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眾”不應成為免責的擋箭牌
作者:周陳華 儲鵬杰 發布時間:2012-09-10 瀏覽次數:1055
9月5日上午,蘭州高速公路一輛載有葡萄的大型貨車發生側翻,車上價值30余萬元葡萄遭人哄搶。交警稱,盡管制止一部分人的哄搶行為,但是很多人不聽勸告仍繼續哄搶。(9月6日 《蘭州晨報》)
在蘭州高速公路上,一輛拉運葡萄的大貨車在急轉彎處側翻,當地村民非但沒能伸出援手,還居然趁人之危聚眾哄搶,造成損失約30萬元——一個足以使駕駛員傾家蕩產的數字,真是怎一個“丑陋”了得!
“以團結互助為榮,以損人利己為恥;以誠實守信為榮,以見利忘義為恥……”,新時期社會主義榮辱觀是規范和引導人們行為最基本的價值取向,如果這個都做不到,那就應了孟子所講:“人不可以無恥。無恥之恥,無恥矣!”
村民膽敢在光天化日之下聚眾哄搶他人合法財物充分暴露了人性在失去制約時最丑陋的一面,這固然有盲目從眾的心理作用,但歸根到底還是取決于村民利害得失的理性權衡,“聚眾”就是要害所在:“利益”均沾,風險分攤,但法不責眾。
具體而言,聚眾哄搶分散了個體哄搶的財物數額,難達處罰標準,加之人數眾多且行為同質,事實很難查清,降低了被處罰的風險,往往會因難以處罰或處罰不齊導致不了了之。
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我國《刑法》明確規定“聚眾哄搶”屬于犯罪行為,對其首要分子和積極參加者要科以刑罰。此外,《社會治安管理條例》等相關的行政法規也有明文規定。聚眾哄搶已超越了道德的范疇,嚴重侵犯了他人的合法權益,危及公眾秩序,其產生的“破窗效應”對于社會公德的沖擊絲毫不亞于任何級別的洪水、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災害造成的危害。
如果“聚眾”成為免責的擋箭牌,這將不僅不能挽回權利人的損失,也不足以警示聚眾哄搶者,甚至等于變相縱容和默許,更重要的是踐踏了憲法、法律的尊嚴,對道德滑坡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嚴重危害到社會的和諧與穩定。
子曰:“鄉愿,德之賊也。”維護公民的合法權益是政府的基本義務,政府不能因工作難度大而成為沒有是非標準的好好先生,而當在懲惡揚善中構建和諧。這要求政府在處理哄搶事件中堅守法律的剛性原則,當然也不否定工作方法的柔性和藝術性。要通過走訪、調查等手段,結合網絡上傳的哄搶現場圖片等最大限度地還原爭相,一一找出責任人,對構成犯罪的要嚴懲不貸,對普通參與者也要通過教育、宣傳以及國家強制力敦促其退還贓物、賠償損失并適當施以懲處措施。
唯有剛柔并濟、標本兼治,方能從根本上防止丑陋蔓延,并進一步扭轉社會不正之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