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念學:法官當用好“五面鏡”
作者:馮念學 發布時間:2010-08-10 瀏覽次數:1154
唐太宗李世民有一句名言:“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潛;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這是古人對“鏡”的深切領悟和正確詮釋。作為新時期的人民法官,是公平正義的化身,他們的一舉一動都代表著執法者形象。可以說,法官的良好形象是整個單位和部門工作的“助推器”,對審判事業的成功將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為此,筆者認為,法官在審判中要用好望遠鏡、顯微鏡、放大鏡、反光鏡和多棱鏡等五面鏡,切實樹立起親民愛民的新形象。
一是常用“望遠鏡”擴視野。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隅。人民法官處在一個千姿百態,變化多端的大千世界里,新事物和新問題層出不窮,新法令和新法規不斷展現,就要求法官要有長遠眼光、戰略思維,走出“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誤區,要常用“望遠鏡”來登高望遠,開闊自己的視野,深刻反思思想精神狀態,把思想認識從那些不合時宜的觀念、做法和體制的束縛中解放出來,從對馬克思主義的錯誤的和教條式的理解中解放出來,從主觀主義和形而上學的桎梏中解放出來,積極探索審判執行工作的新思路、新方式、新技能,把握時代的脈搏,選準自己努力的方向,以靈活的思維捕捉信息,分析其所然,培養“春江水暖鴨先知”的敏銳性和預見性,做到“先知先覺”、見微知著、舉一反三,從而在思想認識上搶先一步、想深一層。切實增強工作的系統性、預見性和創造性,用新的舉措推動工作的進展,在創新中提高、在突破中前進,扎實有效地推進三項重點工作的開展,以實際行動樹立新時期法官的良好形象。
二是多用“顯微鏡”查細節。天下大事,必做于細。同樣,做好審判工作更要細致、細致、再細致,細節決定成敗。不論是立案、審理、執行的大事、后勤裝備的實事,還是接打電話、校對文稿的瑣事,都事關領導和單位工作的正常開展以及法院在人民群眾中的形象。我們之所以在某些具體問題的處理上會出現漏洞和不足,就是因為把一些細節問題沒有及時處理好。因此,在利益訴求多元、價值觀念多樣的今天,我們就必須多用顯微鏡,讓自己來個清楚徹底的“體檢”,“體檢”過程中既要看清,又要看細。特別是在自我感覺良好時“飄飄然”狀態下,或是在取得成績、獲得成就心情得意之時,更要將自己暴露在“顯微鏡”下來查找自己工作上的不足。為此,我們在審判工作上,就要克服見怪不怪和差不多就行的思想,按照精細化管理的要求,注重細節末梢,重視犄角旮旯,讓每一個疏漏都在“顯微鏡”下無從遁形。從而提高自己的整體素質和服務水平,真正做組織放心、群眾滿意的“人民法官”。
三是重用“反光鏡”找差距。哲人說,聰明者用別人的教訓警示自己,愚笨者用自己的教訓警醒別人。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一些法官往往習慣于用“手電筒”照別人,而忽視使用“反光鏡”來找差距,結果導致個別法官因長期看不到自身存在的問題。因此,廣大法官要重用“反光鏡”,經常“回頭看”,尋找和別人的差距,做到“吾日三省吾身”,特別是要學“水”的姿態和雅量,主動放低自己的位置,時刻將“自重、自醒、自警、自勵”的要求牢記心中,以客觀的眼光看待自己的優點和不足。有比較才有動力,有差距才有發展。法官要多向先進典型看齊,多拿自己跟先進典型作比較,因為選擇高的比照標準才有高的起點。通過對比,看看自己有哪些“技不如人”的地方,不斷找出自己存在的差距,并把差距化作學習的動力。比著學,比著干,使自己學有榜樣,趕有目標,做有比照,在比、學、趕、超的氛圍中容易上進,這樣,才能做一名真正的、合格的法官。
四是善用“放大鏡”論危害。俗話說,“千里之堤,潰于蟻穴”。法官如果不能做到見微知著,不善于發現問題,或者發現問題卻不對問題及時處理,熟視無睹,任其發展,那么,就可能會釀成大疾,小問題演化成大問題,最終貽誤黨和人民的事業。為此,作為一名法官,只有時刻從政治的高度、黨的事業興衰成敗和黨的生死存亡的高度,把自身存在的問題擺到“放大鏡”底下來觀察,放到法律法規和黨章的規定中來對照,要把查找到的問題擺到“放大鏡”下來觀察,充分認識自身存在問題給黨的事業和形象所帶來的危害,從而及時主動加以改正。善用放大鏡將問題放大化、將矛盾暴露化,不是嘩眾取寵,不是表面文章,而恰恰是法官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對黨忠誠、對人民負責的具體體現。
五是勤用“多棱鏡”找根源。人無完人,金無足赤。再優秀的法官也會有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也有自己的缺點和不足;也會出錯、出格,甚至于出事。然而,有問題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針對存在的問題進行“解剖麻雀”、深挖根源,從而改正錯誤、彌補不足。為此,作為法官,應該經常用科學發展觀的要求、黨性的原則和法官的標準來對照檢查自身問題,要勤用“多棱鏡”,從多種角度、多個方位查找深層次原因,深刻剖析問題背后的原因,找準問題的癥結。惟其如此,才能不斷增強工作的科學性、預見性和有效性,從而避免少犯錯誤,不走彎路,才能以如履薄冰、如坐針氈的危機感,及時主動地加以糾正,并從中吸取教訓,引以為戒,從而確保我們的審判事業經得起人民和歷史的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