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三國孔明之薨有感
作者:蘆霞 發布時間:2010-09-19 瀏覽次數:974
在家看新版電視劇三國,諸葛亮死了。十年北伐,六出祁山,出師未捷身先死。
鞠躬盡瘁,最后抱憾而終,諸葛亮就此帶上濃濃的悲劇氣息。寢食難忘的愿望,常人難以承受的付出,那些自己獨“享”的時光其實并不是想象中那般淋漓盡致的痛快。總希望那樣的人能夠得償所愿。可有時天不從人愿,對諸葛亮竟也是如此。成功,也許也要有“人不夠,天來湊”的運道。
不禁反想,如果諸葛亮早就知道連年的精心準備、不停地辛苦奔波最終會徒勞無功,他會怎樣?是否還會這么堅持?我以為他還是會的。因為他是諸葛亮。不論其主劉備是什么樣的人,諸葛亮卻是性情中人,至忠至誠也至純。支撐他的乃是先主的三顧之恩、托孤之重,是先主及其“五虎上將”等一眾人中興漢室的宏愿。深知“偏安必亡”古訓的他希望在自己的有生之年能夠達成先主遺愿,為幼主留下一統的漢室江山,所以,他晝夜為此謀劃,為北伐作各種準備,明知成敗不以己意,卻從未改變心意。不論結果,他一定會竭力而為。
換作我的話,我會怎樣呢,想起前幾年看過的電視劇主題曲中的那句“早知道命運由天注定,我是否還要走萬水千山?”
“不管前面是荊棘滿地還是萬丈懸崖,我將義無反顧勇往直前,鞠躬盡瘁死而后已。”朱?基總理的話。每每念及,心潮澎湃。他也是如同諸葛亮一般,至情至性、至真至誠、堅韌不拔之人。這樣的人,讓我心懷無上的崇拜。
我卻是一個極其普通的人,沒有遠大的理想,也缺乏孜孜付出的毅力,也就說不上為了理想而勇往直前了。可是,得過且過、混混度日,就能無憾嗎?未必如此,虛度年華、碌碌無為也常會使人悔恨。其實,仔細思量,我們的理想不一定都冠以“遠大”,也可以就是做好眼前的事。學會以沉穩、膽識、重細節、積極主動的根性去培養洞察、思考和執行的能力,用根性和能力這兩條腿走好自己的路。兢兢業業,用心做好工作,經得起熱鬧也耐得住寂寞,在得到與失去中思考和繼續前行,首先善己身,然后得道多助而有所收獲,讓自己過得充實而心安理得。這樣,即便是命運天定,自己也能自得其樂、無怨無悔了。
記得聽人說過這樣一句話,“不管職位高低,勤奮敬業,就會得到尊重”,不論命運如何,我愿以此為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