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鏗鏘玫瑰深情綻放
作者:朱 敏 朱加賽 發布時間:2011-08-16 瀏覽次數:976
徐州豐縣,江蘇最西北,蘇魯豫皖四省七縣交界,美麗豐饒的大沙河蜿蜒流經。
豐縣華山巾幗法庭,是全省265個人民法庭中唯一一個女子法庭。46歲的劉素英,就是這位“唯一”的女庭長。
盛夏清晨,短發精干的劉素英跳上班車,匆匆趕往20公里外的另一個“家”:華山巾幗法庭。上午庭務結束,她將與庭里同事奔赴轄區范樓鎮虺城村,向該村村民逐一清收兩年前案件訴訟人蘇某賒銷給他們的土豆種子欠款。
“欠款幾十元到幾百元不等,共有一百多戶。蘇北農村,這類涉及菜種、獸藥、飼料款的小額買賣合同糾紛較多,巡回審判、上門就地調解能夠較快較好地實現案結事了,同時可以達到很好的普法效果。”劉素英跟記者說。
巾幗法庭管轄3鎮1林場86個自然村,面積345平方公里。法庭成立以來,劉素英和庭里的女法官們足跡踏遍了這里的每一寸土地,為轄區25萬群眾提供便捷高效的司法服務。老百姓送來這樣一面錦旗:鏗鏘玫瑰吐芬芳正氣,鐵面柔情譜為民華章。
溫情之手
解扣“死亡婚姻”
劉素英清晰地記得,當事人湯小英第一次來法庭時的模樣:42歲的她看上去比實際年齡足足老了十歲,面容蠟黃憔悴,眼神里盡是焦慮和無助。
這是個苦命的女人。20歲時從家鄉四川被拐賣到豐縣,與范樓鎮腰莊村民趙某結婚,育有一子一女。雙方結婚后夫妻感情很差,十年前湯小英獨自帶著女兒回川,自此,兩人一直處于分居狀態。今年春節后,湯小英來豐縣尋找丈夫,希望能夠辦理離婚手續,趙某卻屢次以在外地為由避而不見,致使離婚困難重重。
看著千里迢迢從四川趕來,在當地舉目無親的湯小英,劉庭長和史煒、韓艷法官立即行動。
未到范樓,大雪驟降。交通受阻,案件的調解很是艱難。多方打聽,終于得知趙某就在徐州市區某建筑工地做工。工地上找到趙某,他沖著劉庭長兜頭就是一句:不離婚,至少我還是一個有老婆有兒有女的男人啊!不簽,堅決不簽!”“分居這么多年,已經是一場死亡婚姻,為什么不放過對方,讓自己也獲得自由呢?!”劉素英一把拉住趙某,坐在馬路牙子上就開始聊了起來。一小時后,徐某沉默了,劉素英撥響了趙某遠在四川的女兒電話,聽到女兒泣不成聲的請求:“爸爸,你和媽媽離婚吧”,趙某抱著頭一言不發。過了一會兒,劉素英把電話放在他耳邊,這次是兒子:“爸爸,這樣硬撐著你們不幸福,我和姐姐也不幸福,放了媽媽吧。”聽到從小帶大的兒子的聲音,趙某拿起筆哆哆嗦嗦地在離婚協議上簽了字,而這時,歷經幾小時的調解,工地上漫天飛揚的沙塵早已把劉素英變成了一個徹徹底底的“土人”。
作為女法官群體,對于案件審理中呈現的婦女兒童權益侵害問題,巾幗法庭有著特別的關注。“因監管、教育和親情的缺失,農村留守兒童問題越來越嚴重,出現留守兒童群體聚眾斗毆、團伙盜竊等違法犯罪現象,”史煒法官痛心地說:“孩子毀了,掙錢又有什么用呢?”目前,巾幗法庭正結合所審理案例,進行豐縣農村留守未成年兒童權益保護問題的研究,并會同當地婦聯組織,探討建立未雨綢繆,從源頭上預防該類問題的相應工作機制。
近年來,巾幗法庭每年受理案件600多起,其中大部分是婚姻家庭類案件。法庭專門開通了“婦女兒童維權熱線”,為轄區農村婦女、兒童和老人提供及時的法律指導和救助。庭里法官定期到轄區中小學講授法制課,選擇典型案例到校園開庭,邀請老師作為陪審員參加庭審。巾幗法庭成立以來,挽救瀕臨破裂的家庭100多個,幫助婦女追回各類財產損失及賠償金220多萬元,為40多個離異家庭孩子贏得合理的撫養費,為困難當事人減免訴訟費數萬元。
“有委屈找巾幗法庭”,“你就是孩子的法官媽媽,”“過去想著法官高高在上,原來比咱家親閨女還親呢!”轄區群眾用這樣樸素的語言表達對法庭工作的肯定與贊揚。
銅頭鐵嘴
解讀別樣俊美
曾經6年法院刑庭工作經歷,賦予劉素英“不怒而威”的氣質:“法庭地處偏僻鄉村,會遇到一些當事人言行粗魯,無理纏訟。女子法庭辦案,除了柔情溫情辦案,法官要帶‘煞’味。語言要帶‘鐵’味,剛勁利落,一針見血!”庭長的氣質,潛移默化地形成了法庭剛柔并濟的整體風格。銅頭鐵嘴兔子腿,當地百姓生動形象地“PS”著巾幗法庭女法官們的肖像。
家庭的事,尚武聚眾的民風往往將之演變成家族的紛爭。法官許金蘭向記者講起這么一次“親歷”。
2009年秋天,大學剛畢業的許金蘭來法庭工作。一天早晨不到九點,庭里庭外就站滿了人,黑壓壓的人群怒氣沖沖的臉,讓人喘不過氣來。人群因為這樣兩個密切相關的起訴而聚集:姐姐馬某“搶”了妹妹的丈夫,兩人私奔長期外地打工,并一直對家人避而不見。現如今馬某的丈夫把兩人“抓”回豐縣,堅決要求辦理離婚相關手續。同時,妹妹也堅決要求與丈夫李某離婚。現場兩姐妹的父母及親戚圍著馬某和李某痛罵,馬某丈夫和家人更是揚言離開法庭后絕不放過兩人,繼而差點對兩人當庭毆打。
面對紛亂的陣勢,劉庭長卻只是平靜地向史煒她們使了個眼色,很快,馬某,馬某丈夫,妹妹,李某就被庭里四位女法官“點對點、背靠背”帶到調解室,其他親戚來人被法警和保安疏散到法庭庭外等候。兩小時不到,兩個家庭均達成自愿離婚,撤回起訴。蜂擁而來的人群潮水般散去,庭里庭外空空蕩蕩,“還在回味庭長她們的鎮靜與從容。當時三位女法官,還有女法警鄭飛形成的氣場就像是銅墻鐵壁!”許金蘭回憶說。
親歷這樣的氣場,平素纖弱細膩,氣質“很文學”的許金蘭迅速成長。“80后”的她,現如今已經可以獨立成熟地審理一些婚姻家庭、相鄰糾紛民事案件了。
銅頭鐵嘴兔子腿,剛毅與堅強支撐著這個位于江蘇西北部的女子法庭。近年來,該庭法官人均結案200余件,案件調撤率始終在95%以上,結案后當事人自覺履行率達98%,且無一起出現矛盾激化。2008年以來,法庭先后被授予“全省巾幗文明崗”、“全省法院指導人民調解工作先進集體”、“全省基層基礎建設先進集體”,并連續三年榮獲徐州法院“零投訴、零發改、零信訪”先進法庭。
特別禮物
感受肩頭責任
“巾幗法庭地處豐縣東南部農村,農民日出而作、外出務工的特點促進女子法庭不斷改進、靈活機變工作方式方法。實踐證明,這種改進與機變有力推動了‘法官走近人民,法律走進民心’。”采訪中,豐縣法院岳彩領院長說。
今年4月,豐縣范樓鎮果園村民委員會到華山法庭就一起農業承包合同糾紛起訴本村郭莊部分村民。案件受理后,劉素英立即與庭里干警利用中午時間,與原告一同到其起訴的村民家中。經過7個中午耐心細致的法律釋明,最終十余戶村民均與村委會簽訂了調解協議。幾年來,這樣的“午間開庭”,法庭女法官們記不清有多少次了。
“轄區人口多是農民,村民早飯后就會下地勞動,中午吃飯時間,在農村一般是‘在家’的黃金時間,法庭常常利用這段時間找人、辦案。”劉素英告訴記者。記者在采訪中有個“小發現”,幾乎每位女法官抽屜里都準備有巧克力、餅干等零食。“緊急出動的中午,午飯往往來不及吃,只能抓起幾塊巧克力就走。”盛夏午后,聽著劉庭長淡淡笑語,喝著苦而澀的含氟地下水,心弦觸動。
豐縣是勞務輸出大縣,逢周末節假日,一些外地務工的當事人才能返鄉。“五一”、“十一”,節假日基本成為女子法庭的“工作日”。“我們習慣了這種‘被安排’。法庭辦案,特殊的地域民情一定要尊重、要考慮。”轄區范圍廣,女子法庭便在較大的中心村均設立審判點,定期到一些地理位置偏遠、交通不便的鄉村集中辦案。
真情實干得民心。蘇北“瓜果之鄉”的豐縣百姓,他們用特別的“禮物”表達對巾幗法庭工作的深深謝意與敬意。蘋果、梨、香瓜、枇杷、櫻桃……,收獲季節,鄉親們往來法庭都想著給庭里姑娘們捎上些。轄區華山、梁寨、范樓三鎮的鎮政府食堂對庭里法官免費全天候開放。法庭門前原是鄉村土路,出行很不方便,豐縣縣政府投資十萬元,修繕法庭出行道路。目前,華山鎮政府正積極協調有關部門,將自來水管道鋪設到法庭。
“這種充滿感情的認可,對法庭每一位法官,都是一種無言的鞭策。每天再晚,12點之前都會強迫自己睡覺,不再想白天的案子。一天的‘心門’徹底關上,才能有精神有勁頭為打開明天的‘庭門’做準備。巾幗法庭的女法官,不能疲疲沓沓,無精打采地出現在尊重你需要你的群眾面前。”駐庭之夜,劉庭長與記者娓娓道來。
這個靜謐的夜晚,看著年輕的書記員丁娜認真整理白天的庭審記錄,史煒聚精會神地寫著判決書,耳畔響起慢搖滾的節奏,那是李健喑啞有力的《綻放》:紫色的火,穿越夜的云朵,每一顆水珠已綻放,在生命最美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