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調妙解譜祥和-徐州睢寧法院李集人民法庭調解工作二三事
作者:劉春華 馬娟 胡恒波 發布時間:2008-07-23 瀏覽次數:2807
在全市法院25個人民法庭中,江蘇徐州睢寧縣法院李集人民法庭干警的平均年齡是最年輕的:四名干警的平均年齡不到三十五歲。他們組成了一個特別能戰斗的集體,他們用青春和汗水出色履行著保一方安寧、化一方糾紛的職責。近幾年來,該庭先后榮獲省“調解工作先進單位”、 徐州市“文明單位”等稱號,庭長王雷榮獲省“調解工作先進個人”稱號。2005-2007年,該庭的審判質效指標連續三年在全市25個人民法庭考核排名中名列前兩位。
去年,該庭的調撤率高達94.35%,今年第一季度,這一記錄再次被98%的調撤率所刷新。李集法庭的干警們是怎樣創造了這一個又一個奇跡的呢。為了一探究竟,記者走進李集法庭,也走進了它獨有的調解場景。
靜靜心 花園調解室生奇效
“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這是寫在李集法庭小調解室墻正中的一句話,它在第一時間涌入當事人眼簾,把和諧的理念傳達給大家。而屢建奇功的調解場所卻是小調解室外面的美麗的花園式院落,老百姓親切地把這個庭院稱做“大調解室”。在室內調解的間隙,法官讓很多矛盾沖突激烈的當事人走出房間,走出對簿公堂的緊張,走進法庭花園式的院落,置身優美的小橋流水,讓心情稍作休息,平靜地去面對眼前的糾紛。庭院優美的環境和“大”的空間,給法官們的調解工作帶來了很大的幫助,很多想像中很難辦的案件得到順利調結。
在一起房產糾紛案件中,原告李母與被告李女系繼母女關系,李女父親2006年去世,遺留了一座樓房。后李母將房屋過戶到自己名下并想將房子賣掉。李女則認為房子是家庭共同財產,不同意將房屋出售,母女矛盾激烈。后李母訴至李集法庭,要求依法分割該樓房。李集法庭的法官特意將母女倆帶到法庭院內的亭子里調解,在陣陣鳥語花香營造出的天然的溫馨氣氛里,法官的耐心調解,喚起了母女共同的親情。母女倆的手在時隔一年多之后重新拉在了一起,女兒李某在同意給付李母20萬后取得了房屋的所有權,近兩年之久的房屋之爭被成功化解。
辟蹊徑 無聲的庭審也動人
李集法庭的法官把老百姓當作自己的親人對待,一案一事都從便民訴訟入手,設身處地的盡量減少當事人的訴累。
去年3月,該庭審理了一起聾啞人離婚案件。因當事人生理上的缺陷,庭審交流有困難,若聘請手語翻譯,不僅將增加當事人的訴訟費用,還要延長審理時間。針對雙方都有一定文字基礎的特點,承辦法官獨辟蹊徑,在庭審中采取了“傳字條”的特殊形式。整個庭審悄然無聲,雙方當事人在法官的引導下,在用心交流,找出感情癥結所在。字條寫滿了一張又一張,聾啞人夫婦臉上的表情漸漸柔和。這時,法官又不失時機地將他們的孩子帶進法庭,給親情調解的天平上加上了一個關鍵的砝碼。從上午9點持續到下午2點,“傳字條”的無聲庭審進行了近五個小時,原告終于撤了訴,一家三口攜手而歸。
正是這樣一件件并不驚天動地的小案件,讓李集法庭法官的形象活生生地深入到百姓心中。
巧對接 不打官司照樣解民憂
李集法庭在做好審判工作的同時積極做好訴調對接工作,通過加強對人民調解工作的指導,及時有效地化解了大量未進入訴訟渠道的矛盾糾紛。
一天,年過8旬的李老太,來到李集法庭向法官絮叨了三個子女未完全盡到贍養義務的苦衷,一方面希望法官幫她解決問題,一方面卻又因怕得罪子女而不想打官司。在未立案的情況下,法官不便直接傳喚李老太子女,于是和李集鎮調解委員會聯系,通知老人子女到調委會,法官趕到現場指導調解、宣傳法律。老人的子女經過調解員和法官的批評教育和后,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表示今后一定要善待老人。
調解關口前移,大、小調解室的相得益彰,將李集法庭的“大調解”演繹得日趨精彩,撐起了轄區那片祥和的天空。