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社會轉(zhuǎn)型時期,各種矛盾不斷顯現(xiàn);創(chuàng)新社會管理,信訪工作愈發(fā)重要。

  市中級人民法院信訪接待員陳玉浩,每天面對涉及面廣、時間跨度長、情況復雜的涉法涉訴信訪工作,無論信訪群眾有理還是無理、平和還是激烈,他都把每位來訪群眾當作親人對待,把每個信訪訴求當成自己的事情辦理,看作“送上門來的群眾工作”來做。通過釋法明理、思想疏導、幫難解困等大量耐心細致的工作,詮釋了司法公正和群眾滿意的統(tǒng)一,滿足了信訪者傾訴的需要、精神上的撫慰以及正義的伸張,贏得各方面的廣泛贊譽。

  本報從即日起推出系列報道,從陳玉浩的人生坐標、接訪藝術(shù)、情感世界、價值追求等不同側(cè)面,展現(xiàn)他“小人物”大境界、“小崗位”大智慧、“小事情”大情感、“小窗口”大作為的先進事跡。

  6年,200多本信訪日志,5300余次接訪,1000多個單位家庭登門走訪,輾轉(zhuǎn)萬余公里,破解11000多個涉法難題,513件信訪“老大難”塵埃落定。

  對于市中級人民法院信訪接待員陳玉浩來說,這是自己的智慧與汗水灑下的一串串足跡,書寫并詮釋著作為一名信訪法官的淡定人生和崇高境界。

  “為群眾服務沒有任何條件,沒有崗位區(qū)別,沒有高低貴賤,只有讓群眾滿意才能對得住自己的良心。”

  “我就是一個’小人物’!”陳玉浩是這樣定位自己的。19年前,25歲的陳玉浩以優(yōu)異的成績考入市中院,成為一名年輕的法警。此后,他當法警,領(lǐng)導夸這個年輕人干練;當書記員,法官們辦案都喜歡叫著他;在民事審判庭兩年,他編寫的案例就登上最高院公報,成為經(jīng)典判例;干執(zhí)行10年,沒有人投訴過他。

  正當同事們紛紛把敬佩的目光投向 “走紅”的陳玉浩時,組織決定讓他出任法院信訪接待員。

  從法官到信訪接待員,一時間,陳玉浩迷茫了。

  2005年3月22日,又一個徹夜未眠的陳玉浩,義無反顧地來到新的工作崗位--信訪接待室。

  然而,初來乍到的一幕,給陳玉浩來了個下馬威:“你們法院是人民的法院還是某些人的法院?”“給俺判案子的法官到底拿了被告多少好處?”“俺平民百姓到底還有沒有說理的地方?”……一撥又一撥的信訪人對著陳玉浩直嚷嚷,讓陳玉浩無法心靜。

  陳玉浩沒有糾結(jié),更沒有急躁。漸漸地,他終于明白:要想讓每一位來訪者情緒穩(wěn)定,自己首先要做到“一做二看三聽四想”,即做好服務,聽進傾訴,看懂文書,想透問題。不到半年,他就進入了角色。

  2006年的一天,一度陷入官司漩渦之中的信訪人徐德久來到信訪接待室,把材料往桌子上一摔:“你看看這個事情怎么弄的!”

  陳玉浩立即安慰說:“別急,你先坐,有什么事情請慢慢說。”徐德久還沒坐實,就連批評帶埋怨地指戳著證據(jù)、證件、法律文書說:“就這一點事,我跑了半個多月!”陳玉浩一看文書,事實清晰,嚴肅道:“這真不像話!”

  一句“真不像話”,徐德久聽后心里很安慰,感到“還有能說話的地方”。很快,法院糾正錯誤,把超標執(zhí)行的2萬元錢依法返還給徐德久。

  接下來的日子,陳玉浩成了徐德久的義務法律顧問,不僅讓他避免了大大小小300場官司,還讓他重拾了對法律的信任。徐德久含淚說:“沒有陳玉浩,就沒有我的今天。”

  你傾訴,我聆聽;你發(fā)怒,我服務;你說理,我思考。歲月更替,陳玉浩為民服務的熱度始終不降。接訪6年來,陳玉浩每個工作日都是在“惡劣”的環(huán)境下度過的。一位剛畢業(yè)的大學生跟著陳玉浩“學徒”不足一周,就有些“力不從心”,“不說別的,光那么高分貝的噪音,就足以讓人難受!”

  “在法院工作了19個年頭,換了4個工作崗位,但我從不敢懈怠!”陳玉浩動情地說。“我心中有桿秤,那秤砣便是信訪的老百姓!”

  “信訪工作是一個最基礎(chǔ)的群眾工作,作為信訪接待員,要時刻將心比心,讓信訪人有尊嚴受尊重得公正!”

  在陳玉浩看來,來訪者大多是抱著對法院裁判是否公正的質(zhì)疑而來。其中原因很多,有對法律缺乏了解的,而對裁判公正持懷疑態(tài)度的;有對法律程序不了解,而對辦案法官缺乏信任的;也有個別是為泄私憤賭怨氣的,等等。“相對于公眾,這些人都是弱者,不僅需要理解、同情與安慰,更要讓他們擁有平等的話語權(quán),享有與普通公民一樣的人格尊嚴與對等尊重。沒有將心比心的心態(tài),就不能有的放矢地做好信訪工作。”陳玉浩語調(diào)深沉地說。

  2008年底,陳玉浩接待了一位老信訪戶--馮彩云。第一次見到老人,陳玉浩一股酸楚涌上心頭:自己81歲的母親在家安享晚年,而75歲的馮大娘卻為一個案子奔波了10年。

  讓陳玉浩犯難的是,這是一起死無對證、無從下手的“無頭案”。22年前,馮彩云的丈夫和張某聯(lián)合經(jīng)營,后二人相繼去世。馮彩云在清退張某的資產(chǎn)時,堅稱丈夫在1992年曾以個人名義償還過一筆10萬元的貸款,但卻拿不出任何證據(jù)。最終法院在判決中對此筆款項未予認定。

  在馮彩云的心里,她堅信丈夫曾經(jīng)說過的話。可法院多次調(diào)查取證,沒有找到任何證據(jù)。看著愁云滿面的古稀老人,陳玉浩緊握著她的雙手:“我一定想盡辦法,幫你把這個案子查到底!”

  “一天不給老人打開這個心結(jié),我一天就不能安生。”陳玉浩夜不能寐。幾經(jīng)周折,陳玉浩陪著馮彩云來到銀行庫房,把1992年該行逐月、逐日、逐筆業(yè)務從頭至尾查了個清楚,結(jié)果都沒有馮彩云丈夫償還貸款的記錄。傍晚,老人走出銀行,拉著陳玉浩的手說:“現(xiàn)在查出了事情的真相,法院的判決是對的,我死也瞑目了。”

  “某種程度上,尊重他們、相信他們,比滿足他們的訴求更重要。”6年的實踐中,陳玉浩切身感受并堅持著。

  “我雖然只是一名普通的信訪接待員,但我的一言一行卻時刻代表著人民法院的形象。”

  信訪接待室是法院與信訪者交流的一個平臺,信訪接待員則是法院設(shè)立的一個臨時崗位。而在陳玉浩眼里,在信訪接待室工作絕不是一個臨時性的工作。他認為,信訪接待室就是法院聯(lián)系群眾的橋梁,也是服務群眾的窗口,像人的眼睛一樣,容不得摻進一粒沙子。因此,自己的一言一行都直接代表并影響著法院和法官的形象。

  “絕不對信訪者說一個’不’字”,是陳玉浩接訪這些年來始終恪守的一個原則。他給自己立下了一條鐵規(guī):群眾不愿聽的他絕不講只字,群眾不愿意看的他絕不做絲毫,群眾不想要的他絕不露聲色。陳玉浩堅持6年從不說一個“不”字,贏得的是所有信訪者也不對陳玉浩說一個“不”字。

  “只要有利于息訴止訪、案結(jié)事了、讓信訪群眾滿意,他們發(fā)再大的火、生再大的氣、說再難聽的話,我受再大的委屈,都值!”因為,陳玉浩心中有根弦:讓信訪者的問題激化,就等于給家庭和諧、鄰里和睦、社會穩(wěn)定火上澆油。

  “做人姿態(tài)要低,做事境界要高”。陳玉浩常常這樣自勉。每當工作上遇到困難時,他總是以“我是一個’小人物’”的人生信條來說服自己。“一個下崗職工,為了一家三口的一日三餐而四處奔走,甚至背井離鄉(xiāng)打工謀生,圖的是什么?而我現(xiàn)在有著這樣舒適的工作和安逸的生活環(huán)境,有什么理由不去努力工作、善待百姓、快樂生活?”

  信訪當事人在陳玉浩心中是親人,陳玉浩在信訪當事人眼里是恩人。因為陳玉浩的細心,老信訪徐德久被法院多執(zhí)行的2萬元債款“完璧歸趙”;因為陳玉浩的恒心,宋振海幫朋友保全的房屋得以解封;因為陳玉浩的耐心,宋云與鄰居拖了數(shù)年的樓梯糾紛終于了結(jié);因為陳玉浩的熱心,讓固執(zhí)老人杜慶文停止了信訪的腳步……

  有人形容說,信訪接待員的工作是“上班有人吵,下班有人纏,路上有人攔,電話有人煩”。而這些口頭禪與陳玉浩似乎沒有關(guān)聯(lián)。因為,他心中始終堅守一個原則:“只要你時刻把信訪當事人當作親人,再難的事情都不難。”從陳玉浩滿臉的微笑與一身的親和中,我們堅信。

  “永葆親民之情,多行便民之策,時時處處替當事人著想,時時刻刻為人民群眾排憂解難,最大限度地維護和實現(xiàn)人民群眾的合法權(quán)益,真正成為’三個至上’指導思想的推進者和實踐者。”陳玉浩的座右銘,無不訴說著這個“小人物”心中的“大境界”。

  (文中涉案當事人均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