬于重大、疑難、復雜案件。全員辦案的良好氛圍正在武進法院蔚然成風。
第一現場:一號法庭院長開庭忙
“閉庭!”隨著審判長——武進法院院長潘桂林手中的法槌敲響,在第一法庭內審理的一起民間借貸案件當庭宣判,但無論是原告還是被告的臉上都透不出高興,他們手上拿著的不僅有一份判決書和上訴須知,還有一份罰款決定書。
原告吳某與被告朱某為一對甥舅。朱某因生意虧損結欠債務數額較大,為阻撓其他債權人通過訴訟程序申請法院強制執行其所居住的房屋,其與外甥吳某商量,采取偽造借條等形式虛構兩人之間存在近百萬元的借貸關系,并由吳某至法院起訴朱某。
在庭審調查中,吳某言辭閃爍,對借款細節語焉不詳。主審法官潘桂林敏銳地覺察出該案存在虛假訴訟的可能。通過加大法律釋明,吳某與朱某均承認了錯誤行為。
“今年年初,我們制定了《關于進一步規范審判組織、加強辦案工作的實施意見》。意見明確了院庭領導的辦案要求,對促進角色回歸、提升審判質效起到了助推作用。”潘桂林表示。
第一資源:聚人氣打造“精英一線”
實施意見中指出,要將過去的間接定案模式轉變為直接定案模式。意見同時明確,由院庭領導擔任審判長的合議庭中,至少應由一名青年法官參與。
“作為一名剛剛走上三尺法臺的青年法官,能與分管院長組成合議庭審理此類疑難案件,對我來說受益匪淺。”周運在庭審后表示,這一模式對于青年干警的成長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由院庭領導擔任審判長與青年法官組成合議庭審理疑難案件,一方面院庭領導率先垂范將業務能力最大化釋放,真正回歸到“法官”這一角色;另一方面,通過與青年干警組成合議庭,寶貴的審判經驗能夠得到生動地傳承,為儲蓄“后備精英”奠定基礎。
第一標準:硬指標加碼核心競爭力
在今年上半年的工作總結會上,潘桂林特別通報了一份讓與會的各部門負責人有些意外的“成績單”,上面羅列了院庭領導的辦案數,這讓許多沒有完成既定任務的領導紅了臉、出了汗。
根據《關于進一步規范審判組織、加強辦案工作的實施意見》,業務部門的分管院領導每年擔任審判長的案件數量應不少于15件,業務部門庭長每年擔任審判長的案件數量應不少于30件,綜合部門分管院領導每年承辦或參與合議庭審理的案件數應不少于6件。
提到通報這份“成績單”的初衷,潘桂林表示:“通報只是一種手段,我們希望通過這種手段,將院庭領導辦案制度真正落到實處、起到作用、見到成效。從會議室到審判庭,院庭領導們應該將更多的精力傾注到審判業務中去。”
第一團隊:破壁壘打造復合人才
按照“全院一盤棋”的思想,武進法院各綜合部門與業務部門進行對接辦案,綜合部門具備法官資格的教導員及其他中層副職每年承辦或參與合議庭審理的案件數不少于10件,審判員不少于12件,助理審判員不少于6件,沒有審判資格的文秘人員必要時抽調擔任書記員。對未能完成辦案指標的綜合部門和人員在考核中實行一票否決制,取消其一切評優評先資格。
“今年3月至8月,綜合部門具有審判資格的人員共審結各類案件119件。很多綜合部門的干警都是從業務部門走出來的,他們的技巧與經驗應該成為法院審判工作中的一股強大的支撐力。”潘桂林表示,打破部門屏障打造復合人才,將有助于化解法院面臨的人少案多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