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訪印象

 

   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人民法院不斷拓展審判職能,積極參與社會管理創新,走出了一條司法服務經濟建設和社會管理的新路子。

 

   該院與轄區14個鄉鎮、街道簽訂和諧共創協議,在38個村、社區設立了訴訟服務站,75名法官成為駐村(社區)指導法官,并增設了16個巡回審判點。與此同時,該院還與交巡警大隊、司法局、衛生局等多家單位創建聯動平臺,聯手化解矛盾糾紛,把司法觸角延伸到基層的每一個角落和老百姓生活的點點滴滴。

 

   一年來,該院結合辦案實際發出38份司法建議,條條被采納,成為推進社會管理創新的金點子,被譽為“司法錦囊”。

  

  14個共建單位合力壓降糾紛

 

   代表點評

 

   常州市人大代表、常州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孫國建:武進法院用合作共贏的理念推動司法與行政的良性互動,用體貼入微的便民服務把司法的觸角深入到企業和百姓生活中,既解決了訴爭的實際問題,又解決了群眾的思想問題,順應了法院參與社會管理創新工作的時代要求。

 

   7月11上午,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人民法院前黃法庭教導員何紀華接到禮加鎮司法所工作人員的電話,稱政平村張家村民小組17戶村民因土地承包經營權問題發生糾紛,鎮、村干部多次組織調解,但收效甚微,現在村民們正準備推選代表寫訴狀打官司。村干部已經通知3位村民代表到政平村的訴訟服務站,想讓法官協助調處。

 

   在政平村的訴訟服務站,村民們道出了原委。原來,上世紀九十年代,鄰村陸某耕種了張家村的拋荒田,張家村村民小組與陸某簽訂了承包合同協議,17戶村民在協議書上簽了字,承包年限至2027年。但現在雙方為糧食直補款歸屬以及是否提高上交款等問題產生了糾紛。

 

   何紀華介紹了土地流轉方面的法律、政策后,提出了調處方案:陸某不享受國家糧食直補款,由村民小組領取后再分配,同時鑒于承包種植的是經濟作物,適當提高上交款;上交款由陸某與村民小組每年結算一次,款項由村民小組統一處理;合同期限按原合同執行。對于這一方案,雙方都非常樂意接受,一場因土地承包而引發的糾紛很快化解。

 

   不出村就可以得到司法服務,不起訴就可以解決矛盾糾紛。這是武進法院與基層開展和諧創建活動取得的成效。

 

   2008年下半年開始,武進法院開展了大規模的社會調研,針對90%以上的矛盾糾紛發生在基層的實際,提出抓基層、強基礎、建網絡的工作思路,并與奔牛鎮結對開展和諧共創活動,組織法官走進鄉村社區提供法律服務,2009年,該鎮各類案件由共創前同期的589件降至412件,降幅達31%。

 

   今年,武進法院起草《關于開展“有效化解矛盾,共創和諧鄉鎮”活動的實施意見》,以區委、區政府文件形式下發至區各機關、鄉鎮,將司法審判與基層組織聯動,合力化解糾紛的做法拓展到全區范圍。目前,武進法院與轄區14個鄉鎮、街道簽訂了和諧共創協議,在38個村、社區設立了訴訟服務站,75名法官成為駐村(社區)指導法官,并增設了16個巡回審判點。

 

   據了解,自今年全面開展和諧鄉鎮共創活動以來,全區矛盾糾紛調處率、調處成功率、人民群眾對糾紛解決調處工作的滿意率持續上升,群體性事件發生率、越級上訪率、“民轉刑”案件發生率同期相對下降。與此同時,武進法院結束了多年來收案數一直持續上升的勢頭,民商事收案首次出現相對下降趨勢。

 

  18個特色平臺助推社會和諧

 

  代表點評

 

  江蘇省人大代表、常州市武進區區委副書記、區長徐偉南:武進法院積極搭建工作平臺,讓法官走到田間地頭,走進廠房車間,了解企業和群眾的需求,確保了法院參與社會管理創新能夠做到有的放矢,找到了司法切入社會管理的良方。

 

  “沒想到不到一星期就拿到了賠償款,感謝法庭為我做出的努力。”當一起交通事故案件的原告吳某拿到11萬元賠償款時喜出望外,逢人便夸武進法院交通巡回法庭的法官。

 

   近年來,交通事故賠償糾紛數量大幅增長,在民事案件中的比例超過30%,成為民事案件中的第一大類。由于法院與交警部門、保險公司的工作缺乏銜接,審理周期長、調解率偏低、執行難以到位等問題始終困擾著法院。對此,武進法院從搭建工作平臺入手,在武進公安局交巡警大隊設立了常駐式巡回法庭,包括3名法官在內的8名工作人員駐點辦公,提供立案、調解、審理等一站式服務。他們還聯合武進公安局、常州市保險行業協會出臺《關于建立涉訴交通事故賠償糾紛聯動調解機制的意見》,強化了與公安交警部門、保險公司在處理糾紛各個節點上的協作配合,大大改變了以往保險公司到庭參加訴訟率低、調解率低的局面。

 

   交通事故巡回法庭成立雖然只有4個多月,但成績喜人,調撤率達到了86.69%,平均審理周期不到15天,調解結案的案件自動履行率達到100%,當事人的訴累明顯減輕……今年6月,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以專刊加編者按的形式在全省法院推廣武進的這一做法。

 

   類似交通事故巡回法庭這樣的工作平臺,武進法院已搭建了18個。

 

   針對近年來勞動爭議案件大量增加的實際情況,武進法院聯合區人保局、司法局、總工會等多家單位,成立了解決勞動爭議糾紛的“聯席會議”,協調化解重大勞動爭議糾紛。

 

   此外,武進法院還將司法觸角延伸到社會建設的多個領域,先后與農工辦、婦聯、消費者協會、衛生局等制定了聯動工作意見,設立農村土地承包、婚姻家庭、消費者保護、醫療等社會矛盾調處中心;主動與人民銀行對接,定期將部分有能力履行而拒不履行的被執行人和被執行單位納入賴賬戶黑名單,在銀行征信系統中降低其信用等級,促進社會誠信體系建設……

 

   這一系列工作平臺,拓展了法院工作的社會空間,讓更多的力量參與糾紛的解決,成為司法職能對接社會管理創新的生動實踐。

 

  38個司法錦囊激活管理創新

 

   代表點評

 

   全國人大代表、中天鋼鐵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董才平:武進法院堅持能動司法,用司法的獨特目光審視社會管理活動和企業生產經管活動,不斷用司法的錦囊妙計促進社會管理創新,是一種更高層次、更高境界的司法。 

 

   筆者在武進法院采訪時目睹了一場“我為社會管理創新獻一計”研討活動。“巡回審判的法官不僅要會講法律,還要會講情、講理”,“緩刑少年犯幫教基地,可以考慮在社區設點”,“司法建議,應避免重發送而輕反饋的傾向”……法官們紛紛出謀劃策,場面十分熱烈。這是該院立足審判、推進社會管理創新的一個縮影。

 

   不久前,武進供電公司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加強電費抄表、核算、收費管理規定》,并下發至下屬各部門和供電所,對電費抄表、核算、收費予以了嚴格規范。這個規范的出臺,源自武進法院的一項司法建議。

 

  “我們在審理兩起職務侵占案件中,發現了這個問題。”武進法院刑庭法官吳文亮介紹說。

 

   從事農村電工工作的被告人蘇某和蔣某,利用電力抄表、收費等職務便利,采用篡改用戶數據、私開作廢電費發票、收不入賬等手段,侵吞本單位電費,在五年時間內侵吞電費26萬元……法官在調查中發現,武進供電公司在電費抄表、收費過程中存在電費抄收不規范、營業管理環節脫節、缺乏必要監管等工作漏洞。

 

   為此,武進法院向該公司發出三點司法建議,希望他們及時整改,對電費抄表、核算、收費事宜予以規范。法院的司法建議引起了該電力公司的高度重視。該公司根據法院的司法建議對日常管理和制度執行等方面進行清查整頓,制定整改措施。改變原農村電工一個人負責管轄區域內的抄表、收費、業務擴充的管理模式,實行同一區域抄表、收費、業務管理的相互監督,并在全公司范圍內深入開展廉潔從業教育。

 

   20095月至今,武進法院結合辦案共發出38份司法建議。這38份司法建議全部被采納,成為推進當地社會管理創新的好幫手。

 

   此外,武進法院每年還編發知識產權審判工作白皮書、行政審判年度報告、涉法涉訴情況調查報告等,充分發揮法院的信息資源優勢,為社會公眾提供防范市場風險的有效預警,為政府、企業和社會組織的科學決策提供參考指引,放大了法院參與社會管理創新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