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手下棋,講究的是布局。今年以來,常州市兩級法院不斷拓展審判職能,通過搭建管理平臺、整合管理資源、服務領導決策“三著棋”布局參與社會管理創新,真正把司法觸角延伸到基層的每一個角落和老百姓生活的點點滴滴。

  結對子:打造聯動點

  “法院參與社會管理創新不能孤軍作戰,而是要依靠黨委領導,走與各行政部門和基層組織齊抓共管之路。”常州中院院長姜洪魯如是說。

  為整合利用好行政管理資源,去年底,常州中院向市委政法委報送《關于建立化解行政爭議互動聯動機制的報告》。今年5月,常州市委辦、政府辦下發《關于建立化解行政爭議互動聯動機制的實施意見》,建立了行政調解與司法調解互動銜接制度、重大復雜案件通報制度、重大信訪維穩工作協調制度等七項制度。中院行政庭還與市政府法制辦簽訂了和諧共建協議,加強行政審判與行政執法的溝通與協調。此外,常州各法院還與司法、公安、工商、消協等部門聯合建立訴調對接機制,與共青團、婦聯、學校和基層組織建立各類青少年維權機制,與鄉鎮、公安和司法等建立聯調機制,聯手化解發生于基層的矛盾糾紛。

  以結對共建的形式參與社會管理創新,是常州法院開展這一工作的一大亮點。多年來,常州中院堅持開展“黨員進老區,萬人幫萬戶”活動,16個黨支部與溧陽市薛埠鎮河口村40戶貧困家庭結成了扶貧對子,扶持引導農村產業轉型,幫助解決各類涉農糾紛。近年來,全市法院積極推進與鄉鎮(街道)、社區(村)和諧共建活動,通過豐富完善人民法院聯系企業的方式、推進巡回審判工作、開展訴調對接活動、加強社區矯正工作等措施,加強和諧共建,從源頭上預防和減少了大量涉穩重大問題的發生。

  搭臺子:找準著力點

  參與社會管理創新,首先要弄清楚老百姓的需求是什么。為此,常州法院近年來先后制訂了多項參與社會管理創新的工作機制,出臺《關于建立和完善民意表達機制的若干意見》等20多個工作意見,積極搭建工作平臺,找準參與社會管理創新工作的著力點。建立完善了領導干部與基層單位掛鉤聯系制度,設立法院開放日,開通院長電子信箱、網絡民意直通車等,及時掌握群眾司法需求,加強法院與人民群眾的溝通聯系。積極開展“百名法官進百企”活動,去年以來,全市法院共派出204名法官,對196家企業定期進行走訪調研,及時掌握企業對法院工作的意見和建議。

  為有效化解糾紛,維護社會穩定,常州法院做好做足調解文章,先后在全國率先推出民調窗口和訴訟服務中心等工作平臺,扎實做好訴前調解和服務工作,真正地將糾紛化解在萌芽狀態。鐘樓法院綜合運用“民調窗口”和區、街道、社區三級調解網絡等,2006年以來成功化解糾紛2000余件,調解成功率達93%。

  去年6月在全市法院推廣新北區法院的訴訟服務中心工作以來,全市法院訴訟服務中心訴前調解糾紛5000余件。此外,天寧、鐘樓法院先后率先推出法治村官和派駐法官制度,將法官推向社會矛盾糾紛的最前沿,現場辦公,就地化解決矛盾糾紛。武進、金壇、新北等法院分別成立道路交通事故、涉農糾紛、知識產權審判等行業巡回法庭,積極搭建類案特殊審判平臺,方便群眾訴訟。溧陽法院專門成立速裁中心,為簡易案件審理提速,被當地老百姓親切地稱為“審判臺上的BRT”。

  出點子:放大“興奮點”

  常州法院參與社會管理創新,不但堅持“治病救人”,還注重“亡羊補牢”,在堅持關口前移、加強預防的同時,對實踐中發現的管理漏洞及時提出意見和建議,主動為社會管理部門決策提供有價值的參考意見,幫助有關單位落實防范措施。

  江蘇常林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機械類上市公司,伴隨近年來公司生產銷售業績逐年攀升,涉訴糾紛也日漸增多。鐘樓法院對近年來審理的該公司43起經濟糾紛案件進行認真分析研究,先后為該企業發去銷售或催款人員應嚴格按合同約定確認對賬單、收集債務人的必要法律資料并建檔保管、盡可能要求債務單位的實際投資人提供連帶責任保證、完善授權委托制度防范惡意代理等4條司法建議,公司董事長李延江連稱法院“雪中送炭”,今年以來涉及該公司的糾紛明顯減少。

  為黨委政府和行政機關提出司法建議,為政府決策提供參考是放大法院參與社會管理創新成效的一條重要途徑。今年5月,常州中院經調研向市委市政府報送了《關于城市拆遷及土地儲備工作的調研報告》,有針對性地提出了改進土地收儲工作及城市房屋拆遷工作的11項建議。市委書記范燕青批示認為分析建議很有針對性,市政府在采納相關建議的基礎上,對全市的拆遷工作進行了重要部署。

  2008年以來,全市類似這樣被市、區兩級黨政主要領導批示肯定或轉化為工作意見的司法建議或調研報告已有30余次。針對金融危機形勢下審判領域出現的新情況,常州中院及時推出“服務經濟發展,為困難企業排憂解難”五項司法對策,幫助企業完善應對機制。同時起草《關于處理困難企業關停問題的若干建議》,對企業職工工資保障、財產處置、債務處理等提出司法建議,被有關部門采納。鐘樓法院向常州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常州市建設局等職能部門提出的一件司法建議,最終促成市政府《關于全面推進農民工參加工傷保險的意見》的出臺,為全市范圍內農民工權益保護提供有力的政策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