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第一信號”為“第一行動”
作者:張寬明 王玉飛 發布時間:2011-08-30 瀏覽次數:1016
連日來,一場群眾觀點大學習、大討論、大走訪、大整改活動在儀征市法院如火如荼舉行著。
“民有所呼我有所應,民有所盼我有所為,把群眾的情緒作為第一信號,把群眾的需求作為第一行動。”這是儀征法院全體工作人員在群眾觀點大討論中形成的共識。
今年初到任的儀征法院院長張澎感慨萬端:好多過去理解不透的問題在這次大討論中有了更深切的體悟……去年法官人均結案123件,許多法官加班加點,沒有加班費;有的甚至帶病工作,60%以上人員處于亞健康狀態。可是,人民群眾滿意率排名還相當靠后,群眾對法院工作為什么不滿意?
張澎說:問號像秤砣一樣掛在心里,在這次大討論中我們要把問號拉直了!
人民群眾追求裁判公正,慢不得!
村民張某講述了他的親歷,買了建材準備蓋房,可鄰居阻礙。為了排除妨礙,起訴到法院。法官只要在三個月內辦結案件就不算超期,而張家是拆舊房蓋新房,全家要在臨時帳篷住三個月,買的水泥在外日曬雨淋早就失效。法院辦案講程序,可程序走完了,黃花菜早涼了。
“當事人走進法院,首要需求是效率!”法官們聽了深受觸動。
“程序法規定辦案期限是審理案件最基本的時限,我們決不能以此來考核法官的辦案效率。”張澎說:“一定要以人民群眾對司法效率的期待來考核,在法定期限內,急案急辦、特案特辦,怠慢不得。”
今年來,儀征法院從做好群眾工作的角度,實行辦案大提速,推行效能評估機制,努力實現收、結案良性運轉。1至7月份,儀征法院結案均衡度連續七個月超過93%,遙遙領先于全市基層法院的前列;法官人均結案78.3件,位居全市基層法院前列。
人民群眾實現勝訴權益,等不得!
“法院每年的工作報告中案件執結率都在98%以上,而為何又年年執行難?”每每對人大代表提出如此問題時,法官都很難自圓其說。
“基層法院執行難中,最根本的問題是人難找。這些長期同執行人員打游擊的被執行人,有的是早出晚歸,有的是故意躲避執行”,執行局長徐錫龍說:“從年初開始,我們大膽嘗試新的執行機制,即凌晨執行常態化。”執行干警抗嚴寒、冒酷暑,不分晝夜、披星戴月,把一個個“老賴”堵在被褥里、睡夢中,攻克一件件“骨頭案”,一批長期與法官玩“貓鼠游戲”的被執行人,紛紛到法院履行義務。與此同時,執行局還主動恢復執行了296件長期處于“休眠”狀態的中止執行案件。
人民群眾享受司法溫暖,冷不得!
“法律,不僅應有秋風掃落葉般的嚴酷,還要有春風煦日般的溫暖”。
今年來,立案大廳為當事人提供一條龍服務,當事人一進法院門,便有一位面帶真誠微笑的導訴員為其引領辦事;一般民事案件30分鐘內即可辦完立案手續;大廳安裝了電子觸摸屏,當事人可查詢法律法規、案件信息;設置了物品櫥柜、保溫水桶、水杯;在人民法庭開通了遠程立案和電子印章系統,當事人可以就近立案并及時領取法律文書;一律免收特快專遞郵寄費、訴訟材料復印費……
年初,在案多人少矛盾十分突出的情況下,從審判一線抽調5名法官充實到訴訟服務中心。1至7月份,共辦理訴前調解、訴前保全、訴訟保全案件621件,這種便捷、快速、高效化解糾紛的方式,普遍受到當事人的歡迎。前不久,儀征法院獲“全省法院訴訟服務中心先進單位”稱號。
群眾觀念是改進作風的源動力
“儀征法院通過群眾觀念大學習、大討論、大整改,把第一信號作為第一行動,有力推進了法院工作,提升了司法公信”。儀征市部分人大代表給記者介紹了儀征法院的變化:
變化之一:審判質效大改善。 去年,儀征法院審判質效綜合考評在全市基層法院靠后,今年來,已連續7個月排名靠前,其中,案件均衡度、被發回改判率、案件實際執結率均保持第一。
變化之二:群眾滿意度大提升。據近日民意調查顯示,群眾的滿意率達到99%,法院的司法公信力大幅度提升。在最近法院召開的能力作風建設大會上,市委副書記高云說:“今年來,法院干警懷著對人民群眾的深厚感情,依法為群眾辦實事、解難事、做好事,當事人滿意了,市委市政府滿意了,人民群眾滿意了。”
變化之三:涉法信訪大下降。長期令法院困惑的涉法信訪中絕大部分為涉執信訪,而今年1至7月涉法信訪中沒有一件涉執信訪。相反,由于執行力度空前加大,一封封表揚信、一面面錦旗源源不斷地送到法官手中。
變化之四:隊伍形象大變樣。扎實開展“發揚傳統、堅定信念、執法為民”主題教育實踐活動,大力推進做好群眾工作的業務建設,提高服務群眾的能力,涌現了一批“季度之星”、辦案能手、調解能手,樹立了儀征法院、法官親民、愛民、為民的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