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警官講“茅師傅”的故事
作者:婁銀生 發布時間:2011-09-20 瀏覽次數:1128
人物檔案:
茅勁虎,1952年8月出生,大學法律專科。1979年1月進入江蘇省吳江市人民法院工作,至今已在法庭工作近32年,辦案3500多件。相繼被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授予“江蘇省文明法官”、“江蘇省人民滿意法官”、“江蘇省法院先進工作者”,被最高人民法院授予“全國法院系統指導人民調解工作先進個人”等稱號,多次榮立個人三等功、二等功、一等功。
聽說江蘇省吳江市的部分公安民警拜了法官茅勁虎為師,跟班學習群眾工作法,記者來到吳江,與震澤派出所的幾名干警聊了整整一個下午。記者忘了自己是一個采訪者,以一種十分放松的心情,傾聽他們跟班學習茅勁虎的故事。
“要拜師,就要拜名師”
--副所長翁衛方
翁衛方,四十出頭,中等個頭兒,沉穩低調。
我和茅法官的接觸比較多,對茅法官也很了解。盡管我們所是全國一級公安派出所(公安部對基層派出所綜合考評之后所確定的最高級別的榮譽),但工作起來明顯感覺到社區民警的矛盾糾紛調解能力、對群眾工作的駕馭水平還是有所欠缺。但同時我們發現,很多疑難糾紛,前面調解過多少次調不成,而到了法庭卻總可以解決。所以我們就想到了震澤法庭,想到了茅法官。
要拜師,就要拜名師。去年底,我們震澤派出所社區民警調解培訓基地在震澤法庭成立,我們學習茅法官的糾紛調解法就有了這樣一個平臺。
應該說,茅法官給我的印象很深,我自己常聽他的課,也常旁聽他的庭審。說到最大的感受,他辦案中有三點讓我很受啟發。第一是借力,自己可以完成的工作,要盡最大努力,不能完成的要善于借力;第二是耐心,調解不是一時之事,需要不斷地做工作才可以獲取人家的信任和理解;第三是角度,要從群眾的角度想群眾的問題,這樣提出的解決方案就不會不近人情,自己的工作方案才會被人家所接受。
現在可以說,我們民警在調解難案的時候,都是邊調解邊和茅法官聯系溝通。記得有一家震澤的企業,老板是臺灣人,公司比較小,公司的管理制度不是很健全。一天一個工人的小孩在廠里玩耍時,被掉下來的重物砸死了。這個小孩的母親是智障,孩子好不容易才生下來。當時,小孩死后家里親友的情緒都很激動,一幫外省的家屬起哄鬧事,小孩家屬提出要賠償36萬元,我們派出所在接手處理中感到很難辦,便及時聯系了茅法官。茅法官當即放下手中的工作,在法律和方法上給我們指導,使后來我們的辦案警官在處理的時候心中有了底。起初,廠里的負責人不同意賠償,我們按照茅法官的方法堅持調解,用耐心來化解,當這個糾紛得到妥善解決后,大家都很欽佩茅法官。
說實話,原先在我們的印象中,法官理論性很強,高高在上,是不怎么接觸社會的那種,而我們警官是要經常出去做群眾工作的。但現在與茅法官等跟班學習后,我們發現法官不僅有理論知識,而且還有很強的群眾工作能力,比我們更會接近群眾,更會將抽象的法律理論轉化為群眾聽得懂、能接受的語言和方法,使得他們在化解矛盾糾紛中游刃有余。這一點,大家都說,對社區民警至關重要,日后也成了我們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標桿。
“做群眾工作,首先是要以群眾貼心人的姿態進入角色”
--青年民警趙濤
趙濤,三十五六歲,一張血氣方剛的臉虎虎有神。
我前不久親眼看了茅法官處理的一起糾紛,是一個姓李的醫生告病女母親沈明華侵犯名譽權的案子,很受感染。被告沈明華在十年前生下一個女兒,至今不能開口講話。沈明華認為是李醫生在接產時失誤,造成女兒腦癱。于是天天帶著女兒到醫院找李醫生鬧事。我們派出所、司法所對沈明華多次勸阻與教育都沒有效果,而李醫生精神上受到很大的刺激,經診斷為神經官能癥,李醫生以侵犯名譽權為由將沈明華告上了法庭。
可沈明華卻不理不睬,仍舊天天到醫院吵鬧,要賠償幾十萬元的損失。那天,我看到茅法官找來沈明華時,沈明華就將女兒往法庭上一丟,大嚷著要法庭養女兒。很明顯,被告已構成了侵犯名譽權。當時我就想,對這種不講理的人,完全可以堅決地判她敗訴。可茅法官說,如果下了那一紙判決,不僅案結事不了,而且還會增加她的怨氣。茅法官走訪我們派出所和司法所、計生辦、醫院、村委會,了解到當年沈明華在這家醫院生產時,醫院確實存在沒有及時動手術的問題,后沈明華轉院生產,由于時間拖延,造成了孩子腦癱。
茅法官在把握事實后,反復地做被告的工作,并告訴她就醫療事故可以另外起訴,但沈明華不聽,仍要醫院賠償,要不就與李醫生拼命。茅法官又一次次地下鄉同其親戚做工作,表示在這個案子辦完后,會去醫院做工作,一并解決他們多年的宿怨。在茅法官的努力下,沈明華終于認識到自己對李醫生的侮辱是太過分了。在開庭時,沈明華當著很多人的面向李醫生賠禮道歉,還負擔了訴訟費。案件調結后,茅法官立即與市衛生局、司法所、鎮分管領導以及我們派出所的領導聯系,找醫院及沈明華再次就地調解,終于達成了一次性的賠償協議。事后,我聽到鎮領導說,沈明華誰的話都聽不進去,就是聽茅法官的活。
這起案件對我觸動很大,茅法官沒有就案辦案,而是心系群眾找到矛盾糾紛的癥結去化解。
我感到自己在群眾觀念上出了問題,因為我是搞刑事的,后來轉到社區做基層民警,在做社區工作的時候感覺很吃力。從這起案件中,我看到茅法官一招一式的工作方法體會很深,我學會了從當事人的角度去考慮問題,對以后的工作受益匪淺。有一次,我在調解糾紛中,雙方情緒很激動,在無法談下去的時候,我跟茅法官學,心貼心地做工作,首先讓當事人信任我,我還找來了雙方的親戚出面,最后化解了糾紛,我感到很有成就感。
茅法官親和力好,很容易得到當事人的信任。做群眾工作,首先要以做群眾貼心人的狀態進入角色,調處群眾矛盾糾紛時,才能得心應手。我想,這是我學茅法官最深的一點體會吧。
“調解糾紛,不僅要有法律素養,還要有耐心和智慧”
--青年民警劉世琪
劉世琪,三十出頭,瘦高個兒,面顯文氣。
有一起糾紛,我至今印象都很深。12000斤大米送進食堂,買米的人卻玩起了失蹤。賣米人張老板拿著這張送貨條子,卻不知向誰討要米款。沒辦法,張老板來我們派出所報警就有20多次,可我們沒能解決,后來這個案子在茅法官的手上解決了,我們都很佩服,因為這個案子真的很棘手。
江西的張老板是個種糧大戶,他來到吳江做大米生意,有兩次將大米賣給了一個外資公司的食堂,而這都是和一個叫談全盛的人聯系的,錢也是由談給支付的。
誰知,當張老板第三次將12000斤大米送貨給談全盛,過幾天去要錢的時候,卻發現談全盛已離開了這個食堂,所有食堂的人都調換了,那個外資公司的人說談全盛不是他們公司的人,食堂是承包給上海一家餐飲公司的,談全盛的身份與餐飲公司是什么關系不清楚,張老板要外資公司付米款遭到了拒絕。
當那天張老板來派出所時,我們感到很為難。于是,張老板向震澤法庭求助。茅法官指導張老板辦理了立案手續。庭審中,外資公司拿出了食堂是由上海某餐飲公司承包的證據,雙方簽有承包合同,餐飲公司的負責人不是談全盛。張老板手中的送貨單,既沒有外資公司經辦人的簽名,也沒有餐飲公司的蓋章,就是說,不能證明張老板將大米送到外資公司食堂。同時,張老板又沒有其他證據證明談全盛的身份和送貨單上的簽字是不是談全盛親筆所寫。
根據“誰主張,誰舉證”的原則,官司陷入了困境,張老板著急萬分。
在跟班學習中我看到,茅法官對這位農民兄弟的處境非常同情。開庭后,茅法官按照外資公司提供的食堂承包合同中上海某餐飲公司的聯系電話,幾經周折聯系到了餐飲公司的負責人。這位負責人說,食堂是轉包給談全盛的,承包期結束后,談全盛早已離開吳江,聽說在張家港打工,但具體住址不知道。茅法官對這位餐飲公司負責人說,如不將談全盛找到,法院將依法追加餐飲公司為共同被告參加訴訟。
這話很靈驗,餐飲公司第二天就派人找到了談全盛來法庭。在茅法官的一番談話后,談全盛沒想到自己的行為屬于欺詐,當即就付清了全部米款。在場的人都沒想到,在開庭的第二天,張老板就領到了米款14000元。
憑法據理有情,跟茅法官學辦案、學調解體會很深。我們青年警官以往在矛盾糾紛發生后,當事人找到我們時,一次兩次可以,找了好多次以后,心里就開始不舒服、不耐煩了。因為我在學校里學的都是刑事偵查,對做群眾工作沒有概念,缺乏耐心,以前這樣的事情我并沒覺得有多么嚴重,還責怪當事人天天吵來吵去,又不是什么出人命的事情。但是在學習茅法官后,有人說我的工作態度明顯好了很多。首先,耐心是我學習中得到的最大收獲。當時張老板來了很多次后,我一是堅持耐心地做工作,不管有沒有效果,站在對方的角度就不覺得厭煩。二是做工作有理有據,這是我學習中得到的第二個收獲。把一些相關的法律知識講給當事人聽,有些東西不講清楚,人家不理解,怎么會接受你的主張。三是做好工作要善于學習,積累經驗。茅法官干到老學到老,他很睿智且很有經驗,處理矛盾糾紛時對癥下藥,很有成效。我將學習到的茅法官的工作方法應用到實際工作中很受益,感到自己也成熟了許多。
明年茅法官要退休了,就要與我們分開了,我心里總有點失落,但他的工作精神一直留在了我的腦海里,將是我永遠的師傅。
辦好案件 帶好徒弟
虞向榮
與茅勁虎有過接觸的年輕人,都喜歡稱呼他為“茅師傅”。因為,在他們的眼里,茅勁虎不僅是一位公道正派的法官,更是一位令人尊敬的師長。
這些年輕人,既有庭內的青年法官,更多的是派出所的社區民警、大學生村官,還有社區的人民調解員、城管執法隊員。他們通過與茅勁虎的親密接觸,學到了最為需要的本領--做群眾工作的方法。
茅勁虎是遠近聞名的“紅人”,長期在基層法庭工作,積累了豐富的群眾工作經驗,處理了大量的疑難復雜糾紛,特別是調解工作很有一套,被當地群眾稱為慈云塔下的“老娘舅”。在千年古鎮震澤及其周邊地區,甚至在鄰近的浙江,茅勁虎都是一位響當當的人物,不少當事人打官司指名要求茅法官來審他們的案子。
漸漸地,調解成了茅勁虎的品牌,茅勁虎也成了震澤法庭的品牌,慕名來學習的也越來越多。震澤法庭庭長吳建中敏銳地感覺到,以茅勁虎為代表的幾名老法官,是法庭的寶貝,他們的作用不光是要辦好案件,還要帶好徒弟,把多年積累起來的工作方法、工作經驗、工作作風傳承下來。不光要讓好傳統在法院內部發揚光大,還要把觸角伸向院外、伸向社會,把它當作法院參與社會管理的著力點,把它當作做好群眾工作的立足點。
這樣的設想與轄區不少單位的想法不謀而合。比如說派出所的年輕民警,都是通過公開招考錄用的,他們學歷高,理論功底扎實,專業知識豐富,但他們往往是“三門”干部,從小到大,出了家門進校門,出了校門進所門,與社會的接觸少,缺少工作經歷,在紛繁復雜的現實面前想不到也不知道如何去了解情況、化解矛盾,遇到問題常常不知所措。一些外地來的干警,語言關、風俗關等還沒有過,與群眾有著很厚的隔閡,這樣的狀態去做工作效果是可想而知的。于是,拜師也就應運而生。
“拜師就要拜名師”。茅勁虎自然成了首選,讓他去開講座、談體會、傳方法的邀請紛至沓來。更絕的是,派出所、城管中隊等單位把調解技能培訓基地建到了法庭,這樣他們可以通過隨崗培訓等面對面的方式進行學習,茅勁虎開庭辦案、接人待物的一招一式被他們看在眼里,記在心中,隨之潛移默化地運用在工作中。
茅勁虎當然很樂意擔任這樣的角色,恨不得把渾身解數全部使出來。他常說,要帶著對人民群眾的深厚感情去辦案,群眾有了困難來找你,你一定要設身處地地為他們著想,把他們的事情當作自己的事情,站在他們的角度上處理糾紛,這樣才有人情味,才有說服力。其實,他本身就是一部活生生的教科書,扎根法庭三十多年,從來沒有懈怠過一天,雖然明年就要退休了,但每年仍要辦200多件案件,一點也不輸給庭里的年輕人。在他看來,增強做好群眾工作的意識是最為重要的。有了這個意識,就會全身心地撲下身子,就會有耐心去傾聽,就不會昧著良心去辦案。
有了一顆感恩的心,自然就會細細琢磨說話辦事的方式方法。茅勁虎的會說話、善溝通,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這也僅僅是他工作經驗的一小部分。接待當事人時滿面春風,調解案件時和風細雨,一旦坐上審判臺就不茍言笑,不怒自威。不同的場合,不同的角色,在茅勁虎身上駕輕就熟,收放自如。年輕人普遍反映,聽茅師傅接電話就是一種享受,回答問題要言不煩,啟發引導絲絲入扣,對方急,他一點也不急,娓娓道來,對方蠻不講理,他耐心誘導,不知不覺中,堅決不肯到法庭的自覺自愿地來了,堅決不肯讓步的心甘情愿地接受了法官的調解方案。
當然,當好師傅,人格魅力不可或缺。茅勁虎的敬業自然不必說,為了說話有底氣、辦案有思路,多少個夜晚都是在桌前燈下度過的。茅勁虎的老伴說,忙了一天回到家,他常常累得連話也不愿多說一句,但這么累,他每天都不忘學習。除了偶爾聽聽越劇外,他沒有其他的愛好,連門也不串。他的自律、節儉、謹慎、內斂都是出了名的,在他眼里,每辦一個案子都會感到如履薄冰,就怕自己的不公損害了當事人的利益,就怕自己的不慎影響了法院的形象。
茅勁虎的努力,讓他贏得了無數榮譽。但他最看重的還是多做點有益的事,讓自己發光發熱。別人問他退休后有什么打算,他說舍不得離開法官這個有意義的崗位,但堅決服從組織安排。看著年輕人一天天在成長,心里就感到愉悅,他甘愿當一名引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